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的综合质量评价研究

2019-03-12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居古镇环境保护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30)

2018年9月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开始颁布实施《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这项工作对保护重庆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古镇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城镇建设和乡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条例》的颁布实施对重庆古镇整体性保护、文化传承、生态环境改善、建筑活化利用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管理工作。长期以来,重庆古镇保护围绕山水格局、传统街区、历史遗存、文物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开展规划设计、修缮整治与环境维护等工作。这类保护工作不仅要认识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与利用潜力,而且需要整体审视古镇人居格局构成和现存历史文化价值,进行量化评价和指标体系建构研究,进而指导古镇人居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开展。本文结合重庆古镇人居环境构成内涵和地域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提出地域性与时代性相适应的评价方法等技术观点。通过对重庆45个历史古镇进行的调查研究,综合评价重庆全域古镇的保护质量,分析古镇案例的发展现状及其困境,提出新时期城镇化发展古镇保护的规划与建设思路。

1 重庆古镇保护的历史阶段认识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由东向西推进,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有影响的阶段:①三峡工程移民和城镇迁建;②重庆直辖市建设与发展;③新时期重庆城镇化的发展。

1.1 三峡工程移民和城镇迁建

受三峡工程移民与城镇迁建的影响,重庆临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滨水地区的古镇面临淹没搬迁和就地保护的工作。古镇搬迁是指将城镇和街区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迁移,如西沱古镇、大昌古镇、龚滩古镇等,通过选择地理环境与原址接近的地方,按照古镇测绘和新建规划设计,重建街巷空间与景观,恢复历史建筑和民居形式,以此实现古镇整体性保护的迁建工作。就地保护的古镇依据其所处的山水环境、历史特征与传统风貌,开展古镇街道空间整治、历史建筑修复、景观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古镇人居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的重点,通过延续古镇独特的空间形态、生态环境、传统文化、地方营建技术等,实现古镇保护和旅游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以古镇的地域性特征为技术点,提出适应重庆山地“生态-技术-文化”耦合的古镇保护方法[2],将巴渝文化与山水环境相联系,探讨古镇形成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总结重庆古镇聚居形态特殊性[3],并从区域、街区、建筑3个层级初步建立古镇保护路径,从资源开发与整合利用的角度,通过旅游建设实现古镇的多元价值与综合效益[4]。

1.2 重庆直辖市建设与发展

重庆市直辖后,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古镇的保护在城镇化过程中受到很大的挑战。许多古镇因城乡建设的用地扩展和人口聚集,逐步丧失山水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内涵。另一方面,地方现代城镇建设理念对古镇传统文化形态损坏严重,古镇面对抢救性保护的工作。自2000年以来,重庆市规划、文物、旅游等职能部门,从全面保护古镇人居环境的角度,先后组织了近40余个传统古镇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图1)。

形成的相关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5个方面:①保护古镇与周边自然山水环境的关系,通过梳理古镇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延续的空间格局,控制和引导古镇周边城镇与乡村的建设;②构建了重庆古镇适应性保护方法,古镇自身特征契合保护目标与方向,拟定古镇保护的规划策略、技术方法和制度环境;③构建古镇保护时序和保护决策模型,拟合区域性保护的联系路径,实现保护与旅游的联动发展[5];④完善古镇的结构和空间形态保护,通过街巷空间、公共活动场所与重要景观节点的规划与设计,实现古镇的有机生长[6];⑤开展街区与建筑的保护,通过对建筑功能进行维持与再造,延续街区建筑的平面构成、空间尺度与结构变化,实现古镇建筑空间形态的有机利用[7]。直辖市建设时期的古镇保护,通过评判与制定重庆古镇的自然、历史、建筑、文化资源价值,建立以地域性、生态性、技术性为核心的山地历史城镇保护方法,并将其与古镇有机更新的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整体性推进了古镇保护的持续性工作。

1.3 新时期重庆城镇化的发展

2010年以来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时期,重庆的城镇化发展与全国同步,达到60%的水平。重庆古镇保护在以往积累的经验上,逐步从“量”的发展向“质”的提高转换,拓展古镇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内涵,将“人的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研究”结合起来,探索发展典型区域的古镇保护与建设工作。这一时期的古镇保护工作有3个特点:①重庆古镇整体性保护格局初步形成,在重庆全域范围形成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地方古镇的层级划分,初步完成古镇保护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工作,对古镇历史风貌、传统街区、历史建筑、地方文化的综合性保护工作得到推进和落实;②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工作推进层面,建立古镇保护的多元价值评价体系,有效开展古镇传统风貌的保护工作[8];量化研究古镇空间形态发展演变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建立古镇物质空间保护与社会网络重建的联系[9];③重视古镇的山水环境与生态保护理念,在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协调新区建设和古镇保护的空间规划关系,从文化景观角度提出了“层积性”与“渐进性”并存的古镇空间格局保护方法[10]。这些研究和建设实践工作,丰富与拓展了重庆古镇保护的内涵,为建立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内容。

2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的构成技术特征

重庆古镇因与山水环境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进中,形成的聚居形式与生态环境有机构成关系,物质空间与历史文化发展的构成内容相协调,山水环境与生活聚居相互影响。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的综合质量评价有如下技术特征(图2)。

2.1 重庆古镇的空间形态技术支撑

重庆古镇空间形态构成的最大尺度单元应是古镇本身所处的山水环境,包括古镇周边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景观系统,重庆古镇外部的自然生态系统与古镇内部的景观系统高度统一,构成了由“院落绿化-组团绿廊-山水环境”组成的空间层次。其次是重庆古镇具有独特的“簇群”街区,街区中呈现出“圜圜栉比”“接密无罅”的高密度排布形式,街区内的街巷大多顺应山水关系和地形走势,形成了适应山地特性的半边街、爬坡街、云梯街等街道形式,街道界面受地形影响形成了高低起伏、层层叠叠的三维界面架构[11]。重庆古镇空间构成的最小单元是历史建筑,多是吊脚楼,其中除了文物建筑,还有大量的风貌建筑。此外,还有大量的古井、石阶梯、古牌坊等环境要素,共同构建了古镇独特的空间环境。同时重庆古镇由于地处巴渝地区,传统的地域文化对人们的聚居行为、地方民俗、民族宗教信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就了大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上4个层面的共同形成了重庆古镇空间构成。

2.2 重庆古镇的社会发展技术支撑

重庆古镇除了保护现有的“硬件”空间,还需要完善古镇保护技术支撑,以实现古镇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一是现代化社会服务系统,重庆古镇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内部功能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相较于周边新建城镇普遍较低,最突出的是古镇明显缺少基础教育与医疗养老设施,而良好的社会服务有助于改善古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古镇的人居环境品质。二是旅游服务系统,古镇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可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游客消费能直接增加古镇居民的收入,加快古镇的品牌推广,如果古镇内部具备一定的文化娱乐设施,可以发展除了古镇观光本身,其他的游、娱、乐、购等休闲功能,这将大大增强古镇的吸引力。三是完善的古镇保护制度,编制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对古镇整体性保护、风貌整治、项目开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杜绝人为性的破坏。与此同时,推进建立完善的古镇保护管理机制,成立执行度较高的专项保护机构,如古镇保护管委会,可有效落实保护工程、统筹安排古镇保护的资金使用和奖惩制度,对组织公共参与,加强对居民的组织教育,培养古镇保护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也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2.3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相关联的技术特征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相关联的技术特征主要包含5个方面:①“生态-形态-技术”有机耦合的空间构成关系[12]。重庆古镇的山水生态、文化形态、时空延续方式等高度融合,因此古镇人居环境保护更应注重历史遗存的真实性问题,除了完整保护古镇的历史遗存外,还要妥善保存物质环境周边的非实体空间,比如街道的尺度、院落的大小、古树名木和周边植被的关系,尽量维护古镇周边山地、江河、自然生态与人文条件的特殊性,展示地域建造性与艺术性的同源同体、生态性与技术性的不可分割、生活氛围真实性和人性化等特征。②重庆古镇的“簇群”聚居方式,使得重庆古镇呈现出一种“高密度”的发展倾向,保护这样的古镇需要考虑每个建筑“簇群”风貌的完整程度(图3),形成连续的街区空间意象。③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结合紧密,重庆古镇传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饮食文化、民间习俗、节日庆典等都造就了重庆古镇独特的人文魅力,居民喜欢在茶馆、戏馆、演厅,听戏、唱曲,并经常开展诗词朗诵和传统音乐演奏表演,这将地方文化传承与实体空间结合起来,使得在保护古镇物质空间的功能与形式的同时,延续了古镇传统的生活状态。④区域结构上具有时空延续性,构建区域化的古镇保护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加强古镇之间的交通关联,包括道路系统与航运系统,形成上下连接的区域观光线路,联动发展的古镇的旅游经济产业,有助于整体性推动古镇保护与利用。⑤完善与健全保护制度对于推进重庆地区古镇人居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自主、灵活的古镇管理模式是落实所有保护工作的基本保障。

3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的评价体系建构与测度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综合质量评价体系,以古镇地域性特征为根据,设置以遗存原真度、风貌完整度、生活延续度、发展利用度和管理健全度为主要内容的评价层,在分解评价层的具体指代对象的基础上,提出由5个评价层(C)、15个指标层(D)和41个子指标层(E)构成的评价体系(图4)。

3.1 评价指标的内涵

遗存原真度包含建筑原真度和环境要素原真度2个指标和7项子指标。通过比对已有文献与图纸资料,从数量与维护程度两个方面,评价古镇中历史建筑及文物古迹保存状况、使用功能、材料与构造、院落空间组合、构筑物(古井、古墙、古石阶)、细部与传统装饰符号以及“簇群”空间的保护情况。

风貌完整度包含街巷空间形态及布局与景观环境2项指标和5项子指标。以现场测绘的街巷平面与立面为主,按照风貌协调的界面占比考察其完整度,具体包含传统街巷节点空间形态完整度、立面风貌完整度(图5)、天际线及第五立面完整度、周边自然-人工景观和古树名木的保存情况。

生活延存度方面,既要考虑传统生活文化的延续,也要考虑现代社会服务功能,包含传统生活延存度、传统文化延存度和公共服务设施3个指标和7项子指标,具体考察原住民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非物质文化继承人数量、地方民俗文化的保存情况、教育医疗健康设施的数量、环卫设施的数量和消防设施的数量,定量评价古镇整体的生活延续状况。

发展利用度方面包括古镇的交通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开发、经济效益增长和游客主观感受4项指标和11项子指标,以现场考察与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古镇的车行交通系统、人车分离情况、停车设施和人行节点数量、旅游设施数量、居民从事旅游行业的比例、经济效益增长度、镇域人均收入、居民老龄化程度、第三产业的经济占比以及游客主观感受、旅游满意度、游客对古镇再次旅游的比例和游客是否愿意宣传古镇的比例。

管理健全度方面包括保护规划覆盖、修复工作执行、保障机制和公共参与4项指标和10项子指标,以政府访谈和居民问卷调查为主要考察方式,具体评价古镇保护范围划分层次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多种类型的保护规划编制、历史建筑与文物古迹登记及挂牌、风貌建筑登录、危旧房改造、保护机构配备人员绩效与奖惩措施的、专项保护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居民对古镇保护的责任感、社区劝导组织建设、非物质文化保护补助以及居民参与保护规划编制的情况。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表1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分析

3.3 评价结果

论文依据评定标准(百分制)对子指标层进行综合打分③龚滩古镇保护性搬迁工作,由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赵万民教授为项目负责人;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龚滩镇人民政府、大英公司等建设施工单位集体参与这项工作,促使龚滩古镇保护性搬迁获得成功,项目时间2000—2014年。,取平均值后对应各子指标的权重,计算其人居环境保护的综合质量进行评分。其中人居环境保护综合评价等级为好的古镇有5个(80分以上);人居环境保护综合评价等级为较好有10个(70~80分);人居环境保护综合评价等级为好评价等级为一般有6个(60~70分);人居环境保护综合评价等级为好评价等级为较差有24个(60分以下)(图7)。

4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面对的问题

4.1 重庆古镇区域性保护质量不均衡

(1)区域不平衡问题。综合评价等级为好的5个古镇以及较好的15个古镇,在区位上分布距离重庆主城区较近,区位优势对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而评价较差的古镇较多分布在距离主城较远的区县,渝东北地区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的综合评价等级最低,如大昌古镇。调查发现:古镇因三峡工程的建设需异地重建,但由于前期缺少细致的准备工作,以致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古镇传统聚居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加之以旅游观光为主体的功能定位破坏了古镇原有的生活状态,古镇保护形势依旧严峻。

(2)级别不平衡问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人居环境保护总体好于一般的古镇。综合评价好的5个古镇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评价较好的10个古镇有8个为国家级、2个为重庆市级。综合评价一般的古镇仅西沱、东溪,白沙为国家级,而较差的有24个全部是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图8)。

(3)经济支持不平衡问题。调查分析发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在保护资金与政策支持上远好于市级历史文化名镇(表2),整体表现出“好者受支持更多发展更好,差者受支持少发展落后”的特征。以涞滩古镇为例,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每年会专项保护资金,地方每年也会配套部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改建;同时,涞滩镇作为国家特色小镇、重庆市特色小镇、合川区的中心镇、每年会有财政支持建设与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古镇保护与开发,镇一级的财政基本可以覆盖古镇保护所有方面。而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像庙宇、郭扶、铁山、郁山等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其保护资金仅靠地方财政维持,保护工作开展较为吃力。

表2 2016—2017年度部分重庆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资金投入情况

古镇品牌效益也会拉大保护工作的差距。调查发现,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名录的古镇会由地方政府统一纳入旅游开发之中,如双江古镇在重庆城投的支持下,已获得3亿元银行贷款用于整体的旅游形象打造,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立面整治、建筑保护等内容;塘河古镇所在的江津区规划投资数十亿元资金全面升级古镇的空间品质。而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只能靠镇一级政府开拓先期旅游市场。调查发现:雍溪古镇由于专项保护资金较少,只能以自筹的方式获得400万元的投资用于古镇的保护与宣传工作;而洪安古镇近一年只争取到70万元的社会投资。

4.2 古镇保护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通过对分项指标进行离散分析(图9)可以看出:重庆古镇在遗存原真度和风貌完整度、生活延续度上好于整体保护状况,而发展利用度和管理健全度上差距较为明显。

(1)社会人口的流失。调查发现重庆古镇原住民流失现象严重。部分古镇因水陆码头被淹,交通功能衰退,古镇原住民流失致使古镇衰退。如云阳县的云安古镇因川盐古道消失,缺乏发展动力而逐渐没落(表3)。同时交通优势的丧失使得的古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也较为乏力,以走马古镇为例,虽然在规划中试图通过保护历史建筑恢复茶馆文化,通过建设人工景观(例如雕塑、壁画、装饰物等)展示驿道文化,但实际上由于驿站市场等环境氛围的消退,传统艺人的创作灵感来源逐渐枯竭,传统曲艺、文学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丧失其原有的特色。

表3 云安古镇的整体保护状况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综合评价中,重庆古镇发展利用度比较落后,其主要原因是古镇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突出体现在缺少旅游服务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调查发现:游客休闲游览多为一日探访为主,很少有长期在古镇居住逗留的情况,因为古镇缺乏合理的旅游设施规划布局,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多数古镇的主观体验满意度较低。同时多数古镇没有专线旅游巴士,古镇旅游以自驾为主,交通联系度较差,不便于游客前往,加之周边缺乏停车设施,严重影响古镇的可达性和便捷性,进一步限制了古镇的整体发展。

(3)公众参与缺失。重庆古镇保护的居民参与程度参差不齐,在公众参与程度较低的古镇中,管理部门只单方面强调居民的保护义务,缺少修缮资金的补助使用规章,致使地方居民对古镇保护的奖惩制度认识模糊。在部分开展公众参与较好的古镇,管理部门通过开院坝会集体讨论古镇的保护与建设议题,以此征集群众意见,引导社区主动参与古镇保护。例如白沙古镇就通过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古镇的保护与宣传,利用微信网络民意众筹平台实时发布古镇的开发建设项目,收集居民留言评论,再通过会议讨论、点对点的沟通,实现公众全过程的参与古镇保护。

5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优化思路

5.1 区域性旅游开发

重庆古镇保护需要结合地区发展的整体态势构筑区域性协同发展网络。建议在综合评价整体较低的渝东北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将古镇旅游纳入三峡黄金旅游线路,根据实际情况打造古镇专题旅游航道,配合古镇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完成古镇的风貌与环境打造,深入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特色,率先复兴一部分具有旅游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并通过建设游船码头、旅游接待中心等经营性服务设施,复苏古镇的经济与社会活力,发展古镇的观光产业,带动古镇人居环境保护。

5.2 空间格局的整体性

重庆古镇基本具有相同特征的物质形态,古镇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街区肌理与建筑组群高度融合成有机的组合体。保护工作结合古镇的地域性特征,整体性延续古镇的历史文化场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街区修旧如旧、原拆原建,真实、完整地保护传统原有尺度肌理和走向等空间格局,维护古镇传统建筑的体量比例、景观环境、建筑符号等,协调新建建筑与传统风貌之间的关系,实现古镇的原真性与可持续性保护(图10)。

5.3 古镇管理工作推进

重庆的地方政策和财政扶持应向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倾斜,引导地方城镇体系规划注重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在地区中心镇、特色镇的评选中适当降低古镇的准入门槛,确保古镇能整体融入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中;在宣传上,适当增加市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媒体曝光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结合互联网与手机终端,推广地方的手工制造与传统曲艺戏剧,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市级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打造与品质提升;在管理制度上,引导古镇用社区劝导教育代替单纯的奖惩制度,鼓励公众在涉及古镇保护与建设的各种咨询会、院坝会、网络发布平台上积极建言献策,完善公共参与途径。

6 结束语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这有利于推进重庆和三峡地区整体城镇化发展,促进贫困山区经济建设与旅游开发,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学科团队长期以来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与重庆市规划局、文物局、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地方古镇政府等部门形成研究合作,对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希望从古镇保护的遗存原真度、风貌完整度、生活延存度、发展利用度、管理健全度5个方面,提出综合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区域性保护质量不均衡、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现实问题,提出重庆城镇化在古镇及相关区域的社会及空间形态建设的技术模式及评级指标,以旅游开发带动古镇保护、以公共参与健全古镇管理、以整体性保护复兴乡土生活方式、以期思考贫困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解决途径,为西南地区古镇保护与建设的后续工作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参考。

(致谢:论文研究所用图片和数据资料均系作者学科团队课题调研的实摄和整理,论文相关学术观点引用了重庆大学山地人居环境学科团队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团队的学术观点,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人居古镇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