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主要竞争
2019-03-13张芳
张芳
摘要:文章运用“扎根理论”对32位某985、211高校青年教师访谈稿进行了质性分析,总结了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存在竞争关系的四个方面:1. 与“学阀”在学术资源上的竞争;2. 服务工程团队与自由探索的竞争;3. 海外博士与本土博士的竞争4. 与社会研究机构及全民学者的竞争。
关键词:青年教师;高校;竞争
一、引言
高校青年教师指35岁以下,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随着社会文化的急速变迁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青年教师正在面对全方位挑战,正在经历与校内外诸多人群及势力的竞争。
本文基于对32位某重点高校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访谈对象组成见表1。
本研究共形成访谈逐字稿96238字节,并依据“扎根理论”对于访谈稿進行分析和编码,提出涵盖四个维度的“主要竞争”,对于四个主要竞争的现象、成因、危害总结了访谈中具有共识性观点。
二、正文
(一)与学阀在学术资源上的竞争
辞海中对“学阀”的解释是:凭借势力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的人。受访者认为,中国高校中“学阀”按其占据的资源多少来衡量,主要指学科带头人、知名学者(院士、长江学者等)、大牌教授、兼任行政领导和教学科研双重任务的“双肩挑”(校领导、学院院长等)。诚如某位受访者谈到的:“目前的状态是我们在感慨‘屌丝身份的同时,积极奔走在成为新一代‘学阀的大路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学阀进行着资源竞争,却又不得不臣服在‘学阀门下以寻求助力。”
高校的学术发展,学者们的学术活动都依赖于资金、设备、项目等条件的支持,这些“条件”就是“学术资源”。大多学者将其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来界定。如果说青年教师与“学阀”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那么与之相关的利益分配聚焦哪些方向呢?
1. 有形资源:生源、设备、项目等
受访者提到,高校对生源、设备、项目的分配会影响高校教师学术成果的产出效率,在这方面,“学阀”在“学术圈”内享有某种隐秘的特权。如生源,“学阀”占有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名额往往是同一学科青年教师的几倍,由于知名度高,优质生源也往往趋之若鹜;同理,在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场地、设备等方面,“学阀”家大业大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在结果导向的社会氛围及学术生态中,所有的有形资源都乐向强者流动。但受访者也客观的谈到:“许多基础类纵向课题的申报门槛并不高,各高校也陆续出台青年教师扶持计划,保证并刺激杰出青年教师能尽快‘露头,在任何一所高校中,也总有那么几匹年轻的‘黑马会一鸣惊人,关键还是如何做强自身。”
2. 无形资源:学术话语权
在美国学术界,存在着一张称之为“老人团体”的学阀之网,他们根据关系的亲疏来培养“接班人”,根据自己的好恶而不是对方的工作成绩来决定论文或专著能否出版。在中国,随着高考恢复后三十多年的高等教育实践日臻成熟,这张“学阀之网”也悄然织成。受访者谈到,目前,各高校的职称评审机构核心成员多由“学阀”把控,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动机下,他们的“徒子徒孙”、“嫡系”往往占尽先机;掌握着话语权的学阀之间也渐成默契,互相留足面子。在高等教育界,基于“学术生态”、“学术腐败”、“高校区行政化”等领域的研究中,“学阀”对于这种隐形资源的掌控已经形成共识,问题是青年教师是该打破桎梏、一味顺从、还是独善其身,答案恐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二)服务工程团队与自由探索的竞争
受访者认为:服务工程团队=满足生存需求,而自由探索=个人理想实现,因此这一对竞争可以约等于“精神需求”与“生存需求”的竞争。
“尤其在工科高校,一个青年教师的留用不仅是教学的需要,往往代表某个大团队中某个研究领域人员的亟需,许多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更是从学生时期便服务于某个团队的‘土著,对规则的臣服使他们将最宝贵的青壮年时期服务于团队意志而非天马行空的创新与探索”“在涌动的经济大潮中,一切向钱看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面对巨大经济压力,服务于某一个已成气候的工程团队,起码能帮助他们在工作之初缓解生存压力,在团队的带动下尽快地融入到角色中,同时也给自己个人学术方向的聚焦提供缓冲期”。笔者认为,这看起来是相当完美的权宜之计,但它对挤压青年教师科研黄金时段的弊端却往往被忽视。
Leham(1953)最早调查了 170 名数学,物理等领域最杰出的学者,发现绩效产出的最佳年龄一般在30~40岁左右,而科学家们的创造性顶峰大都在20~45岁这个年龄段。拥有超过2000项专利的发明家、物理学家Thomas Edison其一生中申请专利数量的年龄曲线图也有一定参考价值,见图1。
众多研究表明,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具创造力及自由探索欲望的年龄段正是30~40岁的青年时期,错过这个阶段,个人的激情、精力、创新能力都将偏离峰值,换言之,过度强调服务团队对青年教师的自由探索是一种“慢性谋杀”。受访者谈到:个人在学术领域的兴趣和聚焦方向好比科研“自留地”,经过辛勤耕耘,其产出的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成果、科研文章、科研专利、课题、产学研结合都将成为个人知名度拓展、职务晋升、考评述职的重要佐证,也在个人价值实现上给予心理极大满足,尤其当前,高校在青年教师职务晋升时格外关注其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此时对于其在团队内的贡献有没有足够认可,这也加剧了青年教师举棋不定、难以取舍的心理。
综观服务工程团队与个人自由探索之间的竞争,受访者认为其核心是制度的设计,如果能给选择自由探索者足够的科研空间;在成就评价时不只关注其文章篇数,给服务团队者以足够的重视;给广大青年教师如何发展以更自主的选择权,那么二者的竞争也许不会成为如此这般的困扰。
(三)“土鳖”与 “海龟”的竞争
本文所谓的“海龟”(或“海外学位获得者”)仅指从中国以外的国家取得正式的博士层次的学位者。与其对应的“土鳖”则指土生土长的本土博士及学者。近年来,高校在聘用教师时高度重视其留学经历,同等条件下,有留学背景者优先;且各类人才引进计划中,“海龟”在职称及待遇上往往优于本土博士。在访谈中,本土博士对这一趋势表示了自己的忧虑,认为高校的人才工作思路应倾向“能力”而非“经历”,对于当下的人才评价和使用体制应该进行反思。
那么,“海龟”一定比“土鳖”跑得快吗? 赵卫华(2010)张巍(2009)根据大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海归博士和本土博士在职业生涯和职业成就方面的差别,结果显示学术成就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别。本土博士认为,重视海外求学经历有一定合理性,但也折射出对国内高等教育不自信的心理。依据访谈结果对比来看,青年教师认为本土博士优势在于一是进入角色及环境适应更快;二是团队忠诚度更高;而海归博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国际视野开阔;二是语言优势明显等方面。除此之外,受访谈者均表示,出身及学缘背景只在留校任教这一关口上会产生较为显性的影响,在此后的工作当中,还是要以个人的努力程度及工作业绩论高下,所以是否“海龟”或“土鳖”并不重要。
(四)与社会研究机构及“全民学者”的竞争
受访者普遍关注到一个现象:青年教师受到的空間挤压不仅仅来自大学系统内部。在工程及基础研究方面,社会研究机构、学术社团、科研院所等单位大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重复性科研建设严重;另外,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的大型企业也在向科研领域进军,他们大量承担国家及地方重点项目,依靠自身生产制造优势、组织优势、雄厚的资金优势、以及更敏锐的市场认知,在科技研发上逐步形成了自身优势,这些都客观上挤占了高校教师的空间,尤其是起步不久的青年教师。
在社会科学领域内,这种竞争更为激烈。这是一个全民“开讲”的时代,基于网络技术对生活革命性的颠覆,以及传媒造星运动的跨界化,无数张嘴开始对外输出个人及某个团体的价值观、知识、经验与意识形态。人们更愿意追捧马云、潘石屹、王石、俞敏洪等商业精英的企业运营思想;更愿意跟随“真人秀”类电视节目中嘉宾的剖析探讨人性和心理;更愿意聆听那些功成名就的演艺明星大谈特谈所谓的“人生成功定律”……虽然这些现象营造了文化领域的繁荣,但也终因信息的过饱和、受众的猎奇心理、传播的方式的变化等因素,让初出茅庐的高校青年教师在与外部环境的角逐中变得黯淡。
参考文献:
[1]郑敏.高校青年教师角色困境及其原因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理论学院,2005.
[2]董宁.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现状调杏与制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教育学院,2013.
[3]新宇.学术界的学阀之网[J].国际展望,1989(20).
[4]Lehman, H. C. Age and achievement.1953,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Simonton, D.K.Psychology, Science, and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ometr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6]赵卫华.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职业成就比较——基于全国博士质量调查的统计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
[7]张巍.“海龟”比“土鳖”跑得更快吗?针对中国一流法学院师资学术表现对比研究[J].光华法学,2009(04).
[8]汪大海,谢海瑛.学术团体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