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子功阅读最珍贵

2019-03-13苗理洁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童子功石榴花堂姐

苗理洁

我的祖宅坐落在鹅城一处古老的街区,家族长辈多为教书先生。苗氏十几户人,各家都有藏书,孩子们经常交换着书来看,还相互讲好还书时间。

记不得是哪年,我用《小朋友》交换了堂兄的《少年文艺》,阅读了一个《白石榴花》的故事。故事讲述旧社会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为了给生病的父亲配药,四处寻找白色的石榴花,不得已爬墙进入地主家的果园偷采,却被背着枪的看园老人抓住了。孩子哭诉着父亲的病情,老人不由分说将孩子关押起来。孩子又惊又怕,他怕老人一枪把他崩了,因为这家地主是恶霸。深夜,老人进来了,低声喝着:“快走!”他把孩子领出园外,塞给他一个袋子,随之关上园门。月光下,孩子打开袋子一看,满满的一袋白石榴花!这个故事人性中的善良,竟然让我记了几十年。

孩子的天性,都喜欢视觉鲜明的色彩,故而小人书是那年月孩子们的至爱。上世纪60年代初,电影院门前有供人阅读的小人书书摊,我母亲知道我喜欢看小人书,经常租回一沓沓的小人书给我阅读。有一套60年代初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图画十分精美,阅毕不能忘怀,到我小学四五年级再读原版的《红楼梦》时,印象越发深刻了。那也是我最“奢侈”的读书日子,我堂姐去省城上大学,伯母将堂姐读过的小说全部赠送给我。有一部分是苏联名著,还有部分是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热销书。如今我还清楚记得陈昌奉著的《跟随毛主席长征》这本书,书中一些情景历历在目:长征途中,毛主席的警卫员看见主席与战士们一样忍饥挨饿,心中难受,他们无计可施,就试着解下身上的皮带用水煮了几个小时,居然煮出猪肉的味道,之后送给毛主席品尝。当时我把这一段读给母亲听,母亲很感动。

我还把书中的故事添油加醋地讲给女同学们听,一时,我就变成故事大王了。

有人说读书的最佳年龄是十六七至二十六七,大概是十年时间。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指上学,也叫读书,另一个概念就是“阅读”。而我生不逢时,遇上“文革”,最佳的读书时间,都只是小学阶段,应该属于童子功。那时虽然年纪小,课余除了完成作业,有时玩玩游戏,大多时间几乎都在找书看,都在阅读。说来童子功意义的阅读最为珍贵,因为没有负担,没有功利心,完全是兴趣的阅读。书里的内容都熟记于心,甚至在心中产生无限联想,这也许就是灵感。

大量的閱读无疑是知识沉淀的结果。我回城后,成为一家国企的宣传干事,后来在某街道办事处、乡镇以及政府机关某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直至退休,阅读一直伴随我的工作和生活。我闲暇时情不自禁地给报纸投稿,给杂志社投稿,抒发对惠州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稿子写多了,就结集出版。如今我是中国民协会员、省作协会员和省小小说学会会员了。

我深信,确立人生方向标,好比建设一座大厦,而阅读可以为“大厦”浇注坚实的支柱。

责任编辑:海霞

猜你喜欢

童子功石榴花堂姐
石榴花儿开
被护送的“甜瓜”
“消气”红包
绣花姑娘
找准切入点,练好情感朗读“童子功”
水雉的怪怪童子功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论培养小学生钢琴弹奏的“童子功”
石榴花
让阳光住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