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文化视角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讨
2019-03-11孙晨雨
孙晨雨
摘 要:作为国家教育体系当中最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制,大学生教育承担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以及选拔创新人才的重担。因此,本文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意义的基础上,探究了校园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视角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路径
高校中大学生群体是最为活跃的力量,也同样是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直接给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培养高校大学生的重要课题,因此探究校园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十分重要。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属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也同样是高新技术不断普及的时代,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这种社会形势下,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充足的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备不断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这样才可以跟上社会发展潮流。高校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动力,也同样是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保证。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国家繁荣富强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的力量,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保障国家持续发展下去。
(三)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现如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积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在这个背景之下,高校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竞争力。
二、校园文化视角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一)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校园文化中校园环境文化属于重要的构成部分,优质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创造力,有利于培養出学生良好的创新素养,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集中性表现与传承。学校展开校园建设时,要将学校的地域特征、文化内涵以及创新精神充分体现出来,调动起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达到环境育人的最终目标。良好的活跃校园学术环境,让师生科学思想不断浸润与熏陶,从而不断汲取创造性的精华,从而构建出师生在学术上百花齐放的自由气氛。学校组织高水准的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等,宣传最前沿的技术,激发出师生的创新意识,组成创新的整体实力。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教学科研质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调动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精神,学生要增强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积极改善更新教学设备与教学技术,激励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比如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方式,真正将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出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加大对创新基地以及创新平台的支持,大力创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广泛的参加到教学科研工作,推行开放实验室的项目,保证学生可以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技术开发工作,在实践活动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建立校园文化行为体系
1.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出广大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性,在参与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学习的互动,有利于营造出良好的学术创新的气氛。展开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展开综合理想教育展开的思想政治主题活动,综合学生学习时期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等活动。综合学科特点展开专业的创新竞赛,结合提高非专业素质要展开语言比赛等,还可以展开多种文艺体育活动等,从而良好的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之外,利用活动释放出学习的压力,让学生可以在活动当中调节自己的情绪,帮助大学生带着强大的自信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创新中去。
2.重视建设学术社团
校园文化当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就是学生社团,每一个高校都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社团的教育与引导工作。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需要建立健全各类以专业研究作为载体的大学生学术社团非常关键,这成为了大学生在课堂教学、导师辅导之外的良好补充与延伸。经过对学术社团的建设,让大学生可以自发的按照研究方向、兴趣、学科类别、专业背景来实现细化与分类,让大家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实现自由组合。综合研究领域的发展需求,建立社团参与科学研究以及学术创新,让大学生在较为自主的环境下,良好创新,对发挥出个人创新能力的优点同时弥补个人劣势十分重要。通过学术社团的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健全校园文化规范体系
校园文化规范的良好载体就是各项规章制度,利用制度化的方法,为大学生提供创新行为的评价标准、提供创新能力的认同指标。健全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校园文化规范体系,对大学生生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标准化的参考,还是利用奖惩的方法,给大学生创新活动实现良好鼓励与推进的渠道,让大学生可以在遵守规章制度的强化当中,养成勇敢创新、擅长创新、喜欢创新的学习习惯。利用规范方式,帮助学生尊重真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改革评价体制,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第一,建立起综合评价的体系。教师要转变传统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创新素质评价体系,将学生考试成绩、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都归入到创新素质评价体系当中去。第二,有效丰富学生评价内容,不但要包括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成绩与能力,还包括第二课堂参与的能力与效果,并且还包含学生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养等。第三,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不再单纯的局限在原先的闭卷考试的形式当中,通过考试兼课堂讨论、实验报告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表现提供综合评定。
总之,高校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综合实际情况,探究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做好保证。
参考文献
[1]李丹琳.社会实践场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经贸实践,2018(16):295.
[2]张洋,邢洁.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J].北方文学,2018(23):188-190.
[3]陈冰,杨毅.基于创新团队建设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