APP下载

欧洲掠影

2019-03-14文|普

读者·原创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瓦尔特苏黎世达沃斯

文|普 天

苏黎世之旅

雪花轻轻洒落,激起无数星点,汇成钻石光彩,寂静里绽放曼妙和欢喜;夜晚又与月光交织成画,清寒之中几许温情脉脉。半夜从达沃斯乘小火车穿山越岭来到苏黎世,小说《魔山》的开头早就帮我描写了这一幕。遥想许多欧洲绅士都曾经一次次重复这样疲乏而兴奋的旅程,只为到大山深处潜心问道、触发灵感,获得新思维、新友谊。年复一年,智者的故事与白雪白云、青山清溪、滴滴答答的机械报时、谷中清亮的牛铃声缠绕呼应,宛如八音盒的和弦,凝成一部关于山之子的传奇。

从达沃斯到苏黎世有从村里进城的感觉,街区整洁,风景有致,到处是标致汽车和斯沃琪手表的广告。瑞士政府在达沃斯论坛前夕大幅提高了瑞士法郎汇率,商店里的中国导购说这几天游客到名表店大多只是“看看”,因为价格比此前涨了两成。大家只好买买巧克力和斯沃琪手表—便宜,人民币800元一块。

手表设计的秘密在于为人和时间的对话提供隽永宁静的界面,使人不受干扰、直通当下,而不是在表盘上每每浪费1秒到2秒寻找指针。表与表的设计之间无声地体现了设计师的水准,看得见设计师的身价,只有大牌设计师才能在方寸之间克制地呈现个性与永恒,演绎时间的庄严和生活的精致。

黄昏徐徐吞没着灰色的城市,白色沙鸥徘徊在苏黎世湖畔。华灯初上时来到苏黎世大学,遥想爱因斯坦曾在这里读书,楼宇间依稀存有那份智性的孤高和知性的浪漫。没有围墙,我径直大方地走了进去。感应门自动打开,没有门卫,学生们在自习大厅阅读、谈天,无拘无束,无人注意到有陌生访客的存在。巴洛克风格的浮雕衬托了这里的质朴、沉静、开放、自由,仿佛可以接纳和包容一切。大学历来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引擎,这次无意间在苏黎世大学里体验到了大学精神: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权力和财富,而是为了了解人与世界的至善至美;它不是培养工程师的工厂,而是为了对永恒价值有所传承,对时代使命有所担当的精神殿堂。

蓦然发现斯沃琪手表广告里面最新款的手表,是在瑞士才有销售的版本,是借鉴了苏黎世大学自习大厅里面一个挂钟的色系,后悔当时没买几块。无论多么平凡的设计,只要接通智者的传奇,都变得那样神秘而令人仰慕。苏黎世大学坐落在一块高地之上,大门口伫立着花岗岩质地的雕像,线条已经风化,将校园衬托得厚重而温和。这里找不到爱因斯坦的画像,也没有卖冰箱贴、T恤衫、明信片的小店,只有告示板附近叠放着很多关于讲座的宣传彩页,都是德文。校园地势很高,散步时可以俯瞰繁忙的城市。附近有一座教堂,钟声厚重而轻灵,空气里隐藏着理性与亲和,仿佛能看见多年以前,大科学家在这里煮一杯咖啡,和无垠的宇宙对话。

萨拉热窝不说话

雨后的萨拉热窝,空阔冷寂,坐落在丘陵间的城市,道路两侧错落排列着成排的房屋。行人稀疏,树木苍绿,天低云深,露重雾浓。同是山中之城,零落甚于雅典,沉郁胜过布达佩斯,悲怆直逼耶路撒冷,尤为特别的是,这儿的氛围幽静而阴郁,空气中笼罩着一种莫名的沉重和紧张感。

萨拉热窝曾几次开启过战争魔盒,最近一次是波黑战争,一夜之间蹦出那么多愤怒的人,彼此屠杀,恶业循环。贫铀弹在城市上空爆裂,以至于自来水无法饮用。强人铁托治下不屑与苏联苟合的南斯拉夫,今天分裂成塞尔维亚、波黑、黑山等国,贵为国家而卑如乡野,则国有何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风景一如旧年,只有废弃建筑墙上的弹孔提示人们,这里在电影之外又经历了数十载岁月。

Sarajevo,也被翻译成“塞拉耶佛”,仿佛法语和意大利语的复合词。美丽而优雅的名字,却也是一个沉重的音符。造物主重重地按下琴键,开启了惊心动魄的诸神之战,在大历史里留下一段创痛和艰涩的篇章。三角形的国旗构图,如同蛋糕的一角,揭示出难以自主的宿命感和遭受分割的现实;又像叶瓣渐黄,有挥之不去的落寞与清寒。但黄蓝相间的明快色调,传递出特有的跳跃性和乐观主义。在“16+1”经贸论坛开始之前,主办方专门安排了几名年轻人身着民族盛装,展示优雅多彩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风情,令人钦佩这里人们的明丽与率真、勇敢与隐忍,然而也看出了执拗与冲动。

电影里的“瓦尔特”曾于1944年保卫萨拉热窝,却无法阻挡真实历史里开启的战争魔盒,置上亿生灵涂炭。今日之世界,又有多少瓦尔特、多少萨拉热窝?历史不会说话,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事实,把含义赋予每一个名字。

猜你喜欢

瓦尔特苏黎世达沃斯
苏黎世的雨
为爱在一起
王岐山达沃斯演讲备受瞩目
《面纱》:博弈到最后,“死的却是狗”
他是我朋友
他是我的朋友
达沃斯“危机会议”冒雪举行
苏黎世的冬夜
2014冬季达沃斯论坛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