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9-03-13

中国文化遗产 2019年1期
关键词:资源管理稳定性

外刊选粹

海滩地带沉船遗址的管理:界定稳定性

摘要:在海滩地带沉船遗址的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动态的系统。随着周期性的暴露和掩埋.它们在实体意义上和文化景观意义上都是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这些有限且又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稳定性上极为脆弱。这也导致了它们容易被破坏、忽视和遗忘,从而最终导致相关社会、经济和实体信息的缺失。尽管对于某些损害我们能做的依然有限.但是对于其实体和文化进程的更好的理解将有利于缓解此情况,并对这类资源采取更好的管理实践。本文便旨在探讨如何在海滩地带的沉船遗址中界定其稳定性.并如何根据这些界定影响具体的资源管理。

关键词:海滩地带沉船:海岸考古:资源管理.稳定性

导言

海滩地带一直处在持续的变化当中.这也将沉船处在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当中。现有的工作已经能够充分记录船体如何被腐蚀的.其在考古遗址当中的意义.它们的周期性暴露对于保护而言意味着什么.对遗址形成过程的界定.以及可使用的预测型模型。海滩地带的沉船是极为脆弱的。在对其制定管理决策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便是稳定性的界定。通过对缅因州和北加州的两处案例开展半结构式的访谈,本文旨在讨论对稳定性是如何界定的,并进而如何影响到管理实践。

基本概念

考古遗址的评估经常通过其完整性,或者观察其是否依然具备作为一处遗址而“传递其重要性”的能力。对于考古遗址而言,完整性意味着“保留在一个遗址内的信息的质量和保存的程度”。这个问题的界定取决于遗址的环境。在这些环境当中,稳定性是用来理解其面对变化的弹性的一个概念。

在访谈当中,我们可以得知.稳定性是一个令人混淆的概念,对于海滩地带的沉船而言难以界定。它与保护手段、地理和物理环境、法规程序以及政治处境均密切相关。通常来说,稳定性意味着“位于原地,不再经常被再淹没和再暴露”。但是,根据特定遗址所处的环境状况.这种掩埋和暴露的程度均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不同还包括了人的因素。对于一些管理者而言,他们认为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在不可见的状态”,并且“深埋到人们无法接近它。但是如果它被暴露出来,我们仍然做不到让人们不去碰它”。

因此.如果物理、环境和结构意义上百分之百的不受损和不改变是不可能的话,那么稳定性可以被界定为“在考古学意义上确定一个基准线,并对遗址的情况保持可知。从而可以避免极端化的情况发生”。

讨论

在Howard Middleton的案例当中,稳定性是基于实体和社会两个维度而被确定的。当地社区有意阻止了故意的破坏.但是遗址在大量的旅游潮当中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景点。尽管目前在实体意义上它依然还是稳定的,但是缺乏主动的预防性的管理、周期性的记录工作依然会使遗址面临威胁。公众应该如何观赏这种资源、如何与之互动.均缺乏管理层面的告知。

OKeefe遗址所面临的稳定性威胁包括了海岸线侵蚀、风沙掩埋等多种天气原因与人为互动。尽管当遭遇风暴等极端天气时,可有所作为的部分依然有限.但是在事前事后以及周期性的监控将助于理解相关的变化过程。此外,其最严重的威胁还是来自于公众层面。公众带走遗址碎片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其完整性。对此问题的制止需要在公众认知的层面使其理解这是一种资源。

在遗址评估中界定稳定性

上述案例所探讨的不仅是个案而已,也反映了普遍性的问题。

稳定性可以在一种文化互动的过程中被理解。对于具备一定人流量的海滩而言,来往的人群有着更大的几率与沉船相互动。而缺乏主动性的监测将使得潜在的干预和破坏都不被记录在案。实际上,对于定位、记录和监控等问题可以开放空间让当地社区和住民发挥更大的作用。规范性问题也会影响到遗址的稳定性。不同的项目和管理主体之间各自的需求和能力都并不相同,但是仍有必要建立起一套规范性的共识和协作框架。这份共识和框架应该要足矣为特定的遗址和项目提供灵活的空间,但同时也要足够刚性,以确保为沉船做出明确的实践标准。这可以通过把一系列的最佳案例建档归类以实现。

结语

尽管稳定性可以被评估,并由此采取管理措施以降低其威胁,但是很难由此便被完全的消除。对于基准线数据的收集对于评估风险和确立管理策略层面的优先等级是至关重要的。尽管依然面临着资金或人力缺乏等方面的挑战,但是管理者依然可以动员多方的利益相关者来辅助其建档工作。这便是在地社区和住民们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

对于海岸管理工作的强调徘徊于对海岸变化的适应和对海岸变化的对抗之间。基于一种风险管理的思路,而非对稳定性的应用,核心目标旨在寻找到是何会影响到稳定性.并考虑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这也就将影响到管理层面寻找具体的解决措施。因此,对于海滩地区沉船的稳定性评估包括了对会威胁稳定性的因素的认定、对可能影响遗址的因素的评估,以及对如果这些威胁发生之后所造成的后果的评估。

海滩地带的沉船如今遍布全世界.但是很少被加以利用或视作一种海岸的资源而对待。而随着对海岸资源管理工作和海岸住民们的重视,这些沉船日渐被看作是一种潜在的资源.以便更好的理解社会文化和环境变化。作为一种物质遗产,这些资源不仅仅是作为了一种历史和考古资源.同时还是现在和未来社会一环境语境下海洋景观的一部分。这些资源也成为了我们在不同方式下理解稳定性的绝佳案例.这些不同理解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影响具体的管理实践的绝佳案例。稳定性是一个结构性的、地球物理性的、社会文化性的和规范性的语汇,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在一个遗址管理实践當中来得以体现。

(王思渝节译)

国外资讯

世界遗产、博物馆和创意经济:联盟为了更好地利益共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启动了世界遗产与博物馆和三座著名的世界遗产城市合作项目的第二阶段,这三座城市包括马来西亚的乔治城、马六甲市.以及菲律宾的美岸。

得益于日本政府通过UNESCO慷慨捐助的维修基金,这三座历史城镇将会策划一系列的活动.并积极落地,期望通过博物馆和创意产业的加入,加强世界遗产与当地社区之间的联系。

2018年10月29日至31日期间,于乔治城举办的研讨会,囊括了课堂讨论、集体协作和田野调查等内容。超过70名的与会者聚集在一起.分享他们面临发展压力等挑战时的想法与体会:由于代际和人口的变化,传统工艺与社区传说如今陷入困境.此外,年轻的一代正逐渐远离他们的文化本源。

这三座历史城镇以其跨越世纪的文化多样性和拥有商业港口而闻名,现如今已决定实施振兴传统文化等多个计划.支持创意产业和世界遗产品牌建设.参与文化建设与营造:展览也将主要关注社区记忆。此外.相关的活动以加强年轻人与遗产之间的联系为主。项目还根据湄公河沿岸国家之前的经历.有针对性的培育各领域内专业人员的长期合作。

非洲多所大学支持保护世界遗产

2018年11月6日至8日,世界遗产中心与位于达喀尔的UNESCO跨领域和地区办公室及非洲世界遗产基金会(AWHF)展开合作.在圣路易斯大学(塞内加尔)组织筹办“非洲地区世界遗产及组织机构的高级研讨会”.研讨会的筹办得到了塞内加尔文化部和高等教育、研究和创新部的大力支持。

包括学者、遗产地管理者和非洲世界遗产专家在内,超过60位人员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人员来自非洲地区15个使用法语和葡萄牙语的国家。此举被视为非洲地区高等机构参与学习落实世界遗产保护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承接2018年4月于津巴布韦大学举办的英语研讨会.此举对于UNESCO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作为第一届法语研讨会.将遗产专业人员、专家和研究者聚集起来.探究在管理和保护非洲地区世界遗产过程中大学应该扮演的角色。UNESCO发布对于参与者开放的消息后,相关专家对研讨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研讨会共吸引来自27个非洲国家的超过130份申请(其中包括19份来自女性的申请)。在为期3天的研讨会里.与会者立足于广泛的相关议题,进行了具有深刻见解的展示:同时依托现有关于非洲地区遗产管理保护的课程和研究,展开集中且富有启发性的讨论。

哥伦比亚预计承办2019年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

第14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度委员会会议将于2019年12月9日至14日在波哥大举办。届时,哥伦比亚的首都将因此成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第一座举办委员会会议的城市。这项决议于2018年11月25日在路易港开幕的第13届委员会议结束时公布。

会议期间,委员会将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1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被列入的项目中,传统式朝鲜摔跤是作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共同申报的项目。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囊括了来自32个国家的59个项目.其设立目的是使各国可以调动国际合作和必要援助,以此来确保文化习俗在社区参与下可以有效传播。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阐述非物质遗产的多样性、提升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两大部分组成,目前已经有来自117个国家的430个项目入选。

在委员会议上.UNESCO启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Dive,该交互式平台鼓励公众发现世界各国关于文化遗产的实践及活态文化。

黑山举办遗产影响评估研讨会

2018年12月3日-6日,黑山在科托尔自然、文化和历史保护区举办遗产影响评估研讨会。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专业人员运用影响评估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世界遗产的语境下,将其作为一项从宏观角度评估影响遗产要素的工具,尤其是世界遗产点的评估.需要确保评估之后进行上游分析及变革管理。

研讨会为与会者提供从多个方面应用遗产影响评估的必要知识及引导技巧.并运用评估结果做出更为有效的保护决策。

研讨会由黑山文化部和UNESCO-黑山国家委员会联合举办,并通过世界遗产基金会提供的国际援助.得到了紧密合作方UNESCO欧洲科学文化办事处、世界遗产中心的赞助支持。

与会者多为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个体,来自欧洲东南部的成员国家.特别是: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希腊、黑山、摩尔多瓦共和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的马其顿以及土耳其。

ICOMOS发布《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庆祝世界人权宣言颁布70周年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成员国近期在阿根廷的布利诺斯艾利斯举行会晤。为了庆祝世界人權宣言颁布70周年,ICOMOS决定采用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来保护文化遗产活动中的人权。

ICOMOS支持、欣赏、享有文化遗产的权利并重申其承诺,支持《世界遗产问题上的权利的基本路径》。

在过去的十年里,ICOMOS先后采取重要举措,通过“伦理原则”和“我们共同尊严的倡议”,在日常工作中引入《权利的基本路径》.尊重、保护及履行个体和社区的文化权利。

在工作中与当地社区及公众建立牢固关系:对特定的文化遗产采取措施之前,遵守在地社区对相关工作事先知情同意等原则:提供尽可能的协助以便社区和权利持有者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识别、选择、分类、解读和保护等整个流程.同时包括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与管理。

保护文献遗产,降低灾害风险与加强文献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国际政策论坛在法国巴黎举办。

2018年12月.保护文献遗产.降低灾害风险与加强文献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国际政策论坛在法国巴黎举办。论坛主要关注降低灾害风险和管理,并将其作为储存文献遗产的相关机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在可持续性保护过程中的关键策略。

论坛的最终目标是鼓励国家政府和相关的组织机构出台优先应对自然灾害的策略,以此来提高他们对于文献遗产作为人类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目前降低灾害风险的多学科网络建设。

20世纪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ISC20C)发布关于丹麦维京海盗船建筑的国际遗产警告

20世纪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ISC20C)发布一则国际遗产警告,关于丹麦罗斯基勒市维京海盗船建筑受到的拆除风险。Vikjmgeskibshallen(维京海盗船建筑)是丹麦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其独一无二的结构创造性将博物馆、环境和考古学以某种方式融合在一起,并超越了历史的界定。该建筑建于1967至1968年.是第一座于1998年被列入保护名录里的现代建筑。

经历过2013年的洪水和之后产生的建筑架构腐朽等问题,维京海盗船建筑逐渐成为政治和社会关注的特殊议题。该议题还被视为改变丹麦遗产法律的重要节点.目前丹麦法律尚未重视名录里现代建筑的保护。

ISC20C呼吁保护维京海盗船建筑,并强调建筑的结构问题和所面临的气候条件并不特殊,是可以解决的。在保护杰出的混凝土建筑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已经被逐渐接受和认可。ISC20C呼吁立即采取行动保护维京海盗船建筑.后者被视为一组杰出的国际建筑群.具有象征未来的社会经济潜力。

文化遗产、教育和青年:UNESCO和欧盟联合发起的新项目

2018欧洲文化遗产年的成果之一,即UNESCO和欧盟联合发起的新项目.从2019年开始,加强文化遗产、青年与教育之间的联系。项目主要涵盖两大方面:一则是试图培养新一代的遗产专业人员.二则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课堂。

在2019年的上半年里,UNESCO将会在克罗地亚的扎达尔组织青年遗产学者论坛.届时将会聚集来自欧盟地区的28位青年学者。他们将会参与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系列活动。通过工作坊、集体讨论、动手实践和遗产参观等活动.参与者将会互相学习、创造协同效应并加强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作为成果之一.论坛将会授权他们成为更好的文化遗产宣扬者.并促使他们能够在各自的国家更好地推进可持续的遗产保护项目。

UNESCO还将与UNESCO合作的院校网络及欧洲地区的教师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在学校里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习兴趣。项目将会在学校体系的学习中.整合活态遗产现有及创新的展现形式,并研发新的指导材料用于发放给学校及教师。项目特别关注点将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基础课程学科教学计划之间的整合.例如数学、物理和化学等。

ICOMOS编写《门多萨宣言》

2018年12月9日至15日.ICOMOS阿根廷委员会和ICOMOSIFLA文化景观国际科学委员会(ISCCL)在门多萨举办了一场成功的研讨会。ISCCL成员以及地区同仁进行汇报展示.对于认定、保护和管理城市内的、城市边缘的和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等议题.分享个人见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讨会在聚集大量对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文化感兴趣的个人方面尤其成功.这些人将会形成振兴地区活动的核心。

独特的门多萨地区受到ISCCL的关注,ISCCL成员通过合力编写“门多萨宣言”来梳理该地区的重要性并对未来遗产的界定和保护提供指导性意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出版《冲突五年:阿勒颇古城文化遗产现状》

叙利亚持续多年的武装冲突对阿勒颇古城世界遗产地造成了严重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出版《冲突五年:阿勒颇古城文化遗产现状》一书。

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超过10%的阿勒颇历史建筑已被摧毁.逾半数已评估建筑受到了中等乃至严重程度的损害。该书包括518处建筑的评估报告,包括阿勒颇古城堡(Citadel)和大清真寺(Omayyad Mosque).其中最知名的部分建筑的历史远溯至公元前2世纪。

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专家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业务卫星应用项目(link isexternal)图像分析人员以及相关历史学家、建筑师与考古学家开展了密切合作.使用卫星图像与科学方法对城市破坏状况作出评估。卫星图像远程评估让他们得以对以其他方法无法进入的区域进行监测。

“对于遭受战争破坏的城市而言.文化与文化遗产是城市恢复与重建的强力催化剂。”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厄内斯托·奥托内表示.“开展包容性对话、尊重文化多样性与社区主导权有助于促进城市愈合战争创伤、维护持久和平。”

该书的出版得到了挪威外交部和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紧急援助基金的支持。阿拉伯语版与法语版将于明年初发布。

国内资讯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敦煌研究院参与完成的“风沙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习近平等为获獎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48项: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牵头,敦煌研究院作为完成单位之一,完成的“风沙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面向国家风沙灾害与沙漠化防治的迫切需求,系统开展了风沙灾害防治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成果:系统识别了中国风沙危害的类型、程度与成因.建立了风沙危害评估方法并给出其时空格局量化结果.阐明了风沙危害的物理学与生物学耦合机理.形成了防沙治沙的恢复生态学理论体系:总结完善了防沙治沙理论体系,发展了中国风沙防治工程学。同时.该项目还在创建半干旱沙区裸露创面快速稳定恢复技术体系、干旱沙区植被稳定建植的流沙固定技术与模式、极端干旱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治理关键技术体系、寒旱区铁路风沙防治的关键技术体系及风沙防治产业化技术体系和模式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该项目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青藏铁路、兰新铁路、敦煌莫高窟等风沙灾害防治及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保护:并在中国北方风沙灾害严重的库布其沙漠、科尔沁沙地等地区得到广泛应用,解除了青藏铁路和兰新铁路遭受的风沙威胁,使鸣沙山月牙泉风沙流场逐步恢复到自然状态,库布其沙漠、科尔沁沙地等区域的试验示范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万公顷,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形成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和技术成果.在中国北方及“一带一路”干旱地区有巨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中美再次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

近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和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諒解备忘录》,有效期5年。

中美两国于2009年1月14日首次签署此谅解备忘录,2014年延续5年有效期至2019年1月.期间成功实现两次中国流失文物的返还行动。中美再次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反映了两个大国在文化遗产领域携手合作.共担全球责任的共同决心.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文物盗窃、盗掘和走私.扩大政府间合作,保护文物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截至2019年1月,我国已与包括美国在内的21个国家签署了此类政府间文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估总结大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2018年12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在北京联合召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估总结大会。会议系统总结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在内的众多历史文化遗产被抢救和保存下来.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保护修缮,以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为骨干的历史文化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得到丰富和完善,指导各地积极实践探索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的路径和方法.鼓励各地推动文物建筑对外开放,建设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保护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有效延续了历史文脉,为世界遗产贡献了更多的中国文化资源。

与会人员还考察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指导推进的首钢厂区工业建筑保护更新项目和北京中轴线整体申遗项目。

一带一路”文物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希瓦古城保护与利用国际交流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开幕

2018年11月10日上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乌兹别克斯坦文物局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遗产修复”统一企业承办的‘一带一路文物保护技术国际研讨会一希瓦古城保护与利用国际交流会在塔什干开幕。本次国际交流研讨会主要围绕中国政府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刺子模州历史遗迹修复项目进行现场交流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耳其的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部副部长阿济洛娃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乌兹别克斯坦对拓展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充满兴趣.愿与中国及中亚国家一道.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探讨文化遗产领域合作新景愿。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国家文物局将一如既往的支持中乌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中国政府愿意继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努力拓展与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深入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在开幕式上介绍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花刺子模州历史遗迹修复项目情况,并表示希望通过此修复项目.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携手共进,共同为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保护做贡献。

历史名城“两委会”年会召开,共谈历史街区复兴与社区发展

2018年12月8-9日.主题为“历史街区复兴与社区发展”的“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暨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文化街区学部2018年年会”在北京市东城区77文创园剧场召开。

12月9日上午的学术研讨会围绕历史街区复兴与社区发展的全国案列的分享展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广汉,同济大学张松,广州规划协会潘安.绍兴市政协周筱芳分别介绍了屯溪老街、阆中历史文化街区、陟山门街、上海外滩风貌区、武康路、徐汇滨江、上升-新所、上海华东电力大楼、广州TIT创意园、恩宁路、绍兴等地历史风貌保护、城市有机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与社区复兴的保护方法与经验.对如何实现历史街区保护、促进社区发展、激发居民活力提出了重要的观点。南京市规划局陈乃栋.福州市历史名城管委会杨勇,厦门大学张若曦分别介绍了南京小西湖历史街区.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厦门沙坡尾等历史街区与社区更新复兴的相关案列,强调了多元参与、保护传承、社区营造的重要性。赵中枢、汤羽扬、周俭、阳建强、相秉军等专家对七位发言嘉宾的报告依次作了点评.并就历史街区复兴与社区发展问题发表评述。

下午.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闺照,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冯斐菲,东城区历史风貌保护办公室刘景地分别介绍了在故宫、济南、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区、北京东城区等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历史街区复兴提出了重要建议。来自地瓜社区和几位智慧城市领域的创业者分别介绍了在社区空问活力激发、老城区适用性机械、停车技术、大数据公众意见参与平台等方面的情况.为技术大发展和新媒体时代下历史街区微更新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随后,历史街区代表与专家围绕“名街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历史街区的共谋共建共享共活”等话题交流了观点、分享了经验。

当日,清控遗产城市复兴与社区发展联盟Alliance of Building Community&Urban; Renaissance(简称:ABCUR)在活动上正式成立.并进行了与东城区景山街道的共建仪式。清控遗产城市复兴与社区发展联盟的宗旨是长期致力于链接社会各方学术、技术及志愿者力量.共同推进历史城市文化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本次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历史文化街区学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北京市規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东城分局、北京市东城区名城办承办。

《陈明达全集》出版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1月10日.由浙江摄影出版社主办的《陈明达全集》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陈明达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历史学专家,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从事中国建筑历史研究65年,在中国建筑通史、城市规划史.各类建筑技术及古代雕塑史等诸多领域均有涉猎,而以专力研究《营造法式》著称,是这一领域中继梁思成、刘敦桢之后又一个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杰出学者。

据悉,《陈明达全集》拟分十卷.由《崖墓建筑·略述西南区的古建筑及研究方向》《应县木塔》《中国古代雕塑与石窟艺术研究》《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一清代)》《蓟县独乐寺》《<营造法式>陈明达校勘批注及辞解本》《<营造法式>专题研究》《中国建筑史散论》《建筑设计与美术作品》组成,将收录陈明达先生从业六十余年来撰写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文章.其中有大量未正式刊行作品,约占全书体量的一半,代表了作者在这一学术领域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真知灼见.珍贵性不言而喻。全集文稿已由古建筑研究者殷力欣先生多年悉心整理完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专家傅熹年和马国馨分别致信表达了对《陈明达全集》出版项目的肯定和期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其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所研究员钟晓青.中国文物学会金磊、中国营造学社亲属代表梁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丁垚等古建专家在启动仪式上发言忆往.指出.陈明达先生治学严谨而思考深邃.长期从事古代建筑遗构的调查工作,结合实物测绘、文献考证和理论分析.探索古代建筑设计规律,阐发古代建筑的科学性,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陈明达全集》的整理出版,将全面、清晰地勾勒出陈明达先生的学术面貌,彰显其在古代建筑史领域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对其学术地位给予客观评价,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整理传承、发展弘扬而言,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并获高度赞赏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梅赛德斯一奔驰星愿基金会合作开展“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取得积极成果。在前两期关注自然遗产保护的基础上,第三期项目扩展到文化遗产领域,于2017年4月26日召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三期)”启动会。该项目计划为期三年.旨在通过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有效性、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意识提升与公众参与等四方面的工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相关目标及中国“十三五”规划的文化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在该项目的四个领域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主要合作机构,深度参与了第一项——能力建设方面的工作。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双方签订了关于合作开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能力建设的框架协议,通过开办系列培训班、编写教材等方式.切实提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水平.提高遗产地管理者的工作能力。2018年4月和11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能力建设培训班分别在丽江古城和重庆合川钓鱼城遗址举办。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两次培训班以及正在进行的教材编写工作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的认可,该机构文化项目主管古榕女士参加了两次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并致辞.对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合作意义予以高度评价:在该组织发布的2018年项目执行报告中.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的工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赏。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荣获第八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

2018年11月11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八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评选活动结果揭晓,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编著的《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一书荣获“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主题金奖。

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评选是面向城市学专业领域的征集评选活动.致力于打造城市学研究领域的“诺贝尔奖”。该奖项评审委员会由著名专家、学者、院士组成.本届评审委员会云集了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等著名专家学者。本年度奖项设置了包括“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在内的七大征集主题.各征集主题分别设置钱学森城市学金奖1名,金奖提名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

《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是由柴晓明担任首席专家的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11&ZD026;)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上下两册.采用总-分-总结构。总报告在五个分报告相关大遗址保护理论、实践、管理体制机制、经济社会影响评价和效益分析及其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等几个专题研究基础上.全面总结评估“十一五”以来大遗址保护工作,提出政策建议。九个案例报告对西安片区、荆州片区、长城、丝绸之路新疆段、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代表性大遗址保护工作进行全方位综合分析.以实证方法支撑总报告和专题分报告。

(国外资讯内容编译:王思渝)

猜你喜欢

资源管理稳定性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一类k-Hessian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渐近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从湖南卫视的成功看人力资源管理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