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2019-03-13高艳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高艳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听、读是对语言信息进行输入,这是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但是,听力输入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而阅读则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它可以随时、随地让阅读者大量地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同时,阅读能力的提高还能为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能使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语言材料,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理解英语这一世界性语言的魅力。同时,阅读能力是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具备了这种能力,将为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100-01

1.学生应加强课外阅读,提高文化背景知识

要达到《课标》对读的要求,单靠教科书是远远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的,没有一定的输入量,就无法保证一定的输出量。因此,我们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泛读。学生在泛读时,不仅在提高阅读的流利程度,还在增加新词汇,巩固旧词汇和语法知识。另外,泛读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及听力和口语。更重要的是泛读能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积极态度,提高英语学习的动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贫乏,往往会成为阅读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教师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多了解、多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没有掌握一些词组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及语用规则,就不可能真正读懂英语文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一个详细的课外计划,推荐一些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难易适中,富含文化内涵的阅读材料。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各类英语书籍、材料,多观看英语电影,尤其是一些介绍外国文化的短片,同时多阅读英文报刊,或尽可能多地与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交往。

2.注重阅读技巧,增强限时阅读能力

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必须讲究阅读技巧,学生阅读文章时常采用的阅读方式是唇读、指读、回视或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对阅读速度影响很大,而且容易使学生获得支离破碎的信息。因此,教师要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猜测词义能力,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阅读的生理过程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时,眼睛并不是在逐词逐句地匀速移动,而是跳跃式的移动(saccade);移动间的停顿,即获得视觉信息的过程,叫注视(fixation);當理解发生偏差或遇到理解堵塞点时需要回视(regression)。不同的阅读者在阅读同一材料时,眼睛移动的速度、注视间的距离及回视的频度的差异,表明他们有不同的阅读速度和技能。

生词的处理可在导入新课之前,也可在导入过程中带出生词。一般没有必要呈现全部生词,只需要呈现那些“对阅读理解形成重大障碍的生词”(多夫,1995),因为学生很快会在课文的语境中判断出生词的准确含义并熟悉它们的用法。况且,通过上下文的线索(context clue)和词本身的构成线索(word formation clue)确定词义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第一次阅读之前提出指导性问题(guiding questions),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targer-oriented/task-based),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指导性问题同样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梗概,让其构成初步的、模糊的全文语义图像,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由于学生刚开始熟悉课文,并无运用课文中语言的能力。

3.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进行学法指导,特别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如:从开始学单词起,就启发学生观察单词与拼法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很快掌握拼读规则,培养学生用拼读规则记忆单词的能力。又如阅读活动中,针对不同的阅读文体,指导学生使用各种阅读技巧。怎样捕捉阅读文中的信息,怎样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让学生掌握一套适于他们阅读的方法。再如,在学习时态时,先设计语言情境,使学生通过语言现象自己找出规律,便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中获取学习方法。总之,给学生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便于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4.分类指导,培养阅读方法和技巧

为了有效地控制阅读效果,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等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1知其梗概法。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书面信息,因而,应着重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概括旨意的能力,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归纳动词,显示过程。通过归纳文中的动词,显示出某一事件的全部过程。(2)归纳时间,突出事件。对某些文章特别是故事性强的文章,可用时间线索归纳材料。(3)归纳因果,突出中心。对于反映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等的文章,可根据前因后果抓文章中心。

4.2筛选信息法。

对那些反映科技发展的科技说明文,应教会学生抓关键的词句,从中筛选出更多的信息。关键词如关联词、指示代词、表示时间、空间的词。关键句如中心句、观点句、结论句和过渡句等。

5.引发联想,将生活积累融进阅读过程

阅读材料是借助语言来描述形象和感受的,作者的意图往往隐藏在字里行间,学生必须发挥想象去体会和领悟阅读内容。要对阅读材料有深刻的理解,单纯靠有限的知识和阅读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体会的快慢,领悟的深浅与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背景知识息息相关。它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的生活积累与阅读信息联系起来,加快对阅读材料的体会,加深对阅读材料的领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