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黄汤药浴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的探讨

2019-03-12范淑华陈文霞黄文龙苏素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药浴脑病黄疸

范淑华 陈文霞 黄文龙 苏素静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发生于约50% 的足月儿和 80%的早产儿[1],多数预后良好,部分重症黄疸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是引起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患儿的生存质量,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危害。而相较于其他因素引起的脑损伤,胆红素脑病引起的脑损伤是可以而且最容易预防的新生儿脑损伤[2],因此,我们要积极治疗新生儿黄疸,降低重症黄疸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目前临床常采用中成药制剂联合益生菌口服预防或治疗早期轻症新生儿黄疸,由于新生儿肠道功能弱,多数患儿会出现腹泻症状,依从性欠佳,住院蓝光治疗造成母婴分离,经济成本相对较高。近年来,我院通过中药药浴的方法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预防,收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3月—2018年7月本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106例,其中男62例,女44例,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 2.5~4.36 kg,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8分。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54例,对照组52例,2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及生后 1 d经皮胆红素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胎龄<37周;(2)出生体质量<2.5 kg;(3) 1 min、5 min Apgar评分 ≤7分;(4) 生后 24 h内出现黄疸的患儿;(5)严重的新生儿脓疱疮或其他皮肤疾病不能沐浴患儿;(6) 发生溶血的患儿;(7) 伴有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或先天胆道畸形患儿;(8)发生肺炎、败血症等感染的患儿。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除中药药浴外,其他护理措施相同。(1)治疗组采用退黄汤药浴,将退黄汤(药物组成:茵陈15 g,栀子10 g,郁金10 g,金钱草15 g,虎杖10 g,金银花 10 g,黄芩10 g,车前草10 g,净山楂10 g,麦芽10 g,甘草6 g,苍术10 g)中的各药打成粉,隔纱用4 L开水浸泡10 min,将药液去渣后倒入洁净水350 L中,控制室温28℃左右,水温37~39℃,每池 1人。从生后1 d开始,于吃奶后1 h进行药浴,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一对一操作,每次10~15 min,药浴完毕后用洁净浴巾擦干全身皮肤,碘伏进行脐部消毒护理,观察20 min无不适后交由家长护理,每日1次;(2)对照组患儿予普通洁净水沐浴,余护理方法同治疗组。

1.4 观察指标 使用北京麦邦MBJ20经皮黄疸仪,于生后 1 d、3 d、5 d、7 d,每天 8:00~9:00测定黄疸,选取部位为额部、胸部、大腿前侧,取平均值,记录结果。

2 结果

2.1 2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 (x±s,mg/dl)

2.2 两组新生儿住院蓝光治疗率比较 观察组仅2例患儿住院蓝光治疗,占3.7%;对照组 7例患儿住院蓝光治疗,占 13.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表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一种病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约 60% 的新生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3],其中大部分较轻微,可自行消退,约 5%~10%是需干预治疗的病理性黄疸[4]。新生儿时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或者部分低于现行生理性黄疸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有发生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的风险[3],尤其是生后1周内发生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常易导致急性神经系统损害,即急性胆红素脑病。据统计,发生胆红素脑病者,50%~70%死于急性期,幸存者 70%~90%有神经系统后遗症[5]。胆红素神经毒性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苍白球是最常受累的神经核团之一[6]。新生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还与患儿听觉脑干反应异常有关[7]。由于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胆红素脑病及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及时治疗是非常必要的[2]。

西医对于生理性黄疸仅仅是观察,对于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光疗、换血疗法等,均有一定疗效[8],但是往往有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造成母婴分离。而中医则对于生理性黄疸进行早期干预以预防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对于病理性黄疸则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疗效。

中医很早对新生儿黄疸就有所认识,称之为“胎黄”“胎疸”。《诸病源候论·胎疸候》云:“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湿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或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外邪内侵,脾为邪困,失健运之功,移湿热于肝胆,肝失条达,胆失疏泄,胆液外溢于肌肤而发黄。”阐明了黄疸发生的病因病机,确定了黄疸的病变部位在肝胆,同时与脾密切相关。现代医家根据患儿不同的临床证候进行辨证分型,将新生儿黄疸辨证分为湿热型、寒湿型、瘀积型、感受邪毒型,拟定处方并随证加减,均取得良好疗效[9]。而针对早期轻症黄疸的治疗,临床医家多选用茵栀黄口服液、茵陈五苓糖浆、清肝利胆口服液、退黄颗粒等中成药制剂联合益生菌口服,取得较好疗效[10]。但新生儿胃肠功能薄弱,多数患儿服药困难,会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依从性欠佳。有医家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或针刺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10],疗效值得肯定,但操作难度大,增加患儿痛苦,不易于被家长接受。抚触和游泳能增加患儿迷走神经兴奋性,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11],可增加食欲,促进消化,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肝肠循环,加快胆红素排出,是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的物理治疗和护理手段。利用新生儿皮肤嫩薄、体表面积大的特点,将中药与洗浴抚触相结合,使药物易透过皮肤进入毛细血管,进而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早期轻症新生儿黄疸,由于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不增加患儿的痛苦,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家及患儿家属的青睐。退黄汤为我院自拟方,在茵陈蒿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郁金活血行气、利胆退黄,金钱草、虎杖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黄芩清热燥湿,均为治疗湿热黄疸的常用药;车前草通利小便,助栀子使黄疸随小便而去;山楂可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搭配行气消食、健脾开胃之麦芽,可增进食欲;苍术,燥湿健脾;甘草调和诸药。通观全方,既可清热、燥湿、通淋,使湿热得解,黄疸得消,又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减少肝肠循环。利用新生儿皮肤薄嫩,体表面积大的生理特点,将中药汤剂和游泳抚触相结合,使药物透过皮肤进入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可进一步达到利湿退黄的作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既避免了口服药物带来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又操作简便,费用低廉,能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降低住院治疗率,易于被小儿及家长接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药浴脑病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羊如何进行药浴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藏医药浴法治疗关节炎88例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藏医药浴对产后风的治疗及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