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永安背主邀赏泄露“捉蒋”内幕

2019-03-11

党史纵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东北军万福永安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事变前,张学良密令东北军守住潼关,同时作为高级将领的张学良、杨虎城也深知自己的军事实力十分有限,难以与中央军相抗衡。在军事布置上,当时最吃紧的,就是尽快派军队守住中央军进陕的重要军事要隘——潼关。

潼关是陕西东部的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东北军尚有一个军驻守河北保定,即第五十三军,上将军长万福麟可称得上是张学良的心腹爱将。东北军还另有一个炮兵旅驻守在河南洛阳,即炮兵第六旅,旅长也是深受张学良倚重信赖的黄永安少将。从洛阳以西直到潼关,并无中央军重兵驻扎。12日晨,张学良分别给保定五十三军的万福麟和洛阳炮六旅的黄永安拍发了密电,命令万福麟率部迅速南下,抢占郑州,卡断陇海铁路线;命令黄永安指挥所有驻洛阳的东北军官兵,控制洛阳,“将洛阳机场监视,不准有一架起飞,并将各银行关闭”。

张学良两份密电的主要目的都是想阻止中央军西进潼关,以确保西安城的安全。

接到密令后的万福麟权衡厉害,拒绝执行张学良的命令,但他并没有马上向南京方面告密。直到第三天,即14日,万福麟才致电在南京的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原东北军将领王树常,请其向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转达他“拥护中央”的立场。而黄永安接阅张学良密令后,却迅即向中央军洛阳军分校主任兼洛阳警备司令祝绍周少将告了密。那么,黄永安为何这么快就背叛了一直信赖自己的张学良呢?

说起来,黄永安也算是张学良的嫡系之一。就在西安事变之前两个月,张才把他从上校提拔为少将。张学良拍发密电给黄永安時,洛阳总共驻有东北军两个炮兵团和洛阳军分校的一个教导大队,而在洛阳城附近有中央军第四十六军(军长樊崧甫)的两个师,即第二十八师(师长董钊)和第七十九师(师长陈安宝),东北军与中央军力量对比十分悬殊。

12日凌晨5时左右,黄永安接到了张学良发来的密电,始则震惊异常,继则犹豫不决。事情真是凑巧,黄永安原定12日下午5时,在洛阳北大街的万景楼饭店宴请祝绍周、警察局局长等洛阳当地的头头脑脑吃饭,本来正是一网打尽的天赐良机,但黄永安是个怕老婆的人,他的太太叫李志全,刚与黄结婚一年多,也是东北人,其父曾是哈尔滨面粉厂的大老板,家资富有。

李志全是北平师大的毕业生,能说会道,又是国民党党员,李早就对张学良的“左倾”不满了(当时,富人对共产党多半没有好感),李志全又与祝绍周的太太十分要好,往来密切。

此时,拿不定主意的黄永安把张学良的密电给老婆看了,李志全阅后大骂张学良无耻,并催促黄永安说:“张学良这样做不仅是犯上作乱,而且是以卵击石,你还犹豫什么?你怎么能听他的乱命,还不赶快找祝绍周,马上把电报送给祝,以洗清干系。”

就这样,凌晨5点半左右,张学良发给黄永安的紧急密电自然就落到了祝绍周的手里。此份密电是南京国民政府获得西安发生事变的第一个确凿证据。这比南京方面知悉张、杨的全国通电声明至少要早12个小时。(摘自2019年1月2日《党史信息报》晓云/文)

猜你喜欢

东北军万福永安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川人李万福
川人李万福
窃银案(中)
美丽的永安溪
双面爱人
谈东北沦陷谁之过
浅析1928—1936年张学良对日态度
论西北“三位一体”大联合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刘澜波抗日救亡活动之武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