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2019-03-13李琼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李琼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巧妙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不断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形式、内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活数学课堂,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119-01

整合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远程教育手段等,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创新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1.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讲,小学学生在学业上容易有自我放松的心态,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在各项人体机能还没达到充分展示的时候,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很容易打扰其学习数学的效果。信息技术可以将绚烂的图片、动感的视频融入数学课堂当中,让学生在享受数学课堂美好氛围的同时去探索知识乐趣,从而使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得到激发。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课堂节奏便不再闲的冗长和拖沓,让课堂的节奏加快,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由此产生。

1.2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备受心理上的压力。而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课的压力,让枯燥的教学转换为轻松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对整个世界还充满好奇和憧憬的状态,他们在面对新鲜事物的时候会有很大兴趣。信息技术教学更有助于让学生进入小学数学的情景,降低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心理抵抗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3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共享及交互。

和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模式不同,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教师所讲解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课件,都可以顺利地保存下来,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交互。在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课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来不断增添和修改内容,将小学数学教学的最新成果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背景资料,更有助于更新学生对小学数学内容的了解方向,从而建立更为开阔的视野。信息技术设备便于操作,并且便于保存。可供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进行观看,更有助于学生去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对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对策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给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广泛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1转变教学理念,重视信息技术教学。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而言,教师的教学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沿用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理念,那将难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只有教师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方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文字、图片、音效和动画等多种技术手段,一改过去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机,让学生从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受到激发,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地感受作者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作者喜怒哀乐思想情绪的体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境与内涵,从而和作者产生思想共鸣,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创新。

2.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广为流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信息技术信息教学充分地向学生展示直观、生动的画面,并且通过活灵活现的方式将课堂内容具体化,这是激发学生去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契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声音、图像以及信息技术课件的方式来表现媒体的功能,将教学融入到一定的情景当中,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这也在充分激发这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用这种带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发挥教学中寓教于乐的优势。在讲课的过程,如果能够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对学生要学内容的传递十分有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生动有趣的画面,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积极的观察傾向,让以往的听和记录变为观察,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会被提升,思维的活跃程度也大大提升。

2.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是新课改赋予当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将课堂能够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实践课堂贵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让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方法都以学生为主。初中课堂上,教师要体现出放手,让学生去根据已知问题去发现问题。数学课堂要多有活动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有代入感,从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能积极融入、参与,并且认真实践、积极去思考。

总而言之,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密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的手段,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章宏艳.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误区及对策[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02:72-73.

[2]杨荣花.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50-51.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