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埤雅》名物训诂的特点

2019-03-12陈波先

关键词:名物声符训诂

陈波先

(豫章师范学院 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3)

一、引言

《埤雅》是北宋初年的一部名物训诂专著,作者陆佃(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今本《埤雅》二十卷,分为《释鱼》二卷,《释兽》三卷,《释鸟》四卷,《释虫》二卷,《释马》一卷,《释木》二卷,《释草》四卷,《释天》二卷,共释名物二百九十七条。该书是继《尔雅》《小尔雅》《广雅》之后的第四部雅书。《尔雅》是雅书的开山之作,其收词量较少,释词也较简略,故后世之《小尔雅》《广雅》及《埤雅》均为仿《尔雅》体例,是对《尔雅》的增补之作。《小尔雅》《广雅》继承了《尔雅》的篇目和释词体例,其贡献主要是增补《尔雅》所未收的词语[1]。然而《埤雅》较之《小尔雅》《广雅》,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埤雅》仅继承了《尔雅》的名物篇目,未收普通词语及《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地》《释丘》《释山》《释水》,开启了名物雅书的先例,且以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为主,开创了雅书详尽释义的先河。除此特点外,《埤雅》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名物字的声符探究名物得名之由[2];二是借物释《诗》,以《诗》明物。然而时贤对此未有详述,兹分析如下。

二、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

《埤雅》初名《物性门类》,后改名《埤雅》。《说文·土部》:“埤,增也。”易名《埤雅》意为增益《尔雅》。该书从两个方面增益《尔雅》:一为增益《尔雅》所未收的名物词;二为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埤雅》共释名物二百九十七条,增益《尔雅》未收名物词六十六条[注]《埤雅》增益《尔雅》未收名物词详见范春媛《〈埤雅〉与传统训诂学》一文。[3]。换言之,有二百三十一条为《尔雅》所有,故该书之增益主要表现为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尔雅》的名物训诂以罗列名物的同物异称为主,释物过于简单,故陆佃于《埤雅》中增益了《尔雅》所收名物的特性、外形、功用及在古文献中的例证。

(一)直接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

《埤雅》直接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指陆佃直接以《尔雅》之名物训诂为始端训释该名物。该书中以这种方式增益《尔雅》训释内容的共有五十九例,即:鯋、蜗、麝、兕、豺、羆、羜、麢、狗、鹞、鸢、鹯、雁、凫、鶌鸠、鹈、鸱鸺、翚、斵木、鸒、鹜、桃虫、燕乌、脊令、戴胜、蟏蛸、蝍蛆、蟦蛴、蠁、蝤蛴、馵、骆、的颡、骃、甘棠、枫、木瓜、杨、楸、檖、蓬、荇、海藻、蓤、卷耳、萑、长楚、蘄茝、苇、菡萏、藕、葴、蘜、木槿、茹藘、艾、薇、蕨、苓。兹举四例以示其意:

(1)《释鱼·鯋》:《释鱼》云:“鯋,鮀。”今吹沙小鱼,常张口吹沙,故曰“吹沙”也。鯋性善沈,大如指,狭圆而长,有墨点文,常沙中行,亦于沙中乳子,故张衡云:“悬渊沈之,鯋鰡也。”《字指》云:“鰡,鯋属。”……俗云鯋性沙抱。《异物志》曰:“吹沙,长三寸许,背上有刺,螫人。”《海物异名记》曰:“鯋,似鲫而狭小。”

按:陆佃此例探究了“鯋”的得名之由,特性、状貌,并引张衡的《归田赋》佐证“鯋”的特性及引《异物志》《海物异名记》补充说明“鯋”的状貌。陆佃此处论述的内容实为疏证《尔雅》“鯋,鮀”。

(2)《释兽·羆》:《释兽》云:“羆如熊,黄白文。”羆似熊而大,为兽亦坚中、长首、高脚、从目、能缘能立、遇人则擘而攫之,俗云:“熊羆眼直,恶人横目。”《淮南子》曰“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抵触”是也。其白生于心之下,肓之上,亦如熊白而麤,秋冬则有,春夏则亡,猛憨多力,能拔大木,故《书》曰:“以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

按:陆佃此例描述了羆的状貌,且引“俗云”佐证,又详论了“羆白”,还引《淮南子》《尚书》说明羆的勇猛特性。陆佃此处的论述增补了《尔雅》“羆如熊,黄白文”的训释内容。

(3)《释鸟·桃虫》:《释鸟》云:“桃虫,鹪;其雌,鴱。”陆玑曰:“今鹪鹩是也,似黄雀而小,化而为雕,故俗语曰‘鹪鹩生雕’。”《说苑》曰:“鹪鹩巢于苇苕,系之以发。”鸠性拙,鹪性巧,故鹪俗呼“巧妇”,一名“工雀”,一名“女匠”,其喙尖利如锥,取茅秀为巢,巢至精密,以麻紩之,如刺韈然,故又一名“韈雀”。

按:陆佃此例不仅引陆玑文疏证《尔雅》“桃虫,鹪;其雌,鴱”,还重点探究了“鹪”异名的得名之由,我们可从异名的得名之由中知晓“鹪”的特性。

(4)《释草·萑》:《尔雅》曰:“萑,蓷。”茺蔚也。叶形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如鸡冠,子黑色,细长,三稜,一名“蔚臭”,刘歆云“萑,臭秽”是也;一名“益母”,故曾子见益母而悲也;一名“蓷”,《诗》曰:“中谷有蓷,暵其干矣。”

按:陆佃此例不仅描述了《尔雅》“萑”的外形,而且还举了“萑”的异名“蓷”在《诗》中的用例。

此四例,皆先引《尔雅》之名物训诂,再或探究该名物的得名之由,或详释该名物的外形、功用、特性及在文献中的例证,实为疏证《尔雅》之文。

(二)间接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

《埤雅》间接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指陆佃训释名物时系联了《尔雅》之名物训诂,因此《埤雅》的训释内容可视为间接增益《尔雅》。该书中以这种方式增益《尔雅》训释内容的共有一百七十二例,即除直接增益《尔雅》训释内容的五十九例外,兹举三例以示其意:

(5)《释兽·貘》:貘兽似熊,象鼻犀目,师首豺发,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锐鬐,骨实无髓。皮辟温湿,以为坐毯、卧褥,则消膜外之气,字从膜省,盖以此也。《尔雅》曰:“貘,白豹;虪,黑虎。”《蜀都赋》云:“戟,食铁之兽。”即貘是也。《刘子》曰:“飞鼯甘烟,走貘美铁……所居隔绝,嗜好不同,未足怪也。”旧云貘粪为兵,可以切玉,其溺又能消铁为水。

按:陆佃此例先详述貘的状貌及食铁的特性,后系联《尔雅》“貘,白豹”文,再引文献论证貘食铁的特性。据陆佃对貘的训释,我们可知《尔雅》“貘”的具体状貌及特性,实为间接增益了《尔雅》的训释内容。

(6)《释马·駥》:《周官》:“马八尺以上为龙。”戎马之高,盖亦准此,故《尔雅》曰:“马八尺为駥也。”駥即戎马,故其字指事。而戎事齐力尚强,故《尔雅》又曰“绝有力,駥”也。《校人》云:“种马一物,戎马一物。”“戎马”,即駥是也;“种马”,即龙是也。史言良马谓之“龙种”,盖出于此。

按:陆佃先引《周礼》训释何为“駥”,后系联《尔雅》“马八尺为駥也”,指明《尔雅》释义之由;接着说明“駥”从戎事,又系联《尔雅》“绝有力,駥”,分析《尔雅》之释义理据。据此观之,我们可贯连知晓《尔雅》“駥”义。

(7)《释木·桐》:此即白桐,华而不实。贾思勰曰:“白桐无子,冬结似子者,乃是明年之华房。”《尔雅》曰:“荣,桐木。”即此是也。桐木华而不实,故曰“荣,桐木”也。今亦谓之“华桐”,华则以其华而不实。贾思勰曰:“桐叶华而不实者曰白桐,实而皮青者曰梧桐。”今炒其实,噉之味似菱芡。

按:陆佃此例阐释了“桐”华而不实,并系联《尔雅》“荣,桐木”文。陆佃的阐释实则是探究了《尔雅》“桐木”异名“荣”的得名缘由。

以上三例,虽不以《尔雅》的名物训诂为始端叙述,但陆佃在训释名物过程中系联了《尔雅》,故亦可看作间接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

三、从名物字的声符去探究名物得名之由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埤雅》有言:“其说诸物,大抵略于形状而详于名义,寻究偏旁,比附形声,务求其得名之所以然。”《提要》此言,诚如是也。陆佃在《埤雅》中对大部分名物的得名之由进行了探究,其探究名物得名之由的方法是从阐发名物字的声符表义来诠释的。据《埤雅》从声符探究名物得名的论述分析,大致可将之归为四种类型:

(一)从声符所表名物的形状探究名物得名

其例有:

(8)《释鱼·鲂》:鲂,……其广方,其厚褊,故一曰“鲂鱼”,一曰“鳊鱼”。鲂,方也。鳊,褊也。

(9)《释鱼·鲦》:鲦鱼形狭而长,若条然,故曰“鲦”也。

(二)从声符所表名物的习性探究名物得名

其例有:

(11)《释兽·麈》:《名苑》曰:“鹿之大者曰‘麈’,群鹿随之,皆视麈所往,麈尾所转为准。”于文,主鹿为麈。

(12)《释虫·螽》:字盖从冬,冬,终也,至冬而终,故谓之“螽”。

(13)《释草·蓍》:蓍,蒿属也,从耆,草之寿者也。

“麈”因其为鹿之大者,亦为鹿群之主而得名。“螽”是一种至冬而亡的蝗虫。《说文·老部》:“耆,老也。”“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三)从声符所表名物的颜色探究名物得名

其例有:

(14)《释草·莪》:菁菁,盛貌,盖草之初生,其色玄,盛则乃青,霜死而后黄落,故菁之文从青。

(15)《释草·虉》:小草,五色似绶,故名“绶草”。《诗》曰:“邛有旨鹝。”言欲有文采具备以成条理之臣如虉者,不戕贼之而后得焉。或曰:“鹝,绶鸟也,故虉有杂色似绶,其字从鹝。”

(四)从声符所表名物的功用探究名物得名

其例有:

(16)《释兽·狨》:狨,一名猱,《诗》曰:“无教猱升木。”颜氏以为其尾柔长可藉,然则制字从柔,以此故也。

(17)《释草·艾》:《尔雅》曰:“艾,冰台。”其字从乂,草之可以乂病者也。

“猱”因其尾巴柔长可作席垫而得名。《尔雅·释诂》:“乂,治也。”艾草因其可治病而得名。

四、借物释《诗》,以《诗》明物

(一)借物释《诗》

借物释《诗》是指《埤雅》训释名物时,系联了含有该名物的《诗经》,借此名物的特性或外形,阐释《诗经》句意或全诗大旨。其例甚多,兹举三例如下:

(18)《释鱼·鱮》:《诗》曰:“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言笱虽敝,尚足以制鲂鳏之鱼;非特制鲂鳏而已,尚足以制鲂鱮之鱼;非特制鲂鱮而已,盖鱼无不听从者,以刺鲁桓微弱,曾敝笱之不如也。其从如云者,言云无定性,随风而已,云升而生雨,故如雨继之;雨降而生水,故如水继之。言鲁桓微弱,不能防闲文姜,其倾从,如雨之从天;其顺从,如水之从地者。

(19)《释鸟·鸨》:《诗》曰:“肃肃鸨羽,集于苞栩。”“肃肃鸨翼,集于苞棘。”“肃肃鸨行,集于苞桑。”言鸨无舌,性不木止,又其飞肃肃,劳苦然,其于苞栩、苞棘、苞桑也,尚得以其类集,聚众羽而成翼,聚众翼而成行,今君子无所于诉,下从征役,又不得养其父母,则鸨之不如也。

(20)《释草·瓠》:《诗》曰:“南有樛木,甘瓠累之。”言樛木下逮,故甘瓠得以累之,则贤者以贵下贱之况也。

例(18)阐释了《齐风·敝笱》的全诗句意且说明了该诗之旨;例(19)借鸨性阐释了《国风·鸨羽》之旨“君子无所于诉,下从征役,又不得养其父母,则鸨之不如”;例(20)阐释了《小雅·南嘉有鱼》“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句之比况义。

(二)以《诗》明物

陆佃借名物的特性和外形阐释《诗经》之旨是该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陆佃亦利用《诗经》以辨明名物的异同及阐明名物的外形、特性。此例亦多,兹举三例如下:

(21)《释鱼·鳣》:《古今注》曰:“鲤之大者为鲔,鳢之大者为鳣。”非是也。案《诗》曰:“有鳣有鲔,鲦鲿鰋鲤。”言鲔矣,而又言鰋鲤,则鲔与鲤异明矣。

(22)《释木·柳》:松柏醜茂,桑柳醜菀,《诗》曰“菀彼桑柔”,又曰“菀彼柳斯”是也。

(23)《释草·苓》:(苓)蔓生,叶状似荷,少黄,茎赤有节,节间有枝相当,喜生下湿,《诗》曰“隰有苓”是也。

例(21)用《诗经·周颂·潜》“有鳣有鲔,鲦鲿鰋鲤”辨明《古今注》之说为非;例(22)(23)皆以《诗经》论证名物的特性或外形。

据上可知,陆佃系联《诗经》分析名物的特性及描述名物的外形,不仅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诗义与章旨,还能通过《诗经》体会到不同名物的文化蕴含,认识到《诗经》审美的多样性和名物的诗意性。这是《埤雅》名物训诂第三个特点的作用,其实《埤雅》名物训诂的另两个特点,同样具有学术价值。《埤雅》名物训诂的第一个特点“增益《尔雅》的训释内容”,实为对《尔雅》的疏证,也是继郭璞《尔雅注》之后最早的较详实的《尔雅》疏证,对研究《尔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埤雅》名物训诂的第二个特点“从名物字的声符去探究名物得名之由”,则是开创了从声符表义探究词源之功,与王子韶的“右文说”相呼应[4],亦为探求名物得名缘由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猜你喜欢

名物声符训诂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秦汉时期“迹”字声符的历时演变*——兼谈锡、铎两部通转及相关问题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声字声符特点的应用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英文摘要(Abstracts)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罕见韵书《声均表》古韵研究
继承传统训诂研究法拓展名物研究新路径
——评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
马王堆汉墓遣策名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