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临床研究
2019-03-13田分
田分
[摘要]目的:观察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118例皮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每组59例。手术组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手术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联合组完全恢复者49例,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优于单纯组的8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8%,明显的低于单纯组的1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满意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率,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手术;皮肤肿瘤;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R7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9)02-007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ery combined with 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tumors, and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further clinical study. Methods From August 2015 to February 2017, 118 patients with skin tumor were divided into combined group and simple group, 5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imple group was treated by surgical operatio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simple group,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96.6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imple group (84.74%,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6.7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imple group (16.95,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imple group(P<0.05). Conclusion 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surgery has improv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duced the incidenc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greatly improve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Key words: 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surgery; skin tumor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 satisfaction rate
皮膚肿瘤是发生于皮肤的细胞增殖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目前较为难治的皮肤科疾病之一,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向老龄化方向发展[1]。临床上通常应用单纯手术对皮肤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并不理想,加上患者本身机体功能的下降,术后恢复速度较为缓慢。近些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其能够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地杀灭,疗效显著,基本无副作用且无痛苦。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手术相结合应用于皮肤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2-3],笔者医院以118例皮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笔者医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118例皮肤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单纯组59例,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9.7±10.7)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1.4)年;鳞癌6例、湿疹样癌9例、鲍温病15例、基底细胞癌29例。联合组59例,其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60.4±10.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9±1.3)年;鳞癌7例、湿疹样癌11例、鲍温病14例、基底细胞癌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皮损部位均主要分布在头部、四肢以及阴囊等部位,肿瘤直径大小不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手術组:单纯应用手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予以常规消毒、铺巾,使用1%利多卡因200mg于术前15min进行局部麻醉,在患处距离皮损边缘0.3~0.5cm处做切除标线,将皮损外侧切开且尽可能全部切除。若患者皮损情况较轻,可对切口进行直接缝合,若皮损范围较大,可采取皮瓣转移或者植皮术,最后对伤口进行缝合与包扎[4-5];联合组:使用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手术方法同单纯组,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手术前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对皮损部位用75%酒精进行消毒,将盐酸氨基酮戊酸霜剂敷于患者皮损表面(盐酸氨基酮戊酸霜的制作:在黑暗的环境下,应用118mg盐酸氨基酮戊酸与0.5ml注射用水混合配制成浓度为20%的盐酸氨基酮戊酸霜),然后应用无菌纱布与黑布予以覆盖固定,进行3~4h的持续避光。采用光动力治疗仪(天津市雷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激光照射,距离皮损部位10mm,波长635mm,照射剂量60~100J/cm?,照射时间为30min。若病灶的面积较大要适当地增加照射点及延长照射时间,每次治疗之间至少间隔1周。对于皮损在4cm以上的患者先进行1~5次的光动力治疗,待患者皮损明显缩小或无糜烂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后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1~4次的光动力治疗[6-7]。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
1.3 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①完全恢复:皮损完全消失,色素沉着消失或明显减退,且经组织学病理检查显示正常;②基本有效:皮损面积缩小≥50%;③无效:皮损面积缩小<50%,或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完全恢复+基本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不是所有患者的皮损面积因手术的结束就全部消失了,只是改善的程度不一样)。
1.3.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红肿及糜烂等不良反应情况,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3.3 满意率及复发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患者满意率;通过12个月的随访,统计复发人数并计算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联合组完全恢复49例,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优于手术组的84.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8%,明显的低于手术组的16.95%,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率及复发率对比:联合组的满意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人口老龄化,导致皮肤肿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8]。对于皮肤肿瘤临床上主要应用手术、放射及激光等传统方法进行治疗,但该疾病多发生于患者的面部及外阴等部位,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被年老体弱、病变在特殊部位、皮损面积较大及不耐受治疗的患者接受,因此需要一种更为有效且易于被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治疗皮肤肿瘤的方法,且被国外某些权威的皮肤肿瘤治疗指南列入到皮肤肿瘤的标准治疗手段中,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区域的再生与修复过程中不会产生瘢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9]。
传统的手术治疗皮肤肿瘤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对一些病变位置及个体比较特别的患者,在治疗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10]。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中氨基酮戊酸是血红蛋白的前身物,其经过氨基酮戊酸脱水酶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酶促作用,生成了具有强光敏作用的原卟啉IX(PpIX)[11]。正常情况下,机体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对氨基酮戊酸的生成进行严格控制,因此体内不会蓄积过多的氨基酮戊酸。若给予外源性的氨基酮戊酸,上述的调节机制将会被打乱,代谢旺盛的肿瘤细胞吸收的氨基酮戊酸会显著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PpIX,同时在细胞内蓄积。被波长635mm激光照射后发生了光动力学反应,产生了具有杀伤细胞作用的单态氧以及其他自由基,杀伤肿瘤细胞,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作用基础是系统或者外用光敏剂以后,在特定的时间内采用特定波长的光进行照射,光敏剂会产生一系列的光生物学和光化学反应,造成组织损伤,从而达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12]。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细胞凋亡与坏死两种途径杀伤肿瘤细胞或增值旺盛的细胞。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对皮肤肿瘤进行治疗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更容易接受[13]。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中,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低于手术组(P<0.05),表明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经过随访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联合组的复发率明显的低于手术组,而满意率明显高于手术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将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手术相结合治疗皮肤肿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伍金祥.单纯外科手术及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预后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5):971-973.
[2]邓玲俐.单纯外科手术及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预后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7):170-171.
[3]Cosgarea R,Susan M,Crisan M,et al.Photodynamic therapy using topical 5-aminolaevulinic acid vs.surgery for basal cell carcinoma[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3,27(8):980-984.
[4]黄毅宗.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1):134-135.
[5]赵英,陈蕾,贾艳辉,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及皮肤癌前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8):107-108.
[6]Nissen CV,Philipsen PA,Wulf HC.Protoporphyrin IX formation after topical application of methyl aminolaevulinate and BF-200 aminolaevulinic acid declines with age[J].Br J Dermatol,2015,173(3):760-766.
[7]丁鹏,陈晓栋,吴晓琰.手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非黑色素皮肤癌效果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6):623-624.
[8]张鑫,郝玉琴.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科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20):3103-3106.
[9]周萌,刘保国,顾静.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6,25(3):160-164.
[10]Morton CA,Birnie AJ,Eedy DJ.British A 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 B owen's disease) 2014[J].Bri J Dermatol,2014,170(2):245-260.
[11]许云鹏.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面部皮肤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9(11):52-53.
[12]张黎峰,陈龙,杨光艳,等.ALA-PDT治疗皮肤肿瘤的长期疗效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11):1202-1204.
[13]段宝学.皮肤癌前病變及浅表皮肤肿瘤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8):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