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走出去”量力而行

2019-03-13魏海静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2期

魏海静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走出去”也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走出去”这一举措也是我国国家政府以及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研究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当前的新常态经济大环境下,国际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好、国内的市场出现了一些“产能过剩”的情况,我国的国家政策“一带一路”的提出也推动着我国的企业逐渐向国际社会靠拢,逐步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但是在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围绕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存在的大环境以及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企业“走出去”战略中企业风险预防的手段,为我国的企业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我国企业;“走出去”;市场环境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意愿较强, 但国际化经营能力有待提升

(一) 监管趋严,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意愿依然较强

今年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实施了以保护自己“国家安全”为理由的对外国的投资进行审查制度,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日益严格,审查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并且将原本处于经济层面的安全审查上升到了法律层面,这意味着在未来我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难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但是反观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我国当前的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是在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地区,但是对美国仍旧保留着极高的投资热情,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到了境外的经济贸易区的成立中,促进了我国的东道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情况。

(二) 投资合作扩张同时, 中资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显示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上涨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加速自身与国际经济的接轨,通过“走出去”战略实现资源的共享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在这一个大的趋势下,我国企业在国际上表现出来的经营能力不足显而易见。在企业的资产规模上,我国企业相较于原来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世界上的其他大型企业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企业的融资能力上,我国企业的融资能力近年来已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是总的来看,融资能力依旧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障碍,很多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规则没有基础的了解会导致在国际市场中不能对规则进行灵活的运用和变通。

二、走出去企业面临多重风险因素, 近期欧美监管动向需高度关注

(一) 国际化经验不足, 多重海外风险难以规避

要实现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要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出要求,我国企业目前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企业在市场中的开拓能力有待提高,对信息的搜集以及周围投资环境的调查要有一个深入的归纳;②企业内部还没有一个灵活的应变机制以及系统,缺乏对组织的调动性,这在国际市场中无法实现及时的调整;③对不同文化的整合以及不同地区的经营方式没有深入的学习和考察,在社会上无法合理的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④企业内部的风险意识不强,并且风险的应对机制也不完善;⑤企业内部没有参与国家市场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因此对国际市场中存在的风险不能很好的规避。

(二) 东道国外资审查风险攀升, 需密切关注欧美动向

由于我国在外资市场的投资中的一些行为引起了相关国家的注意,因此近年来很多外资国家都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外资审查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①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我国的重点优势企业比如化工企业、通信企业等体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审查制度;②英国、美国的相关部门对中国总投资企业的审查力度进一步提高,增加了我国进入的难度,并且美国将我国的投资划分到国家风险中对我国的投资造成很大的不利条件;③欧盟内部呼吁加强对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投资的限制。这些都是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不利因素。

(三) 对发展中国家, 我国走出去企业的腐败风险不容忽视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腐败问题不容忽视,国际社会上为了对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进行制约和监管出台了相对应的打击贿赂行为以及建立了黑名单制度等等,但是由于我国的企业在一贯的运营中法制意识不够强、对法律文化的欠缺以及对国际市场的规则不够了解等情况会存在很大的腐败风险,因此完善我国的反腐败法律不容忽视。

(四) 海外投资架构的设计,需要合理的投资结构

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投资行为中,机遇和风险并存是一个主要特征,注重海外的投资架构设计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很多企业对海外的投资税务架构力不从心,这要求我国企业内部要有一个合理的投资结构来应对国际市场。

三、加强走出去企业风险预防, 是防控多重风险的重要手段

(一) 外汇监管风险

在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企业都开始面向海外市场进军,但是不论是在收购上还是资本运作上,都要注重对外汇监管风险的考量。汇率会营销到企业的投资预算是否合理、现金流以及海外资产价值是否能够获得利益,并且在发展中国家货币币值的波动会更大,外汇监管风险也就更大,因此我国在“走出去”战略实施中要注重对外汇监管风险的重视。

(二) 税务筹划风险

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实施中税务筹划风险主要包括不符合税收法律规定导致的风险和没有理解税收政策导致的税收负担两大方面[1]。我国的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在“走出去”的环节中由于税收的筹划不合理而导致税收上的损失,因此我国企业要加强在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考虑到国际市场上的规则以及公司自身的情况。

(三) 财务风险

企业在“走出去”戰略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包括股东的未来收益的可变性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丧失的可能性,具体可以分为企业的政治风险、汇率风险、资金风险等多个方面[2]。提升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环节中的财务风险势在必行。

结束语:

提升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化经验,对其在“走出去”环节中面临的多项风险进行重视并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企业的外汇风险重视程度、加强税务筹划、注重财务风险的改进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强安. 企业“走出去”税务风险及其控制[J]. 会计之友,2015,No.38828:98-100.

[2]郭冰. “走出去”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J]. 中国外资,2018,No.4141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