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产业结构转移
2019-03-13李畅
李畅
摘 要:京津冀城市群由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发展而来。京津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十一个地级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是我国北方经济体量最大、最为活跃的地区,逐渐引起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产业结构转移
一、引言
京津冀地区在促进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崛起中担负着重大使命。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产业结构转移对我国新时代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要着力将京津冀城市群打造成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和全球价值链的领军者。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包含首都在内的京津冀城市群在政治、文化、科技與经济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拥有先进优质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国家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发展目标理应是打造出更加国际化的贸易主体,在全球贸易不断紧密的背景下发挥出更为主动的作用。其次要致力于发展成我国未来新时代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撬动环渤海经济圈乃至整个中国经济腾飞的支点。作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地区拥有1亿多人口,GDP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增长速度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这是京津冀城市圈在我国新时代经济布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关键节点的必然要求。推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转移,可以将京津冀各地科技、产业优势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的作用,让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更加具有活力。最后要大力构筑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先进产业孵化发展、科技创新驱动的核心区域。北京市是我国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是我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而河北是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京津冀三地拥有在现代产业制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在我国科技化、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着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的重要任务。
二、京津冀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不均衡
京津冀区域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在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长期积累的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问题不仅是遏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难点, 更是推进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转移要解决的首要难题。一方面, 资源雄厚、经济发达城市会不断地吸引人才、技术、投资等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要素, 导致发达城市选择“独善其身”的发展方式。在京津冀区域中, 北京、天津具有绝对的优势, 而河北各个城市并不能很好地承接来自首都和天津的先进产业, 相反地,北京、天津对其周边地区可能会产生“虹吸”效应,把河北相应的资本、人才吸收过来,反而阻碍河北省自身发展,抑制区域一体化的进展。另一方面, 北京、天津形成的相对先进产业链由于周边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吸引投资能力不足等原因找不到恰当的发展空间, 无法顺利地向周边地区转移,削弱北京、天津对河北省各个城市的扩散效应, 导致京津冀区域相对弱势的河北省与北京、天津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二)合作意识问题
京津冀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人文文化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 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生态保护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合作, 但少数地方政府存在着只考虑自身短期发展,不注重区域内整体协调合作。这样狭隘的执政理念使得区域之间合作意识的问题成为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各个行政单位对整体长远发展战略的认识不足、过分注重自身利益,导致相互之间协调沟通不到位, 区域经济联动性较差;产业结构只顾及本地的发展状况, 缺乏整体全面合作共赢的战略思维, 导致地区之间各自为营、产业分工不够合理, 价值链严重断层。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京津冀地区习惯于政府主导经济发展, 较多依赖财政投资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动作用, 市场机制意识相对不足, 缺乏利用市场的经济规律进行区域之间产业合作共赢的理念。北京、天津作为区域内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其主导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相互之间竞争激烈,资源、技术、人才得不到合理自由地流动, 而河北主要还是依靠其重工业产业,承接北京、天津先进产业的能力不足,这就限制了产业结构在京津冀区域内的转移升级。
(三)利益协调机制问题
各个地区过度追逐自身利益是影响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矛盾核心。合作的目的也是谋取自身发展,没有相应利益的驱动, 就不可能有长期稳定的经济合作,区域一体化说到底还是利益的一体化。只有把狭隘的自身利益提升到成为整体利益的高度,建立区域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才能真正的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京津冀区域内各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还是把自身利益放到第一位,把其他地区和整体区域的利益作为外来因素考虑,而没有把它们作为自身发展目标来考虑。这样就出现只是表面合作并不能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状况,造成区域之间不能达成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 各个地区缺乏统筹定位, 无法形成优势互补、梯度合理的产业结构。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才能快速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转移
(一)产业转移存在的基础
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之间产业结构差异明显,存在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基础。北京市的产业定位还是集中在科技创新、金融文化服务等方面,北京市的在产业转移中的主要目标是要将部分非首都功能转移到河北等地区;天津市的产业定位主要是先进制造、金融创新、国际贸易等方面,其他的弱势产业也需要对外转移。因此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一方,河北省无疑在产业转移中迎来了经济腾飞的新契机。河北省环抱京津,地理优势明显,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环境容量生态空间不断扩大,这使得河北省承接北京、天津的先进产业有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京津冀三地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要求,推动基础交通建设、行政服务改良。京津冀区域内构建四层轨道交通网,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运输市场格局,使京津冀区域的产业融合更加紧密。
(二)产业转移带来的效应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发展,资源的消耗速度快速提升,加剧了人口、经济发展与土地、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北京、天津逐渐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人口拥堵等问题。而河北省主要产业为重工业,对环境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疏解首都功能、缓解北京、天津“大城市病”问题、加快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必然选择。京津冀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内整体人才、科技的交流沟通,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快河北省的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有利于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缓解北京、天津的人口环境压力。利用这一区域协同发展的优势,统筹抓好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缓解当前京津冀区域乃至整个北方的“雾霾”等严重环境问题。在京津冀区域整体布局中,北京和天津的高端产业转移下,加快河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逐步缓解区域间地区不均衡、缩小贫富差距,改变首都与周边城市落差过大的局面。
四、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转移建议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产业结构转移要依托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相结合。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关注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禀赋差异,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形成互补发展;统筹规划区域发展,明确各个地区不同的定位和利益分配机制;制定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法规,充分保障市场机制,促进各地区之间要素资源合理流动,纠正市场失灵。在市场方面,北京在疏导非首都功能、促进产业升级时,不仅要考虑其自身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还应兼顾天津的贸易功能、河北的承接能力,保持合理的产业结构速度,不要急一次性转移过多产业,也不要把要趋于淘汰的产业项目进行转移;对天津而言,要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国际贸易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等现代化产业的合理布局,促进产业升级与国际化、科技化相结合;河北要把握产业转移的机会,扩大二、三产业规模,注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融资环境的改善,提升自己的承接能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劳动者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减少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
作者简介:
李 畅(1995-), 男, 汉族, 籍贯:湖北孝感, 硕士, 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