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卜奎孔庙

2019-03-12

青年文学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孔庙齐齐哈尔教会

2010年,受组织委派,我曾经到上海卢湾区挂职锻炼三个月。此行收获颇多,最深切的感受是江南文化体验。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当属城隍庙一带,完全可以用车如流水马如龙来形容,经济的繁荣浓缩在这里,令我们这些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抵足造访的游客羡慕不已。相反的,距离城隍庙不远的孔庙却相对冷清许多,这与其他城市孔庙的待遇雷同。这没什么不好,孔庙本是文人或准备要成为文人的朝拜之地,太热闹了反倒令人嗟呀。然而,到了南京夫子庙,却感觉到孔夫子在这里的待遇与上海大相径庭。其实,两处都是打着庙宇的幌子在搞经济建设,与文化有关联,但不大。回到齐齐哈尔后,很认真地查找了齐齐哈尔孔庙史料,丰富程度比预想的要好很多。

孔庙之建

嘉庆十一年(1806)秋,满族学者西清出任黑龙江将军衙门银库主事,从京城户部拣放齐齐哈尔。闲暇之余,他转遍齐齐哈尔大街小巷:对每一处公共建筑无不记载,对寺、庙、坛、祠记载尤详,配以当时发生的故事,极为生动,这些文字最终收入《黑龙江外记》。考察过程中他发现,齐齐哈尔有四处官祭(先农坛、关帝庙、文昌庙、昭忠祠]之所,却没有“社稷”(土神、谷神),也没有孔庙。西清慨叹:“社稷、孔子遍天下皆得祀,黑龙江一省独无,此为缺典。”

咸丰元年(1851),宗室英隆在黑龙江将军任上。此时,西清己离开齐齐哈尔40余年。由于齐齐哈尔长期没有文、武科考名额,引发旗人和水师营人的不满。于是,大家积极推动黑龙江将军衙门向上争取。当时的科考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的,一个连孔庙都没有的城市,焉能配有文、武科考试?于是,将军衙门将内城东南角地方拨给齐齐哈尔驻防八旗作为孔庙基址。就此,为夫子庙诞生提供了条件。至于当时孔庙建设、祭祀状况,文献少有记载。

史料证明,齐齐哈尔孔庙并非官筑。西清曾经在《黑龙江外记》中这样说过:“地方所有兴作,无项可支,例由八旗照数摊派。各佐领借之铺户,而以兵饷偿之,谓之折子铺。折子云者,称贷之符契也,故每季兵饷不能满支,间有不敷扣项,仍须设法弥补者。”黑龙江将军观明曾经无奈地说:“可以不作者,省一事,则穷兵纾一分之力。”由此推测,孔庙也是由八旗及水师营人集资兴建的。据《黑龙江述略》记载, “内城东有文庙,亦属私建。”所谓私建,即不属于官方投资兴建,也证明了这一点。

魁星楼

与孔庙相辅相成的建筑,当属魁星楼。一般情况下,魁星楼应与孔庙同时建立,但卜奎城的魁星楼建立时间颇耐人寻味。出现过咸丰元年、1924年(民国十三年)前、1927年(民國十六年)等几种说法。谭彦翘先生几经撰文考证,但一直没有定论。

1914年(民国三年)5月31日,林传甲《龙江旧闻录》编成,书中记载了孔子庙: “省城砖城东南隅为孔子庙。东西栅门,惟西门通行。东门逼近城根,不能通行。棂星门外有泮池,地甚狭。江省民居院宇甚大,而泮池乃狭隘,何也?中为大成殿,东西厢为两庑,皆卑宫土茨,不逮公署之旁屋。殿后亦无启圣祠,每年至祭,可节省牛羊。亦可见边地人待孔子之薄也。古树高起,尚为城内不可多得之处也。庙西为前学务处旧址,茅舍五间,今改为瓦屋,为龙江初等小学校于此。其玻窗桌椅,视昔日犹有进步也。庙内有火药库,危险殊甚,军队杂居。及设孔教会,音乐体育传习所,始有人洒扫。昔春秋观礼,祝文皆诵满语,今则祀典将辍,共和国之教育,无宗旨可言,尤堪太息也。”

从林传甲的记载看,此时尚无魁星楼。在《龙江旧闻录》第七十七章“登高记”中,记载了公署大楼、藏书楼、文华楼、议会楼、留真阁、未雨亭、春及亭、四望台等齐齐哈尔高处,其中并没有魁星楼。因此,民国三年时,魁星楼尚未建立。

1917年(民国六年)2月,龙江县衙向黑龙江省通志局咨报县志,在《建置志》内有《坛庙类》:“省文庙,在砖城内东南隅将军衙署偏东,于咸丰元年(1851)创建……其东隅建三层魁星楼一座。”由此可以确定,魁星楼的建立时间当在1915年(民国四年),或1916年(民国五年)。

1924年(民国十三年),黑龙江省长吴俊升决定修缮孔庙及魁星楼,黑龙江省会警察厅负责监修。本年十二月,警察厅呈送省长吴俊升关于《遵令监修文庙暨魁星楼等工程告竣》报告,孔庙、魁星楼焕然一新。

日伪统治时期,孔庙与魁星楼依旧。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年久失修,孔庙倾圮凋败颓败,“原是俯视林樾,可叩天阙的高楼(魁星楼),已经老态龙钟、倾圮凋敝。”(谭彦翘《退食说故四编》)。当时缺乏修葺条件,政府为保障邻近居民和交通安全,将其拆除,而孔庙则变成了政府第二幼儿园。好在,历史上遗留数帧老照片记录了它的风采。

孔子之祭

建孔庙祭祀孔子,始于春秋时期。至唐代于国子学立孔庙,千年不衰。明、清之际,孔庙也称文庙,其旁多设学校。魁星本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旧时迷信,指主宰文运的神为魁星。民间祀奉魁星,至少在800年以上。旧时建造魁星楼,多邻近孔庙或书院。

在黑龙江,孔庙建立虽晚,又属齐齐哈尔八旗与水师营集资兴建,但建成后,得到官方高度认可,与先农坛、关帝庙、文昌庙、昭忠祠一起列入官祭范畴。到光绪年间,黑龙江将军、齐齐哈尔副都统仍然坚持每年率僚属前往致祭。即便有时自己不去,也会委托相应官员参加。

徐宗亮参加在《黑龙江述略》中这样说到:“黑龙江省坛庙之制,视内省简略。其春秋载在祀典,归将军、副都统主祭者,仅五庙,即内城东有文庙,亦属私建,以无文武额学故也。”其祭祀费用,均由兵饷余款支付,报户部核销。“各城春秋祭祀费,八折实银二百五十七两有零,又京钱一千七十五串有零。”

清末,周树模任黑龙江巡抚时,率僚属进行了最后一次官祭。

自光绪二十九年(1903)伊始黑龙江新式教育兴起,至1913年(民国二年),黑龙江设学校300多所,600多所私塾得到传习,祭祀孔子之处有1000余处。当时的学务处就设在孔庙之西。

1912年(民国元年)10月7日,康有为授意其学生陈焕章等在上海成立孔教会,以“昌明孔教,救济社会”为宗旨,得到各地相应,“孔道会”、“孔社”、“尊孔会”、“孔圣会”等尊孔复古团体应运而生。

1913年(民国二年),经民国政府批准,在全国各地设立分会。是年6月20日,林传甲草拟《孔教会黑龙江支会序》,筹备成立黑龙江孔教会,章程起草人是邹樾森。26日,省城各校会向黑龙江省政府提学司呈请《恢复祀天配孔意见书》。7月3日,省公署举行会议,研究成立孔教会事宜。7月7日,再次会议,决定由林传甲担任孔教会代表,参照北京,启用“孔教会”名称,排印章程,联络会员。9月18日,《孔教支会章程宣言书》,分别寄往各学校,以便同日举行孔教会成立会议,日子选在9月27日,因为这一天是夏历的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生日,各学校放假一天并在早8点一体行礼。

9月24日,为做好孔教会成立及祭祀孔子工作,林传甲在布置了通知、祝文、行香等事务后,偕同科长史子年(史锡永),带领一班人等前往孔庙探查。经与龙江县相关负责人协商,同意将俄文学社搬出。由于该社中的家属居住在孔庙,泮池芹藻之滨便地污秽。林传甲命学生尽快打扫,面貌一新。

9月27日,祭孔仪式暨孔教会成立大会在孔庙举行。林传甲日记记载当时的盛况:

“今日五点钟即起,整衣冠,敬谒文庙。即至圣座,敬燃宝烛。警局卫生队洒扫己毕。升国旗,在前学务处提调处设官厅,都督兼民政长暨四司、审判厅长、审计处长、国税厅筹备处长、龙江县知事、警察厅各科长科员、绅学商界,作乐、行礼。张伯翔读祝文毕,孔教会会员继续行礼。正午至省教育会讲演,省议会、地方议会、城议会、商会各团体暨地方父老皆有代表至。遂以单记不记名法投票选举会长。传甲得八十六票,涂凤书、陈福龄、张朝墉、金纯德各得票有差。由孙相君、胡寿庆、崔石鳞检票,报告,定下期再选职员,遂散会。”

10月1日,音乐体育传习所迁入设在孔庙内的孔L教会支部。直到10日,孔教会选举职员,总干事为胡寿庆,崔石麟、陈福龄等9人为干事,王云瑞等8人为主讲,推各县58人为流动演讲员。这样,孔教会机构得以健全。

据《黑龙江通志采集资料》记载,此后,孔庙被正式列入黑龙江省政府祀典:“仍旧分春、秋上丁日(上丁是农历各月份的上旬丁日。如1999年为已卯年,这年的仲春二月的上丁为农历的二月初九,即阳历的3月26日)致祭,以省长为主祭,庙院殿房仍如旧。”

从以上史料推论可见,魁星楼应为孔教会动议兴建的。查阅林传甲日记,民国三年不见筹建魁星楼的记载,因此,推论魁星楼兴建时间应在1915年(民国四年)至1916年(民国五年)之间是有根据的。魁星楼兴建之际,黑龙江教育界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应该说当时黑龙江文运大兴。谭彦翘先生这样感叹到:“它在‘朝霞夕霭相映发,珠气挥霍躏默突中孑然耸立在卜奎古城一角,经历了数十年风霜雨露。”

孔庙格局

有关卜奎孔庙,历史上曾留下了几张珍贵的照片。大概可以看到魁星楼、正门牌楼和庙内大致情形。史料中也有相应的文字记载。

据1917年(民国六年)龙江县衙呈报黑龙江省通志局资料记载,孔庙:

“坐北朝南圣殿三楹,前设露台卷棚,两旁配殿各三楹,坐向东西相对,由正殿循甬道南行五丈余,建重门一楹,左右设便门各一。其东南隅建三层魁星楼一座。又重门前阶下有泮池一座,上建设泮桥一架。越过桥南二丈许,并建棂星门一所。再南二丈余建山门三楹,两旁各设便门一座。便门以西建正平房三间。周围群墙南北长二十三丈四尺,东西宽二十二丈。山门外左右各设木栅门一所,南向照壁一座,其东西南均以木栅围护。又庙偏西,由正殿转西出便门,另院建正宅五间,大门一间,照壁一座,南、北、西三面围墙,南北长七丈,东西宽四丈五尺。”同时,附有图样,让后人足以了解当时的状况。但这个史料对魁星楼描写过少。

1927年(民国十六年),时任黑龙江省长公署秘书长的陈紫澜邀约黑龙江通志局总纂张延厚(字伯未)登上魁星楼观光。不久,又邀约张延厚赋诗一首。于是,张延厚有《卜奎城南隅,新建魁星楼与余居相邻。落成后未一登眺,默存(按:即陈紫澜)忽以诗约,因赋答》诗。在诗的末尾,张延厚慨叹: “魁兮魁兮!愿尔转斗奋一击,闭塞九窍还天聪。吾徒安坐待回斡,胡为振衣登啸呵苍穹。”寄托他的情怀。在齐齐哈尔,两人均与诗人张朝墉有交往。张朝墉的编年诗《丁卯集》、 《己巳集》(即民国十六年、十八年的詩集)收有与张延厚和陈紫澜酬答诗。诗文所说新建魁星楼,应是吴俊升修缮魁星楼后的状况。

孔庙消失后,地方历史工作者从其他史料中寻得一些蛛丝马迹。例如,据谭彦翘先生在《退食说故》中记载,孔庙“正门三座,棂星门外,有泮池,池甚狭窄,仅丈余。大成殿(宋代尊孔子为“大成至圣”,因以“大成”作为孔庙的殿名,以后一直沿用)居中五间,东西厢为两庑各三间,规制较小。孔庙四周有围墙,其内树木蓊郁,气象清森。”“东西两边各有栅门,因东端靠近城根所以只有西门可以通行。”“齐齐哈尔的魁星楼坐落于孔庙的东南隅,位于砖城城内的东南角,掩映在古树高起,气象清森之中,是一座三层砖木结构,通高十丈。最下层墙体由青砖砌筑,一面有门,三面有圆形洞窗。二层、三层为四角形层楼,墙外有廊,各有围栏,瓦顶鸱尾,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建造工巧。入楼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三楼。三楼供有魁星塑像。登楼凭栏,俯视四周,全城面貌尽收眼底。”

而今,传统文化教育回归。2016年9月,山东籍的商人王启联向齐齐哈尔明月岛捐赠20余吨的孔子雕像并举行了祭孔仪式,孔庙和魁星楼的复建似乎有了希望。老卜奎以及关心文化教育、旅游事业者翘首以盼。

猜你喜欢

孔庙齐齐哈尔教会
北京孔庙·国子监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齐齐哈尔地区一例鹅圆环病毒的PCR诊断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