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改革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9-03-12高清爽
高清爽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管理改革的必要
因现行政府会计领域多项制度并存,体系繁杂,内容交叉,核算口径不一,造成不同部门、单位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不高,同样业务行政和事业单位的会计标准不同,会计政策不同,导致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较低,必须进行改革。为此,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表制度”的重大改革措施,紧接着在2014 年对《预算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在新修订的《预算法》中对从上到下的各级政府提出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新要求。针对先前收付实现制的决算报告为目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自2015 年以来,财政部相继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在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等6 项规范政府会计准则的法律法规文件。建立起比较系统的政府会计体系,用来指导政府的财务工作。新体系的建成,健全了政府单位会计核算标准体系,统一了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提升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及预算的管理水平,对我国建立适应新时代的财政制度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风险
1.管理相关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形成的意识滞后原因,财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较低,造成制度执行不严格,观念不强,不讲规则,不走程序。一般是按一把手意愿行事,普遍存在“领导换,会计变”的现象,财务人员只是被动的在按个人规则工作,造成乱账现象频发。另外有的单位对发票、支票使用不够重视,不按制度要求办事,甚至没有成文的制度要求,造成制度化监督管理机制弱化。有成文制度的单位,绝大多数也是根据领导需求方便制定,毫无约束力,与原有的制度无法融合,更谈不上与现代管理制度衔接,所以对单位会计工作人员在执行财务管理上没有任何话语权。
2.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资产均为国有资产,主要存在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两方面的问题。在货币方面主要是存在人员配备不合理及有效监督缺失等问题。很多单位出纳没有专职人员,操作不规范或是一人多职。有的行政单位公权私用,对出现的行政性收费、罚金及各种执法收入不如账,进出没有合理程序。有的私设小金库,列支假章,套取财政划拨等等。在固定资产方面,单位管理混乱,思想意识相对偏执,长期持有公有财产与己无关的想法,形成固定资产流于管理,没人问律,重构、闲置、无人维护等现象普遍,有的被用于个人盈利或是公有财产个人化,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流失常态化。
3.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有效的控制。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多来源于国家的财政直接投入,国家是最终的净资产持有者,所以无需资产偿还,也无盈利考核,国家不对这些划拨投入的资金进行具体使用管理,由各单位自己管理。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使用的效率和途径及其效益并不怎么注重,也缺乏使用上的监督,容易出现挥霍、乱用情况。
4.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因为资金来源与终极目标不同,所以预算重视收支,但对过程的使用价值不太关注。事业单位人员的惯性理念就是要钱花钱,并不考虑钱怎样支出价值最大化的问题,所以对具体的预算思考的不是很细致。对预算的编织有些随意性,管理上的“松、散、乱”现象成为共性,所以对具体款项经费的使用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资金的审批过程也带有很多主观性,给资金的使用开了绿灯,资金使用用途随意改变,“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常发生。就算有了预算,很多单位也是有头无尾。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和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相互约束机制
在宏观上严格以国家管理要求为基本出发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地制宜,在基本要求框架内,结合各自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可执行可管理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流程,对预算依据、控制,资金收支管理,固定资产申报、维护公管理,财务审批管理流程的制定,资金用途的监管等都形成科学的内部规章制度,杜绝表面工程,不宣本硬套,不搞高大上行为,以按规守法、提效增质的原则灵活性的、可便捷性的、可转递性的与单位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可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财务运行约束体制,保证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可控。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主动接受来自外部的监督。要认识到内部监督有其局限性,来自外部的财政、审计、税务、纪检以及上级部门的财经监督可使单位管理更加规范和合规合法,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
2.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或确定专职的内部审核监督人员。加强对有关财政、财务管理涉及财务有关的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文件的研究、学习,提高单位人员自身对不同来源资金使用的规定文件进行及时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务管理和依法理财的能力。单位要成立监督委员会,采取定期听取预算执行和财务运行情况汇报,监督会计依法工作,防患于未然。要督促其它人员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意识,自觉执行维护本单位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3.强化预算管理,加大预算约束力度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提高效益的关键环节,一般包括制定预算、执行预算和监督、考核预算执行情况三部分,贯穿财务管理的始终,财务管理好不好可以说关键看预算管理的好不好。预算管理要坚持开始、中间、末尾三环节的统筹管理,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执行。单位要把预算是否科学编制,是否依法执行,执行结果是否达到最佳效益同等管理对待。要结合时代进步、人文变化,及时建立适合科学预算管理的内控管理办法。做好收支预算法制化,切实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
4.积极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保证财务管理科学、高效
强化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形式,以文件的形式制度化。通过单位适当内控,改变自身单位内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从领导层上提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地位,从源头上遏制先前体制内行政事业单位爆发式的腐败,杜绝资金的随意流动、铺张浪费现象,达到财政资金流向既定预算目标,提高使用效益的目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以资金控制为目标,以加强财务收支监督为重点,可以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将所有账户及会计业务处理权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力求核算、管理、监督成本最小,效率最高。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