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轴对称》学习工具制作综述
2019-03-11崔著平
崔著平
特色与亮点
《生活中的轴对称》学习工具的使用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工具使学生在课堂上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将原本长达45分钟的“听课”“记笔记”状态下的学生转变为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并使其在交流、探讨、合作、互助、质疑、解惑中完成所有活动,教师只起到导演、伙伴和主持人的作用。因而该学习工具的使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生活中的轴对称》学习工具适合学生在本节课课前或课后预习、巩固练习和反复学习。
制作背景
本学习工具是根据《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内容进行制作的,《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十章《轴对称》的第一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在实践中探索性质。本节课具体由以下三个学习板块组成:发布洋葱数学预习视频,通过观看预习视频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并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找到对称点;通过课前课中交流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内化本节课知识,并将零散知识系统化;利用慧学云平台课前上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的相应习题,通过习题练习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科要求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素养,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形成知识网络,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站在讲台讲、学生坐在下面听的被动教学方式为主,这种学习状态逐渐会形成“填鸭式”教育方式,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降低,并逐渐失去创新性。因此,本学习工具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目标,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将本节课较多的知识点分解成三大部分,通过清晰的脉络和简单的操作技巧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记忆及清晰呈现学生掌握程度,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了思维导图、洋葱数学和云智能平台三种工具。思维导图能够在理清思路、组织信息、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因此在课前预习阶段,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笔者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不仅把握了知识结构的全局,整理了知识的框架,还通过不断的添加分支,把握了细节,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在课堂中,学生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构建思维导图,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进步,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洋葱数学视频趣味性十足,每一个视频后配套跟踪相应练习题,同时教师能够在发布预习视频平台检测学生预习时长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课堂上,学生借助慧学云课堂交互系统,利用答题器答题,或利用平板电脑在任务塔中答题,全班学生都能看到每名同学答题的时间及准确率。这样的方式契合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学习新知前置,课堂习题检测,解决课堂疑问。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在制订好教学策略后,笔者根据教学策略的设想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作本节课的学习工具,具體操作步骤为:①打开洋葱数学APP软件首页,点击“布置作业”“课前预习”,选择预习的视频内容《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发布预习任务给学生。②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和教科书及其他辅助教学材料,借助彩笔或者Xmind软件绘制思维导图。③云智能平台上传习题,在慧学云平台上传难易程度适中、符合不同学生特点的习题,方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在平台选择不同程度的习题,同时慧学云大数据直接呈现课堂习题检测结果,并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④制作PPT,将本节课具体的学习要求呈现在PPT中,加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到主持人的作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环节流畅,在预习视频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暂停、前进或后退进行个性化学习;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可手绘或者借助软件将自学内容绘制出来;在习题检测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习题,达成本节课学习目标。
笔者根据本节课采用的学习工具,结合本节课内容,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下:赏图片,感性认识→合预习,小组合作交流质疑→智能课堂测试,检测自主学习成果→合练习,借助思维导图辅助思考→共同小结,理清结构。
1.利用洋葱数学预习视频及PPT图片引出本课
通过课前预习视频,学生对本节课有了一定的认识,课堂导入欣赏图片环节,利用PPT播放一组多彩的图画,一起走进轴对称的世界去感受它的奇妙和美丽!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初步体会对称的奥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进入本课的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
2.利用思维导图巩固提升
为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达到学习效果,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堂答疑环节通过课前预习,在组内借助思维导图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图1、图2),组内解疑,解决不了的问题呈现在黑板上,在这个环节中应用PPT展示答疑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3.利用慧学云平台习题测试
课前在慧学云平台分类别上传习题,课堂上,学生在交流完重难点后,利用答题器网上直接答题(如图3),慧学云平台能够非常清楚地显示学生答题时间、答题速度及每个学生的答案,这样更能清晰地呈现出每一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教师了解每一名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答题器上完成了任务的学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进入慧学云平台的任务塔完成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任务,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借助学习工具围绕“观察、操作、探索、发现、归纳”这一主线展开,创设探索、交流的情境,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让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索,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反思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得到发展。笔者在执教《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一节时,借助学习工具,微视频、思维导图和云智能习题检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本课知识进行反复观看、深加工和课堂随时检测。因此,这些教学工具使本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提问、解疑、测试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这是普通课堂无法实现的。
关键技术处理
慧学云的使用:教师在教师网页端t.huixueyun.com发布预习作业《生活中的轴对称》习题练习,学生在学生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如果对相关知识点有疑惑可以观看洋葱数学视频。登录首页会呈现预习系统、复习系统、诊断系统、竞技系统和数据报表系统。找到预习复习系统,发布预习复习任务。习题分基本概念题、知识应用题和能力拓展题三类,题源来自真题、教辅、教材,题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根据本节课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习题,选择后确定,发布任务。学生登录学生端慧学云提分王点击任务塔,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后会有相关习题的解析,如果还是有疑惑,可以去“国子监”点击相关知识点讲解,看微课进行再次学习,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课中交互系统在课上的应用:教师通过网页端发布授课课件(教师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侧重点地发布授课课件),在课上进行本节课的相关练习,学生人手一个答题器,小组探究思考、抢答,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会实时呈现在屏幕上,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达到有针对性的讲解,不浪费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登录授课交互系统,点击开始上课,学生通过答题器选择正确答案按OK键。
幕前幕后
很幸运能够在第十六届NOC活动的决赛中获得好成绩,笔者感谢NOC活动给了一线教师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感谢大赛给笔者提供了和全国其他优秀教师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笔者在制作学习工具方面还不太在行,而将三种学习工具一起用于一个课堂更是笔者的弱项,在本节课学习工具的使用过程中,笔者不断督促自己要大胆尝试,多次挑战自己,不断学习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本节课学习工具分别应用了洋葱数学、慧学云智能提分王V2.1.8官方版、Xmind思维导图中文版这三款软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將继续前行,让技术之花在数学课堂上绽放。
评委印象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学生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课堂、书本,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本节课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工具使学生在课堂上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把重点放在揭示各个知识形成的方法、展示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和了解多个模式学习方式。这样使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1.多种学习工具有机整合,发挥合力
《生活中的轴对称》学习工具(后面简称“工具”)将思维导图、洋葱数学和慧学云智能平台三种学习工具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洋葱数学微视频生动形象、可反复观看的优点,思维导图对知识的整理、总结、归纳和梳理的作用,以及慧学云智能平台精准快速检测反馈的优势。学生在三种学习工具的合力作用下,能够找准学习途径,让学习“真发生”。
2.多样学习方法合理利用,取长补短
“工具”的使用并没有完全摒弃教师的“讲授”,而是合理利用教师的讲解引导和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发现等多种学习方法,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同时又注重教师的引导和点播。比如,学生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组内思维碰撞。
3.多个层次全面兼顾,人人成长
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是常规的整齐划一的教学中教师难以克服的问题。“工具”的使用为各层次学生“定制”了合适的“学习脚手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长。洋葱数学中的微视频,学生可根据层次不同选择观看次数,不同的学生在思维导图中知识呈现也不尽相同,慧学云智能平台中的题目有不同的难度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答题,教师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
4.多段学习时间有效结合,提高效率
“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了课前预习、课中提升和课后复习巩固。“工具”的应用范围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在“工具”的应用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平板、手机去拍摄一些身边的轴对称,相信会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更浓厚的兴趣,会让“工具”的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点评人:NOC活动评委/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 华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