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玉粟里嗅东风
2019-03-11胡文戈
胡文戈
一、问题呈现,即我们的作法
第一个学期的入学测试后我们召开的家长会,通常我们会集中地跟家长沟通下面的问题:高中课改后历史学科考试的组成部分,月考、模块考试、会考、高考。学生需在第一个学年积累十个左右较深入了解的历史人物形象。
期中考试后召开的家长会,会沟通如下问题:在测试中体现出的集中性问题,学生通过此次测试反映出的对高中学习方法和效率上应调整的地方等。
第二学期的入学测试后的家长会,沟通:第一学期期末成绩与此次成绩的比较,本学期学习重点与方法调整的紧迫性等。
期中考试后召开的家长会,沟通:要有会考意识,养成对所学知识随学随梳理,形成系统概念,条理清楚地学习与复习等。
凡事怕停下来总结,或者说叫认真地再想三秒钟。当把实际工作中这样一个环节拿出来,仅仅只是复述呈现出来,我们就已经觉得这不对。作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作为某一学科的任课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要传递的是什么,好像已经把足够前瞻性的东西都提早告知给家长,把发现的问题提示给家长。但是首先,为什么孩子的问题要被第一时间进行沟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与家长沟通的是教育中的什么内容呢?
二、问题产生的反思
(一)什么是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如此解读人的具体发展内涵,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校教育需要深入理解人和人的发展,要深刻关照人的有价值发展,不能随意歪曲教育的目的,要有人道主义精神,要有用而有趣。
在理想状态下,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应该能够起到以下作用,即能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力量,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在特定的环境下,我们还应该避免“读书万能论”
教育应关注生命的和谐发展,人的生命是完整的,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以及各自内部的和谐统一。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要做到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与润泽心灵统一。课程改革也在突出强调多种情意的培养。
教育还要促进生命自主、自由地成长。自由是人的本质特性,因此,教育必须凸显生命的灵魂,为生命的自由成长创造条件。而这当中,强制,是儿童发展的大敌。以大人的要求来约束儿童,是对儿童的最大犯罪,是对人性的最大犯罪。
教育还必须尊重生命的个性。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具有的多种智能,不仅有我们长期关注认可的言语、逻辑数理、身体智能等,还包括自我反省、人际关系、道德等多方面的智能水平。所以生命在教育中应该得到多种评价与尊重,尊重每个学生生命的个性特征。
当我们明确了教育中如尊重、发展、自由这样的关键词后,我们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专任教师,或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类教师,都不能再理所当然地认为,与家长的沟通就是为了告知注意事项与学生问题的简单反馈。我们还可以也还应该做一些别的。
(二)我们应怎样看待我们的学生
再反思一下,這些年来每到起始年级就会整理出来的家长会教案,其实我们自己就是在做划一性教育的忠实执行者而已。流水的营盘里铁打的先生,再加上不变的头脑与教案,这些多年不变的所谓重点,其实全都停留在学科知识这一个单一的层面上。学生的科学素养、精深能力、广博学识等都被我们简而合一以考试成绩来评定了,并且通过这种形式心心念念地又传递给了家长。都说关于教育,有社会的不客观认知,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没有起到我们独立的作用,有时不去想、或者被动地不能多想地去人云亦云。
我们认为,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用下面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即“全部的学校生活都应当渗透人道主义精神”,而全部的学校生活当然也应该包括家长会这个小而又小的环节。我们“要以人道的方式对待所有人,要努力办出让人喜欢的学校教育”。
人道主义是什么,是重视人类的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的思想,关注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它的核心就是重视人的幸福。而当我们一再强调标准化的教学、考试时,其实我们是用这些标准束缚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惟“智”是举,或重又或轻地摧残了一届届学生的身心健康罢了。
多元智能理论其实用来分析一个学科也未尝不可。就语文学习而言,可能在十五、六岁的阶段,有些孩子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的活泼与善于交际会帮助他敢于当众朗读,有些孩子言语和逻辑推理上的能力会帮助他在课堂上面对新知有很迅速的反应,当然,他们在成长阶段,在我们应试的环境下,每个人都还必须面对一个将“想得明白”成功转化为“写得明白”的能力的培养。但我们通过考试成绩只看到了这最后一个能力的培养,而往往成绩中是无法看到学生其他能力的表现的。
其他方面的历史学习行为,是能够带给他们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我们不能刻意忽略了他们的这种幸福,其实这种小幸福也是一种收获。所谓以人道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可能就应该如此,不止于考试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反映出学习素养提高的学生,同样也应该能够感到学习的趣味和作用。这才是学生,在学习中想要获得的情感体验,也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潜力。
三、小结
我们的祖先在周代的时候,就说过“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仁者莫大于爱人”这样的话,那么我们这些千年以后的继任者们更应该推行生命化的教育,尊重人的生命,关注他们生命的完整性,以进一步为凸显他们生命的灵动性,张扬他们生命的个性。
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能让人得到良好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一线参与者,我们做对了吗?现在看来,显然还有很多地方应当改进,也必须改进。我们应该从关注知识向关注学生生命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生命的促进者转变,从独白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者转变,富有人文关怀、做追求专业持续发展的老师,做关爱生命、充满生命活力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