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不等于简单
2019-03-11张扬
微课选题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学生应该具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要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一课,就有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要求。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理解文言实词词义是重要的考点。但人教版教材中只就文言实词分类做了介绍,如何来记忆文言实词,学生有认知盲区,具体的记忆方法需要教师补充讲解。因此,基于课标、教材、高考、学生等几个方面考虑,我设计了本节微课。
微课设计思路
微课内容包括字形推断词義的方法讲解和实践练习两部分。方法讲解环节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四种构字法的说明,具体举例并设计对应的字形推断练习。实践练习环节引入教材文本《种树郭橐驼传》和高考天津卷2016年的课外文言文,通过字形推断关键实词的词义。整个微课设计由易到难,从课内到课外,由讲解到练习,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检测更为全面。
微课设计过程
1.教学目标
介绍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四种构字法在词义推断上的作用,帮助学生通过字形推断来理解实词词义。
2.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字形推断词义的方法。
3.微课脚本设计
环节1:主题引入
同学们好!文言实词怎么记?字形推断来帮你。动画设计:片头音乐起,根据配音显示文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字形入手,着重从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四个方面来掌握古汉语实词的本义,进而理解其引申义。动画设计:根据配音逐个显示文字。
环节2:象形字
象形字是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动画设计:显示象形文字的图片并变淡。
举例“木”的本义。动画设计:“木”图片变大变红移至中央,根据配音逐个显示图片和文字框。
练习推断“止”的本义。动画设计:“止”图片变大变红移至中央,根据配音逐个显示图片和文字框。(期间显示“可按暂停键思考”文本框,提示学习者暂停播放视频并进行思考)
环节3:指事字
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示性的形体或符号,构成的字是指事字。动画设计:根据配音显示文本框。
举例“本”的本义。动画设计:显示“本”的图片,移动“—”做强调。根据配音逐个显示文本框及图片。
练习推断“末”字的本义。动画设计:移动“—”做强调。根据配音逐个显示文本框。(期间显示“可按暂停键思考”文本框,提示学习者暂停播放视频并进行思考)
环节4:会意字
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字是会意字。动画设计:根据配音显示文本框。
举例“采”的本义。动画设计:显示“采”的图片,移动做强调。根据配音逐个显示文本框及图片。
练习推断“益”的本义。动画设计:移动做强调,根据配音逐个显示文本框。(期间显示“可按暂停键思考”文本框,提示学习者暂停播放视频并进行思考)
环节5:形声字
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构成的字是形声字。动画设计:根据配音显示文本框及图片,并移动“木”“才”图片做强调。“材”的图片缩小至左上角,并依次出现形声字图片后变淡。
举例“页”为形旁的字都与“头”有关,如“领”“颇”“顿”。动画设计:显示“页”的图片,并根据配音显示文本框。图片“领”“颇”“顿”依次变红变大,移动至中央,并根据配音逐个显示文本框。
环节6:课内文本练习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字形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在古文阅读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动画设计:根据配音依次强调文本框。
选修教材《种树郭橐驼传》一文,“字而幼孩”中“字”的本义推断。动画设计:显示图片及文本框,给“字”的图片做框强调。根据配音,依次显示图片文本框,并做移动强调。
环节7:课外文本练习
2016年天津卷《李台州传》一文,“宗质造朝,除知台州”中“造”的词义推断。动画设计:显示图片及文本框,给“造”的图片做框强调,根据配音,依次显示图片文本框,并做移动强调。
翻译句子“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中“秩”的词义推断。动画设计:根据配音,依次显示文本框图片,并做移动强调。
环节8:总结
文言实词的记忆、推断方法还有很多,但以简驭繁,字形推断其本义是最基础的方法。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帮助我们掌握实词本义,进而理解引申义,才能更好地阅读古文。动画设计:片尾音乐起,移动图片至中央。
微课制作过程
1.前期素材准备
搜集文言实词字形图片,运用PS及Windows画图软件进行图片处理,对字形进行分解组合设计。
2.中期PPT制作
设计较为干净利落的浅色书卷背景作为模板,只选择红、黑为主要色彩,黑体、楷体两种字形,力求画面简洁。同时,设计丰富的PPT动画效果,来突出字形推断的方法。例如,某页的动画效果将近50个,制作时需要细心、耐心。
3.后期音频录制、视频加工
运用Cool Edit软件制作、编辑片头片尾曲,插入PPT。通过PPT录屏功能来进行课程录制并导出视频。
微课的教学应用效果及反思
1.教学应用效果
本节微课在高二、高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使用。高二年级在进行高中语文必修5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一课学习时,我在课上播放本节微课,作为文言实词词义记忆的方法补充,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三年级在文言文模块复习时,我以资料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课后观看,就“如何记忆考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方法指导。学生普遍表示,微课内容充实,化繁为简,可反复观看,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我制作了《文言实词怎么记?引申路径可推衍》等微课,形成微课专题,帮助学生综合记忆文言实词。
2.反思
本节微课的设计创新点如下:其一,构字法中设计动画效果,从视觉上强化字形推断的方法;其二,设计暂停键,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主动性;其三,背景设计简洁而不简单。例如,象形字虽只举了一个“木”的例子,其实背景中设计了12个象形字的字形;形聲字举了3个例子,而背景中有36个字。主次分明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让有心的学生收获更多。
此外,从微课教学应用效果上看,即使是普通的PPT制作,简洁的配色和字体应用,也可以灵动而不呆板,进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简洁的设计不等于简单,更需要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使微课“言简义丰”。
点 评
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传统行业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也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最具智慧的教育。天津市南开中学张扬老师的《文言实词怎么记?字形推断来帮你》微课设计给我们展示了语文之美、科技之美、智慧之美、未来之美。
本节微课是一节梳理探究课,内容是文言实词的落实。相比语文学习的其他知识点,文言文知识比较枯燥,趣味性不强。但张扬老师借助信息技术,运用Photoshop及Windows画图软件、PPT、动画等多种形式建构微课,从汉字的四种构字法——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着手,探究汉字的发展演变规律,帮助学生通过字形推断词义来落实文言实词,使一堂传统知识落实课上得活色生香。在张老师的设计和指导下,每一个汉字都带有先祖的印迹,传递着历史的嬗变,弥漫着鲜活的生命气息,凝结着无穷的智慧。本节微课轻松、直观、生动、有趣,背景音乐、动画、配音都与选题内容相谐相融,既愉悦了视听,又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落实。在微课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张老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上的师道尊严的传授者,而是一个趣味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引领者、评价者,是亦师亦友亦亲人的角色。
利用本节微课进行文言实词教学,学生态度认真,学习积极,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极富热情与活力,而且思维极具创造性。学生根据教师的高妙设计,借助教师准确精当的点拨,可充分了解到汉字的发展演变规律,充分感受到汉字之美、传统文化之美,从而获得完全不同的知识体验和审美体验。在教师的动画演示下,学生借助课堂驰骋想象完成一次历史的穿越,完成一次与古人的对话,由衷地升腾起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学生还能够利用课堂所学,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再借助例子验证规律,然后利用规律去拓展延伸,去学习其他文言文,去挑战高考题,从而享受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当然,一堂高大上的微课,需要教师的智慧建构。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而设计,是一门学问。张扬老师的这堂微课,倘若紧贴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总结一些规律性的“点”,就更显价值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信息化是最智慧的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一定能带给广大师生一个无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