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研究

2019-03-13徐芳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研究初中语文

徐芳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应该重视现代诗歌教学进一步开展,通过现代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利于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72-01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语文现代诗歌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文学体裁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仍然运用讲授式方法,以至于学生兴趣不浓,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改善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对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强化诗歌诵读提高整体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都要对朗读和默读给予高度重视,朗读更是初中语文重要组成内容之一,通过生动形象的发音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现代诗歌著作产生兴趣就要运用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其中导读是课堂常见措施,由于古代诗文创作不同于现代语境,教师就可借助学生身边的事情、人物和物件提高学生知人论世能力。例如,在讲解《乡愁》时就为学生播放《七子之歌》这首歌曲或播放一段澳门回归视频片段,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角度赏析抽象的文学艺术作品,作者借坟墓、船票、邮票、海峡等实物将抽象的乡愁以具体方式呈现,表达作者渴望祖国统一和与亲人团聚的愿望。此外还可采用反复诵读方式引起兴趣,多读能加强学生进一步把握诗词节奏,有利于激发兴趣。在现代诗歌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紧抓诗歌节奏,感受其中韵味。例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时,就运用标线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体验,最重要是能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深层次理解诗歌。即: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2.在意境中品味诗歌传递的情感

对于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来说,能够正确地体会诗歌的意境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在作者所创作的意境中逐渐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先要让课堂教学达到这种境界,教师要提高对意境鉴赏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构想出诗歌描写的画面。经过这样的准备工作,让学生身历其境地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例如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对诗中描写的意境进行鉴赏,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在意境的塑造中,《乡愁》有一种纯粹而丰富的美。在古往今来的诗歌创作中,乡愁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话题,是许多游子所共有的情感。然而,如果无法创作出与乡愁相对应且具有独特之美的意境,那么便无法生动地向读者展示出心中浓浓的乡愁,反而流于平庸了。在《乡愁》中,作者通过从广阔的时空中提炼出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个意象,集中而强烈地塑造了意境,同时避免了杂乱之感和文字的堆砌。此外,《乡愁》还以时间作为线索,递进式地综合了意象,像诗中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以及“而现在”,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贯穿了整首诗,塑造了忧愁、哀伤的意境,概括了作者离开祖国漂泊在外的思乡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绵长的思念之情。而在诗歌的结尾,作者将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作者将个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伟大的愛、民族之情交织融合在一起,使诗歌的整体情感变得更加撩人愁思。

3.与实际生活联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贴近,在教学中要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现代诗歌教学也需要注意这一点,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诗歌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更好地感受和体会诗歌内涵。

在学习《秋天》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问,诗句中有哪些情景与你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色是一致的呢?学生纷纷说:有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有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其中“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看不到,但是在电视中一定见过这一场景。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容有独特的体验,学生的感受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火花。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这种机会,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新的发现与体会,对诗歌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诗歌是帮助学生培养文字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教学关键。教师首先要提起对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视,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韵律的美妙,再把握好诗歌中的意象,明确意象所创造的意境,揣摩背后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成功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完成诗歌的鉴赏。

参考文献:

[1]王廷海.人教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30.

[2]许志岐.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误区及应对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8):237.

[3]王淑霞.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意象的把握[J].学周刊,2015(23):18.

[4]刘自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亚太教育,2015(17):146.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教学研究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