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2019-03-13郭宇锋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思想

郭宇锋

摘 要: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不断在找寻合理有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今走过工业化的中国,我们的目标应该放未来而不是眼前的既得利益上,而不是走前苏联单一生产模式的老路,最终为我们带来的一定是毁灭性的打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思想;生产结构

城市是人类生存生产的依托地,其以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生产为主,城市这个概念包括了住宅地域,商业地域,工业区,且具备政府的行政管辖的功能.按照历史的范畴来看"城"与"市",”城”的意思是用城墙围起来的地域.”内为之城,外为之阔.”——《管子》.”市"这是指商业进行或者进行经济交易的场所.这两个字是历史范畴,在中国历史意义上的城市概念.而以现代范畴来看,这样的历史范畴还是过于片面.现代的城市概念包括了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范畴。

一、 可持续发展的产生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对可持续发展作了全面、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根据WECD提出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含3重含义:公平性在发展当代的基础上,也为后代带来可继续依靠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性,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持续增长;和谐性,解决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冲突,而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委员会投票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树立了以城市发展和未来为核心的决议,全世界将越来越推崇有目的有发展更新经济的城市发展观

(一)城市的持续经济论

从地域上看,城市是特征居民聚居地;从经济上来看,城市的当今经济和未来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的缩影,其在区域中不断发挥着中心作用影射了国家和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也体现了国家经济的缩影

从宏观而言,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依靠城市在数量的持续增长,实现城市化或城市量的增长;从微观而言,城市的核心地位提高,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大的社会依靠感和附属感;从纵向而言,在人为调控作用下向城市的现代化更有针对性,精准对接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保证计划实施的统一性,不会出现一个地域不同计划的问题.现代化方向转变,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諧。这也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

1.人的需要

人是城市发展的最终受益者.而城市的发展最终的成果及其附加值,满足众人的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长期发展的基本需要、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其中基本需要指维持最基本物质需求;生存需要则是指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发展需要是指在解决基本需要后为谋求更高质量与层次的精神性需要。这三种需求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演变,在人发展后,解决了生存基本问题,会从物质需求逐渐转向精神需求在城市系统结构中经济系统主要是保证物质产品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社会系统主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自身发展问题;环境系统主要是满足人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这3个子系统必须实现有机结合:三者相辅相成,城市建设才能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

2.可持续性

城市系统的可持续性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3个方面, 三者的协调发展,则是城市整个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具有组织结构与机制的优化功能。稳定和协调是其必要条件,但不应是对应一个时间点的静态稳定,而是一个时间段的动态变化。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

(一)人口的可持续性转变

人口既是城市系统的特殊独立的要素,也是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主体。人口是人口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其构成城市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同时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要素,还要实现自身的再生产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从广义上讲,城市人口的可持续性转变主要包括: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即建立城市人口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人口再生产的可持续性,即城市人口数量的控制与质量提高; 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持续提高这3个方面的内容。

(二)经济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包括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应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其高级化;以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其合理化。在维持城市产业的发展速度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从经济增长这个量变到成绩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质变.

(三) 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是城市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基本国策的基本内容。在微观环境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含义。城市环境容量的特点是时间和空间,资源,不可替代性,保护,发展和可再生性。城市资源的可受程度是一个反映城市人口、产业与环境协调程度的特征指数,具有稳定性、波动性、可控性、客观性、阈值性和有限性等特征。

(四)调控的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理性行为的追求目标,其通过政府部门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主导思想纳入各项立法及重大决策之中,并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根据城市现状,确定城市的最终调控解决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五)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在我国90年代以来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过渡.城市经济发展中,满足当前生存需要的同时又不削弱后代的发展,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的资源基础.在高增长的前提下,实现持续有效,公平的增长道路.

三、结束语:

城市是由其社会、经济、环境3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而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 各种要素的协调和可持续是实现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既要城市自身的需要,又要发挥核心的裙带效应,创造可持续的发展,不局限于眼前,而是通过城市资格大空间创造出协调性效益。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谈“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