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外生成铸精彩 破茧化蝶翩翩飞

2019-03-13钱晓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长衫孔乙己预设

钱晓蓉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最大的特点在其强烈的人文性,因此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动态性在语文课堂上具有更加显著的体现,这些都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希望课堂更加出彩,通常需要依靠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动态把握,对于学生产生的新问题等动态资源进行有效捕获并应用于现场教学。

一、精彩的生成源于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科学把握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问题决定于老师,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喻成一部电影,那么老师就是“导演”,决定了怎么演、演什么,而“主角”往往是少数,通常是班级的个别优等生,而大部分其他学生都是属于类似群众演员的“配角”,他们对于课堂讨论交流往往没有参与的机会或者欲望。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状态,而不是以主人的心态去学习,不符合当今学生的身心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者与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科学的把握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的平衡,才有可能出现生成的契机,也才有可能将契机成功把握,生成“精彩”。

在教学小说《孔乙己》一文时,根据教学安排,学生對课文通篇阅读并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了了解和掌握之后,笔者安排课堂讨论:课文中“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句话包含了一些什么含义。关于这个问题的预设答案,我设定的是“这句话一方面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潦倒,可以从又脏又破几个词看出;另一方面也表明孔乙己好逸恶劳,可以从长期不洗不补看出来”。但是在实际课堂讨论过程中,有一位学生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孔乙己在后来是穿着破棉袄出场的,那么他的长衫哪里去了?”这个问题的提出非常的突然,可以说打破了传统回答问题的思维,但是却具有极好的创意性,看似猝不及防的偶发事件,但这种偶发性的创意性问题恰恰是对课堂教育提出更高的考验和要求。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只会默守陈规按照教案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甚至直接忽略,当然可以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继续课堂教学,但是这样做却会导致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严重浪费,而且还会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严重打击。因此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果断决定,以这个创意性的问题作为本次课堂教学的下一步教学,而放弃原先的教案内容。

课堂教学需要坚持学生本位的原则,尽可能的让学生摆脱传统的被动灌输式学习,要把学生的主人翁心态激发出来,促进学生自主自发的主动积极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中去。如果学生根深蒂固地意识到,这个课堂是自己的,是可以自己做主的,他们的智慧才会被充分的调动,从而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教师如果将自己的主导地位发挥得“过”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对教师严重的依赖与顺从,势必会走上传统课堂的老路。所以,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师,他们总是站在一个个学习的分叉路口,在学生可能“迷路”的时候,做一个科学的引路者。

二、精彩的生成源于对课堂流程的充分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节语文课的开始是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开始,这就是语文教学的预设。要想学生成为语文课的真正主人不仅要倡导教学过程的精彩生成,更要肯定预设的必要性。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一对矛盾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师精心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不会有生命力。总而言之,生成是一堂课的关键,而预设就是一堂课的基础。所以在我们的备课中,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除此以外,老师还要在掌握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情况下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同时结合班级同学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等个性化因素实现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思维方向的把握。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教学预案,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活动情况进行预计,尽可能的为高水平生成创造条件,避免低水平的计划性生成。对于教学而言,教是方法,学是目的,需要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对学习规律进行总结和预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学具有更好的针对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随机的过程,其决定因素包含多个方面,例如学生知识背景、年级知识结构以及其他具体学习需求等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做的是对教学整体方向进行把握和掌控,做好有弹性的教学预案,对课堂教学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确保课堂教学的自由度和包容性,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

那节课上,讨论过程中,有一位学生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孔乙己在后来是穿着破棉袄出场的,那么他的长衫哪里去了?”这个问题的提出非常的突然,可以说打破了传统回答问题的思维,但是却具有极好的创意性,此时我果断决定,以这个创意性的问题作为本次课堂教学的下一步教学,而放弃原先的教案内容,让学生们讨论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接下来的课堂讨论发展超出了想象,极大的刺激了同学们参与讨论的热情和兴趣。

有同学说是因为天气变冷,长衫过于单薄,不能防寒保暖,孔乙己因此穿上了棉袄,于是我启发学生:“如果按照孔乙己的性格,就算如果是为了保暖应该会把长衫套在棉袄外面吧,作者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意思?”于是在我的启发之下,不断的有更多新的观念和看法被提出来:

有同学提出:“孔乙己的长衫在偷东西被打时扒走了,打他的丁举人认为长衫应该是读书人穿的,孔乙己不配做读书人。”

也有同学提出:“孔乙己的长衫在偷东西被打时撕烂了不能再穿了,他因为穷没有别的衣服了只能穿棉袄了。”

还有同学提出:“孔乙己的长衫在偷东西被打时撕烂了不能再穿了,因此被他藏了起来以后重新修补再来穿上装作读书人。”

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火热讨论中,孔乙己的人物个性开始清晰起来,于是作为老师的我抓住时机适当启发:“又破又脏的长衫,是不是暗示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他脱去长衫的动机是什么?又为什么穿上棉袄?结合小说主题来看作者是不是又特别的用意?”如此一来,讨论话题重新回到“又脏又破的长衫”上来。

优秀的课堂教学就像是优秀的城市设计一样,需要具有四通八达的网络规划,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网络式的课堂教学架构能够在发生偶发性问题时候,能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我们的课堂才能有浪花闪现、高潮迭起的保证,课堂效率才能不断提高。

三、精彩的生成源于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

生成能否称得上精彩,与其质量有关。教师一方面需要对教学文本的语言形式和内涵进行把握,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独立自主阅讀和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任何想法都要保持包容心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引导,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所有的生成都是高水平的也不可能所有的生成都是精彩的,只有实现了老师、文本以及学生三位一体式的充分对话,深入交流才能实现创造契机,刺激高水平的精彩生成产生。

那节课上,讨论话题重新回到“又脏又破的长衫”上来之后,按照教案的意思其表达的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生活穷困,其二是好逸恶劳。但是因为受到启发,很多同学并不完全同意教案所说。

有同学认为这是表示孔乙己轻视劳动,酸臭、迂腐;也有同学认为这表示孔乙己自命清高、好逸恶劳;另外也有更多其他的观点。

这样一来,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开始越来越深入理解小说主题,于是我根据现场讨论的气氛进一步深入引导:“作为酒馆唯一的读书人,从作者描述的孔乙己形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颓唐不堪、没有前途的书呆子,这样的人在旧社会形同乞丐,但是仍要摆出一副读书人的臭架子,迂腐不堪,满口‘之乎者也,自以为高明,从这里可以看出封建文化严重毒害下层知识分子。”

到这个地步,课堂教育的生成已非常精彩,对于老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三维互动已经进入到相当高的层次和境界,本次偶发性的生成资源被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激发的作用,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自发的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了其教学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精彩的生成是偶然中的必然,物理学上有量的变化必然导致质的飞跃,数学上有发生的次数不仅取决于概率也取决于基数,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一样,突发情况具有不确定性是随机的不可把控的,但是生成不是的,它的实现往往更为不易,只有长期积累,准备充分才能对突发情况进行把握,刺激生成的发生,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生机勃勃。还是那句老话,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江南中学。

猜你喜欢

长衫孔乙己预设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轻薄长衫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周年庆之窘迫的老师们
一笔做了二十年的买卖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