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内控体系的内涵质量
2019-03-12李勇
李 勇
一、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关概念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建立和实施一套统一、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内控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议事规则、领导层级负责制、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方面。风险评估主要是包括风险分类、评估方法和应对措施。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所有层级和各职能部门,是针对具体业务和事项实施的控制。各类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控制活动各不相同,主要包括:资金、采购、销售、合同、工程等控制活动,是内控体系的核心内容。信息沟通主要包括信息沟通、反舞弊机制,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自我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整改的过程。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在这里借助这两个概念对内控体系进行阐述,内控的外延是指内控体系中的硬件建设,例如:各种规章制度、图标、控制证据等。内控的内涵是指内控流程的运用、内控自我评价等,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等。
二、内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内控管理过程中,企业一般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内控运行方面,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其内涵质量。
(一)实际业务与系统业务没有高度契合。主要是企业在内控建设过程中照抄照搬其他单位的经验做法,没有很好的消化吸收,表现在:一是企业ERP 流程与内控流程个别不一致,例如:在合同审批环节、资金环节存在实际与ERP 流程审批人员不一致情况。二是企业为内控便于执行,删减过多的内控流程,造成内控流程与现行制度不一致,即使内控评价能够顺利通过,但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也是降低的。三是企业存在“一人多岗”或“多岗一人”情况,但内控岗位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规划设置,造成在实际业务运行中存在流程混乱的情况。
(二)自我评价机制尚未健全。做好内控自我评价工作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防控风险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内控一旦完成建立工作,自我评价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不敢自我剖析,正视问题,使自我评价成了“自我安慰”,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员不健全。自我评价人员与编制人员为同一人,容易“灯下黑”。有的企业内控评价体现相互牵制原则,约定由综合科人员进行评价,受业务范围影响,很难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机制不健全。每年固定进行内控自我评价,缺少日常监督,对出现的不符合内控的业务行为或新出现的业务没有及时进行内控体系的更新,使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下降。
(三)内控专业人员匮乏。这一问题也是企业普遍存在的。企业的内控人员均为兼职,主要以财务人员为主,没有专职人员。内控人员对内控体系建设知识、内控自我评价的方式方法掌握不足。
(四)内控文化氛围尚未形成。企业基层员工的内控意识不强,处理业务严格执行内控流程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提升内涵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实现业务流程与内控的有效融合。1.做好内控流程与业务信息系统的衔接。ERP 系统实现了业务数据与信息流、实物流的同步。内控流程与业务系统进行比对,日常性业务内控体系要结合ERP 系统进行设计,特别是在控制证据方面,ERP 系统生成的单据代替原来纸质单据,对于ERP 系统不能满足内控要求的,要对ERP系统进行维护升级。2.做好控制措施与规章制度的衔接。在内控制度设计方面,企业严格按照不同层级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删减制度要求。上级单位层面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流程不得随意删减和修改;企业内部制度可以结合内控制度建设进行修改,但要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3.做好企业实际岗位与内控岗位的衔接。企业没有设置相关岗位的,要进行必要的替代性设置;“一岗多人”的要设置AB 角,并指定主岗;“一人多岗”的,岗位设置要遵循相互牵制、逐级审批等原则,不得失去制衡。
(二)完善内控自我评价机制。1.成立好组织。建立独立的内控评价岗位,负责企业内控建设、日常运行监督等业务,该岗位直接向总经理办公会进行汇报,提高其权威性,对内控的宣贯和执行,完善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2.制定好方案。内控评价方案要有重点,对根据业务量大小、业务价值大小以及风险程度合理确定抽样数量和评价流程。3.挑选好人员。挑选具备独立性、业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高的评价人员组成内控评价人员,要有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作为组长,便于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各部门的重视程度,便于评价人员开展工作。4.运用好方法。评价工作组根据评价人员分工,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现场检查测试,按要求填写工作底稿、记录相关测试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评价小组可以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统计抽样、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广泛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有效运行的证据。5.选择好时间。一般每年的3-5 月份,这时年报决算审计已经结束,内控评价可以应用决算审计结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应用好成果。对内控自我评价取得的结果,企业要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对内控设计风险或是运行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三)做好内控人才培养。1.从加工、质检、购销等业务一线选拔优秀人员进行内控知识培训,逐步打造成内控方面的行家里手。2.在财务审计岗位选拨有丰富审计经验人员,进行企业业务培训。3.在每年财务决算审计基础上,引入外部内控审计。关键是要从企业系统配置相应的业务人员,防止因外部审计部门对本企业业务不熟悉,只是照本宣科,浅尝辄止,难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点。
(四)打造企业内控文化。1.提高员工责任意识,遵章守纪、依法合规,强化制度执行力。2.加强宣传,企业设立内控制度宣传栏,各部门悬挂关键岗位内控流程图、岗位内控手册,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3.向全体员工传递内控在减责避险方面的保护作用,发生风险事件,对严格执行内控与不执行内控区别对待,分开处理,调动干部员工执行内控的积极性,从思想自觉形成行为自觉,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实现观念真正转变。
通过以上措施,在建立内控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流程顺畅、岗位设置合理、内控人员高效,能够有效提升内控的内涵质量,不断提高企业风险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