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扶贫”深度融合的汇川实践

2019-03-12文丨陈子瑶杨媛媛

遵义 2019年4期
关键词:汇川区汇川贫困村

文丨■ 陈子瑶 杨媛媛

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攻坚目标。”

近年来,汇川区以党建为引领,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探索“党建+”的发展路径,以“五民同创”为抓手,以人才为后盾,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全力打好“四场硬仗”“八大战役”,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五民同创”开辟党建扶贫新路径

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了明路:“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

近年来,汇川区结合自身实践,创新提出“五民同创”的党建扶贫新模式,即通过政治建设聚民心、党的政策惠民生、建强产业带民富、综合施策解民忧、和谐教育淳民风等方面着手,打造出支部强、产业兴、乡村美、积累多、群众富的脱贫攻坚新格局。

通过实施“五民同创”,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以“村企抱团·振兴乡村”促进村域经济发展、加速摆脱贫困的好路子。2016年,成功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被列为市级党建扶贫示范村。

按照“支部结对强活力·党员带头‘扶志·扶智’”的工作思路,大坎村成功与贵州梦润鹌鹑有限公司党支部等结成帮扶对子,通过驻村干部上讲堂等,逐步引导群众扭转陈旧思想,激励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党员带头致富、群众自力更生的能力。

同时,大坎村成功申报香菇种植、油用牡丹育苗两个区财政资金扶持集体经济项目,将区财政扶持资金40万元入股到贵州万盛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省级财政补助的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80万元入股到贵州梦润鹌鹑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1000亩,转租给贵州万盛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市级保供蔬菜基地等,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较快实现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两年多“村企合作”助推脱贫的探索,有效推动大坎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是带动了300余名贫困户及群众就业。去年,抱团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达700多万元,惠及500余户1500多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脱贫致富。

与大坎村相隔不远的省级一类深度贫困村——汇川区芝麻镇竹元村,作为汇川区“五民同创”党建扶贫新模式的示范点,自开展“五民同创”以来,以创建全省党建扶贫示范县的党建扶贫模式为抓手,取得了可喜成绩。截至目前,竹元村农民人均年收入8648元,增加了6000多元,71户357人脱贫。

在党建扶贫过程中,竹元村多措并举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达20万元。争取到项目资金1250余万元,建设村办公楼、卫生室、幼儿园、教师周转房、篮球场、竹元广场等,按照“13N”的功能设置(一个文化广场、三个服务平台和N个功能室),对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实施整体改造。

与此同时,该村实现农村电网改造、低压线路改造、安全饮水进户全覆盖,完成通组路42.9公里、通村路硬化19.6公里,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876户800栋,实施改电线、改室内环境、改厕所、改厨房、改猪牛圈共3627户次,完成院坝硬化、室内硬化、后檐沟硬化、连户公路硬化、人行步道硬化共12.6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如今的竹元村,处处是景点、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已经从贫困村,蜕变成一座能留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

以管窥豹。近年来,汇川区积极探索“五民同创”党建扶贫模式,实现全区3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0360户41142人稳定脱贫,成为全省18个党建扶贫示范县(区)之一,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引育人才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脱贫攻坚中,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员干部的主动换取群众的互动,形成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合力攻坚格局。

近年来,汇川区始终注重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确保党的力量挺立在脱贫攻坚最前沿。

仅2018年,汇川区共向38个贫困村派去119名驻村书记,为3000余名困难群众办了1.6万余件实事,激活基层一池春水。汇川区板桥镇柏杨村党总支书记唐世伟亦是其中之一。

2016年年底,唐世伟受组织安排,去柏杨村任党总支书记,开始了两年多的驻村工作。

两年多时间里,在唐世伟和村里所有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年底,柏杨村顺利脱贫出列了。柏杨村摘掉了省级一类贫困村、空壳村、村庄环境脏乱差的后进村这几顶“帽子”,变成了全区“三变”改革示范村、全区党建扶贫示范点、全市2018年春风行动产业发展观摩点。

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6200元提高到2017年的9100元,村级集体经济从2016年的零元提高到2017年的57.8万元,贫困发生率从26.3%降低到2.03%。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大力的改善,组组通公路全覆盖,安全住房全覆盖,“五改五化”全覆盖,建起村社合一的专业合作社2个,建起村集体所有的劳务公司、农业发展公司2个。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推进了脱贫攻坚的进程,与此同时,汇川区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呈现各类人才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可喜局面。

截至目前,汇川区已建设市级以上人才平台107个,引进“两院”院士9名,现有博士、硕士3353人,技师以上技能人才2643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751人,人才总量达到14.5万余人。

在这些人才队伍中,陈润生、李立浧、赵春江、林宗利等国家级专家入驻汇川,为汇川区的发展添上腾飞的双翼。

陈润生、李立浧、赵春江等两院院士和林宗利等教授领衔的11支院士专家团队已入驻遵义院士中心工作。涉及大数据、智慧装备、先进制造、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目前已建成及在建的信息化项目有40多项,主要涉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无人机遥感、信息化平台等。

汇川区还与遵义院士中心合作,开发了“遵品直供”等电商平台,板桥豆腐干、山盆脆李、泗渡黄金菊、芝麻黑土豆、中寺蜂蜜等汇川高品质土特产品初出深闺就被狂热抢购,目前线上线下总销售额年均超3000万元。

“大国工匠”姜涛,“黔北工匠”马天志,“国家级骨干教师”韩忠彧,一个个领军人物引领汇川人才梯队呈几何式增长。而“汇川智造”更是享誉海内外,为“人造小太阳”提供支撑产品,为“神舟”与“天宫”提供电源和齿轮。

汇川区大力实施产业引才、市场引才、柔性引才等措施,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遵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宇,是中组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的第18批“博士服务团”成员,自2017年12月到汇川任职以来,已牵头推进56个“千企改造”项目,总投资36.36亿元。同时“引智强企”,他将“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TSQ)引入开发区,把脉问诊8家重点企业,帮助企业破解难题。

大学生黄中敏,放弃厦门高薪职业,毅然辞职到泗渡镇创办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化高科技全产业链,工厂化生产培育蔬菜苗,带动周边农民种植蔬菜,2018年公司总产值3853万元。

此外,汇川区还通过区委组织部牵线搭桥,聘请了114名农业专家到汇川,手把手开展服务指导480余次,为汇川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扶持。譬如,农业专家王正林为芝麻镇竹元村村民杨中肉兔养殖场把脉问诊,同时帮助杨中到四川自贡、泸州等地寻找销售市场。如今月收万元的村民杨中由衷感叹:“我发科技财,全靠王老师。”

“汇川是红色圣地、创业沃土。我们坚持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细爱才、精当用才。迎来八方英才齐聚新汇川,建功新时代,同写新华章。”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汇川区委书记姜世甫说。

成绩属于过去,新序章已经展开,静待我们书写。下一步,汇川区将重点围绕“服务中心、建强队伍”,抓实五个基本:建强基本队伍、落实基本制度、规范基本阵地、抓好基本活动、强化基本保障;创新工作路径,继续推进“五民同创”“五民社区”的建设,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打响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猜你喜欢

汇川区汇川贫困村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九小学四(4)龙思泉中队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2020年汇川区关工委工作硕果累累
汇川技术:深耕行业 赋能新纺织
汇川技术 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汇川技术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一个行业记者眼中的汇川技术
汇川区老年大学校长为老党员学员“送学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