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及其综合评价

2019-03-13付晶园陈建平窦剑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综合评价社会保障指标体系

付晶园 陈建平 窦剑军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立足政治经济学角度,通过对社会保障及其相关理论进行解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评价甘肃省社会保障指标体系,并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进行综合测评,以发现甘肃省社会保障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国家发展新征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趋向构成了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的时代背景,它决定了社会保障不仅是关系基本民生的保障,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制度安排。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这一制度体系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格局尚未改变,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甘肃省亟待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发展的不均衡,积极稳妥解决好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十九大报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郑功成(2017)从宏观层面对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作了解读。本文以甘肃省及其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建立甘肃社会保障体系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根据十九大报告对提高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具体目标,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成、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个维度,构建2009~2016年甘肃省社会保障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三、数据来源与主成分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指标计算所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甘肃省信息网,2009~2016年甘肃省数据和2015年甘肃省14个地州市数据。

(二)指标计算

本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民生福祉问题的系列要求为基础,构建社会保障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

现对2009~2016年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三个主要成分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教育、医疗、养老情况相对集中,城镇与农村人均住房消费弹性较集中,城镇人均收入弹性和农村人均收入弹性较分散(由于指标数量的数目与统计年限数量限制,此处未显示出居民最低保障强度)。养老强度与农村人均收入弹性相比邻,说明养老强度更能表现出养老即是对老年人的基本保障。

(三)指标体系修正

由于上述结果显示出数据指标的不均衡,此处对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加以修正。新建指标体系及数据如表3所示。

对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结果见图2所示。

得到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见表4所示。

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分为社会保险和社会最低保障金。现阶段处于攻坚扶贫关键期,社会最低保障金不能解决民生的基本所需,而社会保险虽能解决民生的部分保障问题,社会保险隶属商业行为,对政府当局关于民生的解决需要從监督部门进行监管。因此本文将社会保障分为教育医疗保障、住房温饱保障、基本需求保障。

四、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数据的处理

根据2015年甘肃省14个地州市数据整理得到的数据见表5所示。由于各地州市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人数数据缺失,此处选择学前教育幼儿园数代替。

(二)聚类评价

聚类分析是依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统计样本进行定量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采用SPSS软件把样本按照发展水平高低进行分类,得到以下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兰州、嘉峪关、金昌。兰州作为省会城市,总体经济实力远高于其他市(州)。 其人均收入弹性略高,但较高的住房消费压力和较低的社会最低保障金,对部分贫困人口造成压力,这样有利于中心人口向周边地区转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嘉峪关与金昌整体经济较好,但资金分配仍存在问题,不利于未来发展。

第二组:白银、天水、武威、平凉、庆阳、定西、陇南、临夏等8个城市。此类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慢,个别地区面临产业转型问题,人均收入弹性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均衡。

第三组:张掖、酒泉、甘南。张掖和酒泉是人均最低社会保障强度最低的地州市,人均收入弹性较低,即城镇与农村人均收入增速较低于其产值增速,经济发展缓慢。但是,该等级地州市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投入较多,其未来发展空间会有很大提升。甘南是甘肃省藏族自治州,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幼儿园学校强度、人均收入弹性和社会最低保障强度均偏高,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五、结论

首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卫生、养老保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健全并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强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积极应对老龄化、重视少子化,加强人口结构发展战略,推进医养结合,完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其次,提升底线居民生活水平,加强民生住房保障。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居民生活的同时不能滋养居民的懒惰心理。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注重精神扶贫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最后,改进居民收入结构,促进健康稳定发展。继续缩减二元城乡差距,推动收入弹性的城乡一体化,实现居民收入与产值的同步增长(过低会使得居民生活困窘,过高会给政府带来过大的压力),早日实现2020年甘肃省同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小康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

[2]郑功成.全面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与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06).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基于精神扶贫视角下甘肃省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及水平测度”(2017A-250)。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校区域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猜你喜欢

综合评价社会保障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郑州市各县(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