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问题思考

2019-03-12杨海艳

理论观察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脱贫攻坚对策建议

杨海艳

关键词:农村基层干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12 — 0051 — 03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一项政治工作和政治任务。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靠的是干部纪律和干部作风。三年来的脱贫攻坚实践一再证明,纪律严、作风硬,则工作实、成效好,脱贫赢;纪律松、作风散,则工作虚、成效差,脱贫输。

一、农村基层干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现状及取得的成就

通过近两年持续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特别是2018年开展了脱贫攻坚作风年建设和实施了“干部作风大提升工程”,使各级中心党支部和各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乡、村两级干部和“四支队伍”的纪律作风发生明显转变,一个“要我干要我做”为“我要干我要做”的担当干事氛围正在形成,涌现出了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标兵、见义勇为模范等一批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和引领了脱贫攻坚作风的大转变大提升。狠抓了干部纪律和廉政建设,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和干部遵规守纪,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脱贫攻坚“十条铁规”,依法秉公办事,廉洁公道从政,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坚决同腐败现象做斗争,做到强免疫、零容忍,做四有合格党员和为民务实清廉干部。各级中心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都能严格遵守廉政准则,依法依规行政,秉公办事。重视和加强了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积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十条措施,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干部头脑,凝聚了脱贫攻坚和追赶超越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开展了精神风貌大提升“十二项”活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宜心讲堂”、“宜民讲习所”和“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奖励等手段教育引导各级乡、村干部和四支队伍切实扛起脱贫攻坚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和责任感、紧迫感,极大地激发了乡、村两级干部和“四支队伍”奋力投身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生动力,把精准扶贫变成了每个干部的自觉行动,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人才和作风保障。总之各级乡、村两级干部都充分认识到了和正视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作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全市乡村两级和“四支队伍”脱贫攻坚以来一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乡村两级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尤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奋斗过程中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坚定自觉抓到底。另一方面全市乡、村两级紧紧把握脱贫攻坚成效检验标尺,紧紧围绕2018年全市实现贫困人口脱贫总目标,按照精准扶贫的基本攻略、问题和项目为导向,尤其是启动了干部大走访、政策大宣传、措施大落实活动,真真正正做到精准了扶贫对象,精准了扶贫产业、精准了扶贫方式、精准了扶贫成效、精准了脱贫退出,为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切切实实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二、农村基层干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村基层干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基层扶贫干部的作风主流是好的。但是还是有一少部分干部的作风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个别干部的作风还很浮躁、态度还很不端正,还不够认真,直接影响脱贫攻坚进程和成效。除各级检查督查、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外,经过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梳理后主要表现在:

1.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意识不强

“四个意识”没有入脑入心,在“四个维护”上还有差别,有的甚至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仍然有少数党员干部热衷于表态,而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就差得很远了,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传达贯彻执行不重视,不及时,打折扣,搞变通,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部分干部和“四支队伍”对脱贫攻坚的认识和站位还不够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工作推进慢,不扎实,进展不平衡、工作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有部分扶贫干部扶贫走了亲情路线,不讲纪律不讲规矩,表现在有意识的把自己熟悉熟知的亲戚朋友纳入扶贫对象行列,使扶貧工作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说到底,还是以往党的干部身上固有存在的作风顽疾问题突出的反映在扶贫攻坚战中,影响了普通老百姓对扶贫工作的深刻认识,更是影响了扶贫攻坚战中干群关系甚至党群关系。

2.学习风气不浓

学工矛盾解决不到位,“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够好。个别干部对脱贫攻坚政策学习掌握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工作“事倍功半”,成效不佳,部分干部对重点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主观能动性不强,被动接受任务,缺少工作活力和亮点。扶志扶智抓的不紧,缺乏载体和创新。扶贫干部文化层次不在一个水平上,对扶贫文件的解读不到位,领悟有偏颇,仅仅局限在有限的文件、规则上,没有深入的全方位系统性的学习有关扶贫资料、尤其是对扶贫攻坚战的解读,学习氛围不浓厚。

3.群众观念不强

首问负责制和便民代办制落实不到位,个别干部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效率低下。个别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缺乏主动学习做好群众工作的精神,工作上手慢,不能独当一面。有的扶贫干部错误的认为扶贫依靠老百姓自己扶贫,没有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个别干部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不强。干部下乡和出外办事告知不及时,群众办事不知道扶贫干部是谁,去哪里了,《学习工作纪实》填写不规范,意见签署不及时。无其他帮扶措施。个别干部对群众的来访和诉求缺少耐心,对群众提出的困难问题不做记录,不调查不研究,敷衍了事,打发走人,遇见矛盾绕着走。面对帮扶对象冷漠,没有和老百姓同吃同住的精神,同群众一起吃苦的精神更是不够。

4.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

脱贫攻坚从党中央提出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问题。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精准识别不准。扶贫干部没有认识到精准识别是扶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识别不准确,谈何扶贫脱贫。二是数字扶贫现象严重。有扶贫干部浅显的认为扶贫只要朝上级报一些数字就算完成任务,纯粹走了形式。三是展板表册检查满天飞。这些做法简单的就是为了应付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四是扶贫政策混乱无统筹。接收文件不记录存档,每一次扶贫力度的加深要求不明确导致推进力度不够。扶贫政策躺在档案柜里而不是惠顾老百姓。

(二)農村基层干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是基层干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点:

第一,农村基层干部自身主观因素

由于农村基层干部文化层次低,知识能力水平有限,加之理论学习方面跟不上,领悟文件精神不深刻,吃透不了扶贫攻坚战略主旨。所以基层工作长期以来略显薄弱,这也势必使得党风政风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战中不同层次的都反映了出来。

第二,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选人标准不够具体。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没有贯穿始终,导致脱贫攻坚力度不够,只是在浮表浅显的理解脱贫攻坚工作,干部具备的才干和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相差甚远。二是选人程序不够规范。导致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培养、激励、使用上的不完善。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创新和完成质量。

三、加强农村基层干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纪律,提高政治站位,严肃政治生活

借力“周三夜校”活动,强化干部对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理解,加强对新《条例》《准则》的学习,增强干部纪律意识、为民意识、勤政意识和工作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对脱贫攻坚的认识和站位,切实把脱贫攻坚当做一项政治任务和政治工作来抓,在工作安排上要重统筹重谋划,再量化再细化,工作推动中勤于检查指导,最大限度地让干部做到齐头并进,精益求精;坚持“周三夜校”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干部政策理论领学和讲解,持续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和政策执行水平,解决学工矛盾。围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夜学夜考”、推行“集中活动日”制度,探索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牢固党员“四个意识”。转变作风,就要真正落实落细。

(二)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担当作为

要彻底纠正和杜绝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各分管领导在安排工作时要提前精心谋划,预判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安排时做到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必要时借助PPT进行演示说明,最大限度地让干部理解透彻;每项工作明确任务和完成时限,并通过汇报、督查、通报等形式保证工作有序推进;开展冯新驻案“以案促改”思想大研讨行动,让干部谈工作、谈想法、谈打算,激发担当干事、勤奋干事的热情和动力,并对工作中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干部及时表扬,充分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按照《2018年铜川市精神风貌大提升“十二项”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十二项”活动,促进各级乡、村干部和“四支队伍”作风大转变大提升;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苹果、核桃、花椒、畜牧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使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种养殖产业技术,夯实群众脱贫致富产业技术基础。严明工作纪律,尤其干部下乡、上县办事要及时告知主管领导或包片领导,主管领导和包片领导要随时抽查,发现不属实的要在干部大会上提出批评;要对《学习工作纪实》填写进行培训,并严格按照填写说明进行签署意见,填写必须认真规范精准。

(三)纠“四风”、转作风,树立勤政廉政为民思想和作风

利用谈心和会议教育干部要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特殊性,要统筹安排好工作时间,强化组织、纪律和时间观念,充分利用白天,合理科学利用夜间,把工作时间拓展到8—24小时,淡化下班时间,白天接待群众和配合县部门开展工作,晚上要主动处理业务工作,做到工作没完成不下班、群众事没办完办好不下班,群众啥时间到啥时间办、随叫随到,随到随办、不推诿,不拖延;健全监督机制,每季度对干部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谈心提醒、改进制度等方式进行了整改,彻底纠正存在问题,让干部能记住要干什么、标准是什么、应该怎么干、什么时候干完,不能太理论抽象,太沉长虚空。扎实工作,彻底纠正和克服杜绝“慵、懒、散、慢、虚”现象。此外,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还要更新每个办公室门牌,让群众一目了然,及时找得到要找的干部。同时要领导带头,对于进院群众主动问询,询问政策的及时答疑,遇到办事的及时领办、代办,让群众真正感到便民、为民,转变作风是提升扶贫成效的重要保证。必须让基层扶贫干部站得住脚、定得下神,做到“不到脱贫不罢休、不见成效不回头”,坚决克服畏难的胆怯、保持务实的态度、涵养为民的情怀。

(四)遏制基层形式主义发展的势头

基层日常工作被填表格、报材料等形式主义耗费了大量精力,实际工作却没去干,令基层干部苦不堪言。针对这一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转变考核方式,让考核实起来。二是转变干部思维,让痕迹真起来。三是转变监察力度,把形式主义查起来。整治基层形式主义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明辨是非的思想洗礼,要真治、真改、真查处、坚决遏制住基层形式主义发展的势头,让基层脱贫攻坚工作“真抓实干”起来,避免事事留痕,把“痕迹”当“政绩”,把精准扶贫搞成精准填表。加强纪检监察机关重点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尤其要用活生生的案例如陕西省铜川市通报曝光的几起扶贫领域工作作风不实问题教育我们的扶贫党员干部,让他们明白这些案例虽然没发生在他们身边,但是起到了警示作用。

不要让作风问题成为脱贫攻坚的羁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参考文献〕

〔1〕雷明.论习近平扶贫攻坚战略思想〔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8,(04).

〔2〕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Z〕.2017-12-11.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脱贫攻坚对策建议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