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2019-03-13何岩

农家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种植业公分种薯

何岩

摘 要:随着马铃薯种植业在我国农业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提高马铃薯的种植产量和种植质量成为了目前马铃薯种植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我国马铃薯种植业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为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地膜;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马铃薯种植业逐渐向信息化和现代化过渡,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恰好实现了这一目标,为马铃薯种植业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保障。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马铃薯种植的质量和产量,而且还为马铃薯的培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了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目标,推动马铃薯种植业的技术转型。

一、前期准备工作

1.选地整地。马铃薯地膜种植技术最好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原因在于馬铃薯苗期的施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作业都在地膜下进行,地势不平坦,植株间凹凸不平,会导致苗期水肥不均匀,无法控制马铃薯苗期长势。

2.配方施肥。在播种之前,要对土质结构较差的地块先进行施肥,做到先施肥,后耕地,并及时进行土层平整细碎作业。此外,还应选择适宜地膜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整地机械,在播种前进行深耕旋地,耕深深度不宜超过40厘米。

二、中期的管理工作

1.种薯准备工作

(1)选择。马铃薯种类繁多,选择种薯时,尽量选择那些具有中晚熟、高产以及抗病性好的种薯品种进行种植。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种薯主要以冀张薯系列、晋薯系列为主,种薯应具备表面光滑、芽眼分布均匀、无病害、单个种薯不宜过大等条件。

(2)切块。切块应呈三角形、楔状,25g以上为最佳。准备两把切块的刀具,以及高锰酸钾稀释液。两把刀具轮流使用,高锰酸钾稀释液用于给刀具消毒,每切一块种薯都要用高锰酸钾稀释液对刀具进行消毒,将种薯病菌传染的几率降到最低。对于小于25g以下的小种薯可以直接做种使用,种薯切完后,每100kg种薯应用春雷霉素50g加滑石粉1.5kg拌种,薯块要拌种均匀,预防土传病、黑胫病等病害的发生。

(3)催芽。将拌种完毕后并灌装好的薯块码垛,留好通风口,表面及四周覆盖一层相对较薄的棉被,在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稍微打开一条缝隙,约20至40公分之间,此方法使得空气流通并可以保证温度适宜,切记不可直接将薯块暴露在阳光下,因为膜下种植在天气条件不是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基本可保证土壤温度恒定,催芽时间在4至7天即可。

2.机械播种工作

(1)适时早播。地膜马铃薯种植技术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抗寒能力,促使马铃薯能够更好地进行生理活动。马铃薯实际播种温度应达到7摄氏度左右,在早春播种最为适宜。地膜覆盖于地面可以有效的保护土壤温度不会迅速降低,且在日照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从而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地温,使得马铃薯出苗时间有效缩短。

(2)覆膜播种。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植株渐高后通风、给水、施肥效果有显著提高,每亩播种因品种不同,可适当调整播种数量,建议3800至4000薯块,保证出苗在3800株左右,播前精细整地,在春季,机械化种植可一次完成播种、施肥、施药、起垄、覆膜等多道作业工序。

马铃薯地膜种植在播种时要注意调整种植深度,地膜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控制膜下地温,马铃薯地膜种植相较传统马铃薯种植方式的优势就在于出苗速度快,且苗壮,地下须根旺盛,能保留马铃薯苗期所需养分不会过多流失,并且在出苗拱土期间不会直接受到阳光暴晒,从而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合理深度在4至7公分之间,结合机械播种,植株间距在16至20公分之间,保证出苗率的前提下,还能合理充分的利用水肥。此外,还需注意地膜上覆土厚度不宜过少,也不易过多,1.5至3公分之间最为合适,覆土过少春季风沙可能会导致地膜被风吹开,失去地膜种植意义;覆土过多会导致膜下无法正常接收阳光照射,无法保证低温,从而无法达到快速出苗的效果。播种期间可直接沟施,将杀虫剂、杀菌剂,一并施入膜下。除草剂要单独施入,以此保证马铃薯膜下种植的出苗率。

3.田间管理工作

(1)苗期管理。地膜马铃薯种植幼苗阶段的田间管理,要随时观察马铃薯在幼苗期的长势,有无除草剂要害、虫害等情况的发生,如春季温度较高,是昆虫大量繁殖的有利条件,膜下湿度、温度又非常适宜昆虫生长,此时若想加强地下根茎的分支长度,可适当选择一些水溶性较好的病虫害防治药剂随膜下滴管设施一并引入。地膜马铃薯种植间苗需要在马铃薯出苗后,地上茎达到5公分左右进行合理间苗,如相邻两个植株间距在合理生长范围内,方可不用间苗;若正常植株间距内,有3颗甚至3颗以上幼苗,留下植株较为粗壮、长势较好的植株,其余可拔除。拔除后喷施杀菌剂,若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可适当施水一次,苗期不宜过量施水。

(2)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是马铃薯整个生长周期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膜下防控病虫害防治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直接针对病害进行膜下滴管施药方式,防控、先预防、后治疗是马铃薯病虫害管理的正确思路,马铃薯晚疫病被称为马铃薯的“癌症”,阴雨天气过后,早上出现浓雾不散的情况下,多观察田间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如发现有植株侵染,可用80%浓度的恶霉灵进行人工喷施,在被侵染植株周围5平方米内环形喷施,切记不可直接拔除。从而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对马铃薯的实际影响,膜下种植因直接针对植株根系进行病虫害防控,因地膜覆盖,减少病菌相互侵染,水肥的吸收全部用于根系以及植株生长,有效的提高马铃薯产量。

三、后期的机械收获

马铃薯杀秧机械选择希森4JM-360型马铃薯杀秧机进行马铃薯杀秧,该设备粉碎较为充分。杀秧期间注意马铃薯植株高度,若马铃薯植株过高,可选择杀秧前15天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用于控秧,而在马铃薯收获方面,收获机可根据种植宽度选用不同收获机具,75公分或以下种植宽度可选用一行收获机具,90公分或以上种植宽度可选择两行收获机具,可选用希森4UX-165型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获。该设备入地深度可调节、筛网震动效果好、大大减少机械伤。收货时保证机械在2KM/小时以下匀速行驶,观察筛网带土率,尽量提高明薯率和收净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对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是提高马铃薯质量和产量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提高马铃薯种植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广大种植户要充分发挥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不断满足马铃薯的市场需求,从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龙峰.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6.

[2]王录科,张宝林,王惠萍等.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模式[J].栽培技术,2015.

猜你喜欢

种植业公分种薯
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浅谈定边县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情况
代营粮食蔬菜种植业的条件分析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当前天然橡胶市场主要矛盾分析
150公分的生活(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