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饮易武,远山的那一缕茶魂
2019-03-12曼糯
曼糯
如果将易武和老班章放一块对比着喝,会是什么感觉?那就是霸王别姬啊,浓黑暗夜里的一杯销魂汤。易武的绕指柔对比老班章的凌冽,好比丝帛和利剑。
口味重的易武老饕会更爱弯弓多一些,因为它柔中带刚,蜜韵突出,风流倜傥,相当易武。当然,易武茶区的优秀山头简直就是百花齐放,一直是每年茶客必入的头牌茶,翻牌频次甚至超过了古六大茶山其他一些产区,论近几年风头正健的山头花名也能唤出一大串,例如薄荷塘、茶王树、铜菁河、冷水河、白茶园等。单纯地望文生意,没喝过的人也能脑补山头的画面和滋味。
我个人偏爱优秀的易武茶汤带给我的口腔体验,缠绵入骨,玲珑剔透,杀伤力很强。可能是由于水土的原因,它们的丰富性超过了很多片区的茶。
小山头众多的易武茶给我的感觉亦像五代十国,诸侯云集,有贵胄王室,有望族遗珠,更有荒野草莽,风格多样,但能配得上叫易武的古树茶,在我看来,也是极为难得。但物以稀为贵,价高令人却步。
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佬基本会更偏爱弯弓和薄荷塘,不仅因为它的茶界贵族标签。但是易武其实还有其它富有个性的山头茶颇值得玩味,例如落水洞、一扇磨、冷庙以及近几年兴起的国有林。
喜欢易武的老茶鬼都知道,国有林实际上是一个泛概念,凡是国有林业的辖区范围都属于国有林。当然,一提及国有林,许多茶客就会立刻联想到苍茫古茶园里的大树茶,这些茶树根系发达,生态优良,所产茶回甘强劲、气韵持久,是难得的普洱茶。但是国有林这几年被炒作得实在过度,好比福建的荒野茶概念,购买的时候还是需要抱持谨慎的态度。
不巧最近朋友从广州出差回来为我捎带了三款易武茶,恰好是2018年冷庙、一扇磨和国有林春茶。同样的惯例,喝茶前不问谁家茶,我们就茶论茶。
因为标注“国有林”的春茶不知具体山头,所以大致判断原料来自国有林产区的混采茶。三款同时开汤,从干茶看,冷庙色泽墨绿粗壮,揉捻成中泡条状,芽头不显,毫少,部分茶梗有红变;一扇磨条索相对较为细小,芽头较多,梗脉大多皆有红变;国有林条索粗壮,长梗长叶,易武茶特征极为明显。三款中,冷庙花蜜香高扬,一扇磨香气最弱。
洗茶,品饮。前三四道中,国有林的表现力还是比较强的,汤感也较讨喜,回甘和苦涩转化都比较迅速,但美中不足的是韵短,且喉部有些许燥感,究其原因,因对具体山头并不了解,因此也无从判断原由。
关于冷庙这个产区,很多人称是弯弓茶区,实际上,弯弓片区的大范围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古曼撒茶山,而冷庙指的就是弯弓大庙关帝庙,称为冷庙的茶区范围便是指庙周边的茶。冷庙的遗址则位于“一扇磨”与“弯弓”交界处,两边都靠。但真正称得上冷庙的古树茶还真心不多。
这款冷庙茶质虽不算特别优秀,但也比较清甜秀气,属于小家碧玉类型,一款能喝的口粮茶。十道过后它并没站得很稳,而是沦陷为寡淡无味,令我们有些遗憾。而国有林在十道后令人惊喜地呈现出比较稳定的品质,水路较聚,尾水清甜,但工艺方面有些差强人意,如果按越陈越香的传统理念去考量它,可能要被排除在外了。所以在一两年内最好喝掉它,它的最佳品饮期由于工艺的原因,只能被局限在很短的时间内。
反观当下普洱茶产区普遍存在的新工艺现象,做能喝,能现喝的普洱茶也是茶商们追求的库存去化的目标,毕竟,不苦不涩还是更多人对普洱茶的期望,只有那些少数的普洱茶玩家才愿意在时间里去消磨,去等待越陈越香的岁月美。
一扇磨是近年来崛起的新秀,和弯弓同属一脉,位于易武丁家寨汉寨的帕溪河村一带。据业内人介绍,在从前,前往一扇磨的路艰难崎岖,需要徒步前往茶地,自201 6年修路之后,车能开的道路占了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仍然需要靠走。从村子里去一扇磨茶地,来回路程总共需要四个小时左右,而路边上的数百米深渊也令人望而生畏。
每年春茶季运茶的摩托车都要和时间赛跑,否则茶叶可能会被捂到,影响品质。能称得上一扇磨的未矮化的古树茶大多分散分布在原始森林里,并不是非常集中在某个区域等人去轻易采摘。在一扇磨的对面,就是赫赫有名的弯弓、茶王树等知名山头。相对它们而言,一扇磨更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山野气息强烈,香气馥郁,回甘持久。
但今天我们喝到的这款一扇磨,很可能是后期补种的茶树,它的名字也叫一扇磨,然气韵略显不足,回甘也较浅,实难称得上我心目中仰望过的一扇磨古树茶。但无论如何,今日品饮的这三款茶都不失为学习的素材,能遇得上优秀的茶是缘分使然,若无,也没有关系。因为不少难得的易武古树茶实在获取不易,去过的人都说茶路难行,别说能喝得上,即便是获取可靠的资源都是难上加难,所以,我們有什么理由非要每次都能遇上非常棒的易武茶呢。无论何时何地,都请珍惜眼前的一杯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