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连续性文本与初中语文课文的“教学相长”

2019-03-13汤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连续性教学相长课本

汤艳

新的课程改革,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结合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基于文章内容的非连续性表达方式,一方面,可以作为理解掌握初中语文课本内容的策略和工具,另一方面,兼顾作为表达方式和教学目的的考查要求,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实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初中语文课文的“教学相长”,即在初中语文课本教学中采用以非连续性文本为内容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了解,掌握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同时,通过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方式,解剖课文的内容、背景等,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方式,进而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能力,并促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三化”方式,实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初中语文课本的“教学相长”。

一、结构化铺陈:嵌入时代背景,立体式理解课文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部分是以历史故事的形式呈现的。通过嵌入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接触历史生活场景,多层次、立体化解读、分析课文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置身于课文设定的历史场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身临其境体验课文的“暗线”,深层次触摸课文内涵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更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确立良好的审美情趣,进而实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千古名篇,长期霸占着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我们通过了解陶渊明的经历,作者对“桃花源”的向往和憧憬,更多包含着陶渊明的心酸和无奈。东晋末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从中原混战到西汉人口大递减再到东汉农民开疆辟壤,这些知识超脱于课本之外,又深植于作者心中,饱浸于作者笔中。以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开展课文教学,很难与学生进行深刻阐述。基于此,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手段,通过情景化铺陈,采用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嵌入时代背景进行教学,整篇文章就很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首先,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化的氛围,讲述晋宋皇帝在国库亏空而又不能从大臣以及贵族那里得到钱财的情况下,皇帝想要解决这种困难,就要大肆的搜刮农民,增加赋税,因此导致了很多农民无家可归,无地可种。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只能选择逃离,这样不仅有食物,而且远离人群。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山民也越来越多。有一天,一个新逃离出来的渔民在打鱼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发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慢慢地摸索着走了进去,发现这深山老林不仅很多人在捕鱼,并且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渔民在村子中住了一段时日,受到了村民极其热情的款待。最后在渔民离开的时候,村民们嘱咐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民出来之后,禀告了太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但是,渔民无法再次进入到桃花源。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教师可以将整篇文言文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想象,还能够将重要的社会现实阐述清楚:即晋末,大量人口苦于赋税徭役,被迫隐藏起来。最终,东晋朝廷的基础日益衰败,终于被门阀士族赶下了台。这种历史性的非连续性文本进一步提炼出寓言的现实意义: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也带有一定的社会讽刺意义。

二、情景化嵌入:赋予生活动感,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课文的学习和解读,单纯从文章结构、文章字面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容易陷入望文生义的怪圈,只能从表面上感知文章的“好”,而不能深层次感受文字的“美”。尤其是缺乏生活体验的初中生,由于生活经历有限,很难通过“由己及人”的代入法,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思想变化、情感变迁。非连续性文本的介入,通过营造生活化的场景,赋予文章生活的灵动,将教材中的社会生活的切入点转化为自己社会生活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初中语文课文内容,在情感学习中实现情感升华,在此过程中实现与作者的思想共鸣。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是北宋文豪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也是课文《观潮》的“文眼”。古往今来,钱塘江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迁客骚人,争相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和语言进行着叙述和描绘。东坡先生对此美景,思如潮涌,下笔有神,留下文字。他运用纪实手法,专注于钱塘江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观察和感受,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勾画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一气呵成。

诸如“人群沸腾”一句等文章难点,极富深意,教师通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式,采取情景化嵌入方式,引导学生辨析,推敲字词之妙,体味文字美感。“沸腾”与“热闹”这两个词的意思虽然相近,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沸腾”是比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热闹”则是指(景象)繁盛活跃。文中指观潮的人们情绪高涨,那个场面十分令人兴奋,所以选择的是“沸腾”一词。同样的方式,分析“颤动”和“振动”两个词也有很大的不同,文章指潮声很大,把大地都震得在不断摇晃,所以选“颤动”。以此类推,以此及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导入非联系性文本,讲解晦涩难懂的初中语文课本故事情节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境、语意以及深层次的暗喻、寓意,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可以更好地把学生引入文学天地,同时,让学生领略到非连续性文本的“批注”作用、“断点”功能,在理解基础上的适当应用,可以丰富文章的层次,进而丰富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段。

三、生活化遷移:植入生活气息,灵活贯通非连续性表达方式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信息类文本传递的形式。既可以采取专题形式,又可以更加灵活地贯穿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非连续性文本专题教学中,制作一份中考语文成绩单,让学生采用非连续性文本形式,按照自己的方式评价中考成绩。结果,学生在上交的作业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有的通过柱状图表形式,分析了男女生的得分情况,有的通过圆形图表列出了分值区域,有的通过列数据方式详细分析了填空、选择、阅读、作文等得分比例,并初步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在学生交流非连续性文本制作成果时,穿插讲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让学生看到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的生活化。在总体分析语文课本教学中,可以采用图表、数据等非连续性文本,分析记叙文、说明文、文言文、诗歌等篇目的构成,使学生看到教材后能与非连续性文本相贯通,进行更好的理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来体验文本的生活,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很好的反思和对比,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文本类知识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材知识与学校生活、历史生活、社会生活之间有密切的关联。为了更好的将文本概念传递给学生,初中教师在在传授语文知识时应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作者通联:江苏常熟市大义中学。

猜你喜欢

连续性教学相长课本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三层论述 逐层递进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连续性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