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过伸复位加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45例
2019-03-12
550400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
在临床胸腰椎骨折类型中,椎体压缩骨折较常见,且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原因在于老年人多数存在生理性骨质疏松症[1]。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以往主要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治疗、镇痛药物、理疗等,但患者治疗后需长期卧床休养,且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骨量流失、静脉血栓、感染等,所以对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严重影响[2]。有研究表明,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PKP)治疗此类患者疗效显著,且术前联合手法过伸复位还能显著提升椎体稳定性、强度等[3,4]。因此本文即对手法过伸复位加PVP、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45例做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行手法过伸复位加PVP、PKP治疗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单纯行PVP、PKP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1~79岁,平均(72.5±6.8)岁。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2~78岁,平均(73.1±5.4)岁。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观察组采取手法过伸复位加PVP、PKP治疗,即指导患者在手术床上采取俯卧位,在其病椎两端放置垫子,使该阶段处于过伸位,然后对受损椎弓根方向、投影“牛眼”部位、椎体等经C型臂X线机进行定位,然后将椎体旋转纠正。进针点局部麻醉,行经皮穿刺椎弓根入路,确定进针点及进针角度、深度后。于椎体后缘前方约1 cm处沿导针旋入工作套管,退出导针,钻头扩孔达椎体前缘后方0.5 cm处,于椎体中心略偏前处放置球囊,注射造影剂扩张球囊,对骨折复位及球囊扩张情况于X线透视下观察,待达到要求后停止注射。在X线透视下退出球囊,向椎体内缓慢注入拉丝期骨水泥,每个椎体注射量为2~6 mL。术后患者卧床休息1 d,24 h后可让患者下床活动。对照组单纯采取PVP、PKP治疗,具体方法同观察组。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评定[5],分值0~10分,分值高低与患者疼痛程度呈正比)、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前者越高,后者越小,表示患者恢复情况越好)等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处理数据。χ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t检验,组间差异经P判定。
表1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s,n=45)
表1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s,n=4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VAS评分(分) 椎体前缘高度(mm) Cobb角(°)观察组 术前 7.5±1.1 17.5±1.3 25.3±2.2术后 1.1±0.5 25.8±0.8 12.3±1.2对照组 术前 7.4±1.2 17.4±1.6 26.4±2.4术后 3.2±1.1 20.1±0.2 18.5±1.8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n)
结 果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两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VAS评分、Cobb角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VAS评分、Cobb角等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见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2/45),较对照组的20.0%(9/45)显著较低(P<0.05),见表2。
讨 论
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群体中的多发病、常见病,其是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所致。针对此类患者,以往临床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且疗效十分显著,比较有效的手术方式即为经皮椎体成形术,优点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作用:①增强椎体的劳固性、稳定性,使椎体后期不再继续压缩。②骨水泥凝固时温度较高,能起到止痛的作用,减轻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该术式有利于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且还能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前,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法过伸复位,则能有效纠正其椎体旋转、压缩,然后通过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后,注入骨水泥,则能促使其椎体前缘高度有效恢复,还能减少患者疼痛评分。另外其还能显著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从而使其病情更快康复[6]。本文的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等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较对照组20.0%显著较低(P<0.05)。因此可以看出,手法过伸复位加PVP、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手法过伸复位加PVP、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能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