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及辅助性T细胞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03-13胡景岚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

胡景岚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外源性物质引起的宿主反应、基因遗传及免疫失衡等互相作用的结果[1-2]。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是从鱼油中提取的一种活性物质,其作为人体必需脂肪酸,既能给机体供给能量,提供营养,还能调控机体的炎症反应,对溃疡性结肠炎有重要的治疗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讨ω-3PUFA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及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1~76(47.3±5.3)岁,病程1~11(5.7±2.6)a。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19~78(48.1±5.7)岁,病程1~13(5.9±2.8)a。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4],并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病患者。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1 g,口服,每日4次,疗程1周。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ω-3PUFA(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39)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周。

1.3观察指标

1.3.1血清Th1及Th2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2组患者晨起空腹肘静脉血 5 mL,3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10及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2改良Mayo评分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改良Mayo评分[4]评估结肠黏膜炎症反应程度,评分越低,炎症反应越弱。

1.3.3临床疗效治疗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每日大便≤2次,粪便中无红细胞及白细胞;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每日大便2~4次,每高倍镜视野下粪便中白细胞及红细胞数均少于10个;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4不良反应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4、IL-10及IFN-γ水平比较结果见表1。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2、IL-4、IL-10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L-10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4、IL-10及IFN-γ水平比较

组别nIL-2/(μg·L-1)IL-4/(pg·L-1)IL-10/(pg·L-1)IFN-γ/(pg·L-1)对照组39 治疗前3.6±1.315.9±4.72.4±1.137.2±7.8 治疗后3.5±0.913.5±3.2a2.9±0.6a38.2±6.9a观察组39 治疗前3.5±1.615.6±4.92.3±0.936.5±9.4 治疗后3.6±1.712.1±2.4ab3.6±0.4ab42.9±3.6ab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比较结果见表2。治疗前2组患者改良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改良Mayo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良Mayo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比较

组别n改良Mayo评分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97.0±2.34.5±2.1a观察组396.8±2.22.2±1.5ab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9%(37/39);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9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9.5%(31/3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5,P<0.05)。

2.4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胃肠不适1例,头晕2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39);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不适2例,皮疹1例,头晕3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8/39);观察组患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8,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主要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通常始于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及全结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仅表现为结肠症状,也可伴随全身症状[6-7]。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时应注意营养补充、少食多餐及对症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急性炎症发作,重点在于调节患者免疫反应及抗感染,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8]。

美沙拉嗪作为一种新型的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形成,缓解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抗炎的作用。但是,溃疡性结肠炎常位于结肠、直肠等部位,服用美沙拉嗪后药物不易到达病灶,且到达病灶后药物停留时间较短,因此,治疗效果不太理想[9-10]。ω-3PUFA是一种免疫营养素,主要成分包括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及二十碳五烯酸,人体不能合成,只能通过摄食获取。ω-3PUFA具有改善机体营养状态、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作用[11-13]。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联系,Th1、Th2细胞因子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失衡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机制[14-15]。Th1细胞主要分泌IL-2和IFN-γ,参与细胞免疫和迟发性超敏性炎症反应;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和IL-10等,其可辅助B细胞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L-10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改良Mayo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良Mayo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服药后,随着病情的缓解,IL-4表达降低,提示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此时处于活跃状态,而IL-4促使Th0细胞向Th2细胞转化受IFN-γ的负调节,因此,IFN-γ表达水平升高。IL-10可以抑制Th1细胞分化,并抑制激活的T细胞及巨噬细胞等,从而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发挥抗炎作用[16]。ω-3PUFA作为一种营养素,与美沙拉嗪联合用药能促进中性或酸性胆固醇自粪便排出,抑制肝内脂质及脂蛋白的合成,同时还能舒张血管,提高代谢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ω-3PUFA联合美沙拉嗪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