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进入新航空时代
2019-03-13张义学
文 / 本刊记者 张义学
2018年12月31日,随着2018年最后一架航班安全降落,西安迎来了空中客运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4460万人次,在全国机场排名中升至第七位。446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是西安进入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时代的标志之一。西安正在走近陕西省委提出的“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目标。
2018年12月11日,西安机场开通西北首条直飞马德里航线
连通29个国家 西安成为重要国际航空枢纽
2018年11月22日,随着泰国狮航SL950航班落地,一批来自泰国的“迷你”菠萝顺利入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指定口岸。这批货物通过绿色通道,实现快速通关,4个小时后已经上架盒马鲜生实体店,开始向西安市民销售。
高效快捷的空运模式,正在成为生鲜商品跨国流通的首选。这只是每天700余架次航班的一个缩影,更多冰鲜水产品、进口水果、药品直接通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入境。
这一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超过31万吨,同比增长20%,增幅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超越天津机场,排名全国第13位。据了解,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从第一件货物落地到第一个10万吨货邮吞吐量的实现耗时14年,第二个10万吨突破用时近9年,从20万吨到30万吨的飞跃,仅用了3年,航空物流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突破发展。这在国内主要大型机场货邮增速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量、增速屡创新高,为2018年陕西航空物流发展交上了一份靓丽答卷。
和突飞猛进的货运增速相比,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客运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15年,全年旅客吞吐量3297万人次。2017年,全年旅客吞吐量增至4186万人次,全国排名第八位。2018年,全年起降航班超过3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超过4460万人次,超过上海虹桥机场。其中,国际(地区)旅客量超过260万人次,增幅32%,增速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营航空公司增至65家,驻场运力升至131架;联合航空公司开发多式联运产品,推出快线中转产品,中转旅客量超过500万人次。
旅客吞吐量、国际旅客量、货邮运输量三项指标均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是哪些因素促进了西安日益成为重要国际航空枢纽呢?本刊记者探析发现:西咸机场围绕服务“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加快打造“国际运输走廊”“国际航空枢纽”,增加航线和航班量,陆续开通直飞伦敦、马德里、洛杉矶等航线,国际(地区)航线达到64条,连通全球29个国家,53个枢纽和著名旅游城市;加快开拓国际货运市场,承接货运业务,西安直飞欧洲的航线仅次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位居中西部第1位。全省开通、加密全货运航线17条,其中国际航线6条,连接阿姆斯特丹、芝加哥、首尔、河内等国际航空枢纽节点,初步搭建起了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航空物流网络。西安初步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网络格局,洲际航班占比达到12%,同比增长18.9%,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全球经济由“大进大出”的海洋时代,迈向“快进快出”的临空时代,西安作为“国际中间点、国内中心点”临空价值日益凸显出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正在成长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自成立以来,立足于丝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会展和文化创意中心、国际航空服务业和航空高端加工制造聚集中心、生态和农业小镇示范中心的发展定位,紧紧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航空维修、航空企业总部、跨境电商等临空型产业,加速打造西安国际航空枢纽。
去年,国家批复空港临空经济示范区、赋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行使第五航权,明确“进一步加大对西安航空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机场三期批准立项,西安被列入国家物流空港型枢纽,一系列政策利好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构建立体交通 陕西成为国际运输走廊
陕西正在把西安打造成为国际航空枢纽。今年1月16日,省委书记胡和平在民航发展专题会议上强调,要抓机遇、强优势、补短板,扎实推进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做大做强民航业,为我省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提供坚实支撑。
构建立体交通体系,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国际运输走廊。 一方面,全力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推进城际铁路等多种方式接入机场,形成航空高端带动,公路、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的现代化国际航空枢纽。另一方面,大力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着力发展航空货运物流,到2020年客运吞吐量超过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大力推进宝鸡、府谷等9个支线和横山、黄陵等一批通用机场建设,形成干支结合的机场体系。
据了解,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于2017年11月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行业审查意见,于今年1月11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按照规划设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59.5万架次的目标进行设计;新建70万平方米东航站楼及35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及停车楼,新建机位115个;扩建西货运区和新建东货运区,新建货站8万平方米,新建货机位18个,同时建设航管、油料等配套设施。总投资471.4亿元,其中机场工程443.2亿元、空管工程18.7亿元、供油工程9.5亿元。将建成有4座航站楼,5条跑道的巨型空港,204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9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200万吨,终端流量有望达到1亿人次以上。从而打造向西开放的大型国际枢纽、“一带一路”的航空物流枢纽、西部地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三位一体的枢纽机场”。
2018年11月23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发布,其中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明确指出,支持西安机场利用第五航权,进一步加大对西安航空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五航权,即第三国运输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在经营某条国际航线的同时,获得在中途第三国装载客、货的许可,允许它中途经停,并且上下旅客和装卸货物。也就是支持西安机场利用第五航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允许外国航空公司承载经西安至第三国的客货业务,积极向国外航空公司推荐并引导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航空公司执飞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认为,第五航权有助于加快西安航空客货运国际枢纽地位的形成,有助于西安成为全球重要的供应链中心,这些措施为陕西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带来新机遇。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民航西北分公司原副总经理郑小寅认为:第五航权的开放对陕西而言有四大优势。一是国际航线会进一步加密增多,国际市场可以得到不断开放,航线网络将进一步完善;二是区域经济可以深入接轨国际经济,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三是有利于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升级优化;四是有益于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物流及航空企业的发展壮大,利国利民。
近几年来,陕西不断加快发展现代综合交通物流,积极构建立体交通。加快建设西安港、西咸空港2个国家级货运枢纽,着力实施延安城北、商山等一批公路物流园区和西安新筑、宝鸡阳平等一批铁路物流中心,完善物流园区体系布局。大力开拓“西安-中亚-欧洲”等货运航线,优化中欧“五定”班列,加快实施西安港“一带一路”示范工程,依托国际公铁、海铁、陆空通道陆续开行8条联运线路,推动双港联动发展,支撑打造“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
现代综合交通物流网络日益发达,立体交通渠道的进一步成熟与第五航权的适时赋予,促进了西安成为重要国际航空枢纽,也推动陕西成为国际运输走廊。
临空经济 成为陕西经济发展新引擎
空港新城是西咸新区2011年7月划分成立的五个组团之一,是西安、陕西对外开放的空中门户,空中丝路的重要节点,是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板块之一。
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是陕西省的又一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面积144.1平方公里。去年4月25日,空港新城正式跻身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肩负起“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为陕西乃至西北开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典型示范”的新使命、新担当。整合放大“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五大开放功能,形成全方位开放发展的新格局:以航空引领开放、以自贸探索开放、以保税服务开放、以跨境撬动开放、以口岸助推开放。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设立,对于增强大西安对外辐射能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为了促进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我们主要通过定制航线服务产业发展,加速相关产业聚集。”空港新城招商三局副局长李晔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区内临空经济全产业链初步形成,重点聚焦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物流运输、国际会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产业。东航、南航、深航、川航等13家航空公司基地总部落户空港,东航-赛峰起落架深度维修、梅里众诚生物疫苗、海航技术部附件维修等世界500强项目落地,聚集了普洛斯、丰树、日立、‘三通一达’等66家现代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了临空经济全产业链。”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机托运行李准备起航
航空物流助力“ 一单到底 货畅全球”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机场及交通走廊周围聚集,不断拉近陕西与世界的距离。
2018年12月21日,《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2018-2035)》。《规划》的编制与出台,将进一步强化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为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后续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典型示范。同时将进一步促进空港、陆港、高铁港“三港联动”,不断提升西安的枢纽地位,增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为聚力发展“三个经济”,加快追赶超越提供强劲动能。
据了解,今年是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开局之年,空港新城将全面实施“3456”临空战略:即以“三个经济”为引领,聚焦航空枢纽保障、临空先进制造、临空高端服务三大主业;推进“港产城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深度激发“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五大优势,全面提升“机场吞吐、枢纽链接、产业集聚、开放带动、制度创新、城市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全球高端要素连接中枢、内陆临空经济创新典范”。
从不沿边、不靠海到建设国际航空枢纽,陕西坚持以航空市场为主战场,聚焦转型升级,做大货邮总量,正在探索一条航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陕西进入国际航空枢纽的新时代,将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的叠加优势,加速聚集“三个经济”的关键因素,加快开航线、聚货源、引项目,助力打造枢纽功能完善、门户特色突出、流动经济发达的临空型经济体系,使临空经济成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