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2019-03-13吴永厚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吴永厚

摘要: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113-0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是不断改革创新农村基础教育,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举措。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学手段落后,导致教师难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则有利于创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取得好的数学教学效果。本文立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探索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

1.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特别上心。平时看惯了黑板、粉笔,用腻了纸和笔,一说上课习惯了打开书,拿起笔,低头算。这种情况急需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来加以改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通过图像、形体、文字、色彩、声音等技术手段,使学生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接受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感染力强,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更生动、更直接、更具体的印象。

1.2有利于开拓学生知识视野。

李克强总理在谈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提到:加大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力度,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走进名师课堂。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中,各种应用软件不断推出。信息技术包含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问和图像,它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拓展。从文化传递角度来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教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很难保证满足每一个现代学术的求知欲。而有了信息技术的介入,教学活动如鱼得水,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数学背景知识,让数学延伸开来,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比如,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我找了一段短片供学生欣赏,学生非常爱看,在看短片的同时学到了新的知识,了解了小数是如何产生的。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更深刻,同时也了解了更多的数学背景知识。

2.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具体运用

2.1信息技术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科学运用数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关键。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基础概念、公式等的教学,应当改变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强化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圆的面积计算一章的教学中,教材中运用实验法对于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即将一个圆平均地分为十六个部分,然后对这十六个部分进行拼接使之构造成为一个与长方形类似的图形,接着再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入过来,进而对于圆的面积S计算公式进行了充分的推导,即得到S=πr2。在这一公式的推导中实施的过程极为繁琐、复杂,学生们往往感觉不可理解、难以掌握,而且要求学生们尽可能地想象将圆分为更多的等分,然后再进行拼接,那就无限接近于长方形,其中渗透和包含了“极限”的理念和思想,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学生们往往在心中存在较大的怀疑,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其中,将圆进行等分划分成256份和拼接成长方形的过程进行动态的展示,这样学生们就能够直观地看到得出的结果基本上就是一个比较规则的长方形,这样就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简单化和具体化,学生们也非常容易理解和认可。

2.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华罗庚曾说:“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而又难懂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脱离实际。把数学架成空中楼阁,学生学习起来不深入,不踏实,知识浮躁的学些皮毛,不知学到知识有什么用。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正是一条联系数学与现实的锁链。比如我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非常枯燥,一串串阿拉伯数字无规律地排列,看了不是头疼就是眼花。而我在教学时利用搜索引擎,找出各方面生活数据,从而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新知识也迎刃而解。又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导入时我通过展不花坛、天坛、钟表、纽扣、月亮等生活中存在的丰富多彩的圆形图案,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让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让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产生新的兴趣。每一节课就是一道菜,信息技术是个调味罐,味道如何关键是看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2.3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几何图形教学难题。

几何相关内容的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们在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缺,单纯通過教师的口头讲述学生们往往难以听清楚、搞明白,而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就能够让其中较为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例如,在进行图形平移与旋转相关内容的教学上,笔者将几何画板这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软件应用到其中,对于小学数学中的“数”“形”之间存在的潜在性关系以及其中的一些变化规律实现了动态、直观的呈现。这种动态化的呈现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改革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术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实效性的反思与初探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么体现生本教育
试论农村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
分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