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价值影响下的服饰审美现象研究

2019-03-13陶欣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旗袍审美意义

摘 要: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不同时期的服饰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服饰变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时代特征的变迁。本文从民国服饰中旗袍审美变迁的历史入手,分析旗袍审美在特定历史时代的作用和意义,研究未来服饰如何发展。

关键词:旗袍;审美;意义;发展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上起史前,下至明清,由于不同时期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人们审美的不同而塑造了无数具有时代气息的时代服饰。同时,在各个朝代、各个领域、各民族、各阶段又有其不同的特点。民国服饰属于现代服饰范畴,对现代服饰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对民国服饰的开发性研究是为了有效保护、传承以及发扬光大中国优秀的传统服饰。

一、对民国女性服饰审美研究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文化的革故鼎新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变更最大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民族服饰改变的最大时期。民国服饰的变化贯穿着整个历史舞台,从闭关锁国到改革从新。可以说,对民国服饰的研究就是对民国时期人民对内外文化精神态度的侧面写照。而作为清末民初变革最大的群体:女性,对民国女性服饰审美的研究更是能代表民国人民对内外文化精神态度的直接反映。所以最能代表民国革新的服饰,莫过于旗袍。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是当今世界公认和尊重的最具代表性的服装之一。它是中国精美传统服饰的杰作之一。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辉煌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文化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迁,也反映了历史文化的变迁。对民国旗袍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各个阶段各个时代的审美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服饰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 民国旗袍的开发历程及特点

(一)、旗袍的开发历程。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上海形成。当时,汉族和满族妇女都通过礼服或上衣相配的裙子和裤子覆盖下肢。在旗袍的兼容性方面,1925年流行旗袍所穿类型来看,时装时尚主流基本上还是裙子和裤子以及穿着匹配的袜子的可能不会暴露在旗袍,很少有没有袜子的裸腿。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是女士们的交流场所,上层女士参加了各种聚会,郊游,骑马等活动,为了方便出行,出现了改良后的旗袍。旗袍开始被人们所熟识和认可,并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三十年代后期,旗袍造型西化。随着公众的需求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旗袍变得令人眼花缭乱。1929年,旗袍被中华民国政府确认为民族服装之一。

(二)、旗袍的特点。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旗袍成熟的形状受限制的身体,使袖口更长和更短。宽松或收窄,饰有喇叭袖和长袖。袖子长而短,如紧身长袖,清爽短袖等;在裙子的长度可以短至膝盖下方,流行尾裙,牙裙,根据不同风格需求;在腰间大多开始采用“省道”,领子处“去除”和“立体剪裁”等。当时,旗袍上的图案与刺绣交织在一起,层叠,荆绣,湘绣和苏绣相结合。有着“刺绣以花卉,绣鸟以相当,绣龙虎以奔”等悦动的特色。

三、旗袍审美思想对近现代服饰的影响及其启示

(一)、民国初期旗袍的社会状态。旗袍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动荡时代的衍生产物,她的时代性质是独一无二的。20世纪初,中国社会风云跌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创造了中华民国,剪辫子, 改革服装的流行色彩,并将封建制度送到了历史的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旗袍的历史变迁。过去三百年来人们饱受封建腐朽的荼毒使得旧传统服饰的特征在一夜之间消失。人们的审美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悄然改变,旗袍的一切特点体现了女性地位的需求,也是对300年“贞节牌坊”的不满与宣泄,这一结果导致旗袍在设计上膨胀式的超前发展,以至于从现代的审美角度看待旗袍仍然不显落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女性穿着衣服去学习解放区,不喜欢穿红色和绿色把旗袍放在资产阶级的帽子上。人们对服装和美的追求似乎已经完全转变为革命工作的狂热主义。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女士形象在这种氛围中失去了生存空间。到了第56年,由于苏联的要求,中国人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的新面貌,所以政府呼吁每个人都要开花。此时出现的旗袍结合“革命”的特点,风格更加庄重,符合当时“美丽优雅”的标准,更加实用。从1966年到1976年使得旗袍暂时退出社会的舞台。直到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旗袍作为可以勾勒东方女性形体之美而备受世界推崇。

(二)、旗袍的审美思想贯彻近代服饰发展史。从二十世纪初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科学思想侵袭中国导致旗袍诞生到建国初期革命思潮狂热导致旗袍不受欢迎,再到1956年苏联人的提倡导致旗袍兴起...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旗袍的发展历程是由潮流思想来左右的,而思想是人们统治国家的工具。比如,民国时期政府唯西方列强俯首称臣,这时候民国人民的思想是受西方列强文明思想影响较深,致使旗袍诞生;建国初期,苏联是中国的带头发展的标榜国家,因此苏联提倡花色服饰被当时的中国接纳;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受到国外对旗袍推崇思潮的冲击,冷落多年的旗袍被重新接纳。

(三)、民国旗袍的美学灵感对现代服饰的发展启示。民国旗袍的发展可谓一路坎坷,大起大落中却是见证真经不怕火炼。真正文化瑰宝是不惧怕历史的淘洗。大到民族、国家,小到个人的工作、创作,一味的闭门造车是创造不出真谛,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分分合合、博采众长的。民国的旗袍的开发是博中西之彩,取民众之长,是在坚固的人民群众意志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所以现代的服饰发展即需要秉承广纳意见、博采众长,更需要借助大众的审美思潮续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总之,对民国服饰审美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服饰开发过程中既能以史为鉴开拓创新,又能不抛弃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谭潇潇。论文化符号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启示。高教探索

[2]李燕。由张爱玲的《更衣记》见民国时期的旗袍款式演化。学术期刊

[3]尹昌翠。民国旗袍的发展。学术期刊

[4]邵英姿。浅析民国旗袍门襟的发展与演变。艺术与设计理论

[5]赵丽。旗袍的发展看創新。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陶欣(1996.03.24),男,汉族,安徽芜湖人,本科,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民国服饰文化。

通讯作者:黄 跃

猜你喜欢

旗袍审美意义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我来说说旗袍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