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说好主题班会设计

2019-03-11谢德华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1期
关键词:如厕班会文明

谢德华

班会、班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组织好班会、班集体活动是班主任的重要基本功。目前越来越多的班主任专业能力比赛采取了“班会(活动)设计”环节,要求选手在较短时间内根据主题设计一节班会或一个班级活动,并口头表达出来。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班会设计仍然带有很强的灌输和说教的色彩,偏大、偏高、偏全,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不强。结合本人接触的诸多作品,就班会设计而言,希望班主任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学习、提升,不断提升班会设计的水平,以达到精致教育的要求。

一、主题选择小一点

班会习惯称之为主题班会,往往要体现一些较宏大的教育主题,譬如感恩教育、养成教育、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这些宏大的主题体现了德育的要求,但往往因为其宏大,所以较空泛,不容易落到实处,让学生感到班会总是正确的,但好像离自己比较远,与自己关系不大,因而受触动也不大。在一次比赛中,林运红老师抽到“文明”的选题后,一反大而空,从“如厕”这个最常见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小事情入手,以小见大,设计了《文明如厕 健康生活》,起了文明礼仪教育的作用。

1. 巧导入,引主题。教师通过有关厕所的脑筋急转弯问题(世界上一共有几个厕所),巧妙地引入有关如厕的主题教育。

2. 看报道,树榜样。教师出示报道,一是日本人文明如厕,他们使用完厕所后,要向厕具鞠躬,以表达对厕具提供服务的谢意;二是新加坡对不文明如厕者要进行处罚,分情况罚75美元、250美元和500美元。引导学生认识,如厕是一件有关文明的事情。

3. 看表演,找问题。学生展示提前排练的情景剧(同学抢着上厕所、在厕所里追逐打闹等),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学校内有关如厕的不文明表现,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4. 谈感想,说行动。教师引导学生对不文明表现进行简单归类,并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存在的原因,寻找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5. 创标语,倡文明。根据学生的想法,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有关如厕的文明标语,可以用图像、文字等等加强如厕宣传。学生即兴创作,体现出很高的质量。教师在最后总结中,既肯定学生的表现,又提出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每一件小事之中。

这个课例设计围绕“如厕”,从小事入手,探讨了文明的大问题,让学生明白了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更易被学生接受与理解,起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这种“以小见大”的选题很值得推介,所以建议班主任在考虑班会选题时要想办法做小课题,尽量多开“小型”班会。

二、活动设计新一点

德育是情感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没有心灵触动可能就没有德育,那么心灵的触动从哪里来呢?主要从活动中来。我们要去除那些平平淡淡、千人一面、听起来有点乏味的传统活动,善于创新各种活动,吸引全体师生参加,在活动参与中获得体验,收获感动,引发触动。刘巧玲老师曾经抽中这样一道题:“请结合普遍存在的高中学生青春期困扰,围绕早恋话题,设计一个班会或集体活动。”应该说这是高中生感情的老大难问题。对此问题,刘老师有许多创新的活动。

1. 你听——我的高一。我用坦诚友好的态度和学生聊起我的高一:“那年15岁,我是从一所乡镇初中毕业的优秀学生,但发现自己在县城一中高一的普通班里仅仅属于中等。高一坐在70多人的教室的后面,我抄歌词,编小说,发呆走神但是不吵不闹,还暗暗关注一个男生。我那会儿数学不好,有个男生数学特棒,我觉得我很喜欢他。”“那后来呢,老师?”我说:“后来,我数学成绩赶上来了,也就不觉得他怎么样了!”哄堂大笑。一个同学说:“老师您这哪是爱呀!您只不过是羡慕他数学好而己。”我觉得水到渠成,于是说:“就是啊,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彼此欣赏很正常嘛,但这种纯洁的友情却常被周围人甚至自己误解为爱情。”这时,同学们开始若有所思。

2. 你看——他的高一……

3. 你写——你的高一……

的确,我们在谈学生问题时,习惯于说这个不对、那个错误,却很少停下脚步倾听学生的心声,很少平等地谈谈自己也曾有过的青涩。班主任的自我披露,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学技巧,也是很好的教育性活动,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创新性的活动值得借鉴。

三、环节安排细一点

主题班会的目的是针对学生现存的问题,促进良好品德的养成。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所以,解决问题最需要的是科学分析,捋清问题的主要根源,同时围绕这些主要矛盾开展持续一定时间的相关活动,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就目前情況而言,许多班会设计停留在就事论事、就课而课,只注重班会内的3~4个环节,全然没有课前、课后的概念,让人对班会的成效持怀疑态度。所以班主任是否具备科学的系统观就成为设计有效班会的关键。

譬如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梅娜老师曾在广东省班主任大赛中抽中了一道题:“近期班上学生人情消费弥漫,礼尚往来渐成‘时尚,学生乐此不疲。出于攀比心理,大家彼此送的礼物价格越来越高,排场越来越大,还逐渐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礼物的贵重与否标志着朋友关系的亲疏。请你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主题班会或班集体活动。”她认识到中职学生消费教育滞后的问题不只需要说教,更需要深入持久的实际参与才能解决,为此设计了一个系列班会活动。

(一)课前准备

1. 发放调查问卷

2. 发现“校园职业风采”DV大赛评选

3. 利用周末回家与父母角色交换“让我做一天你”

(二)教学过程

1. 以行激情——巧妙导入。在本环节中,教师针对学生课前完成的调查问卷,从学生平时喜欢攀比的项目、攀比心理的不同程度以及家庭情况等方面,让学生进行无领导式谈论,看看作为当代的中职生、未来的职业人,我们今天应该比什么。

2. 以情激趣——真情引导。播放“校园职业风采”DV中的视频,通过《老师的一天》《厨工师傅的一天》等视频片段,让学生感知自己之所以能安心地坐在窗明几亮的教室学习,正是因为有这些为我们默默付出的人。请学生互相分享“让我做一天你”活动的体会,感受父母养育儿女的不易,金钱的来之不易。

3. 以理激情——激发唤醒。请学生分享“理财小妙招”“环保小创意”,并针对“不做月光族”的主题立下公约,张贴在班级墙壁上。

(三)课后延展

1. 家校合力。教师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送教育信息,让家长意识到不良攀比之风的危害性,呼吁家长不要助长和迁就孩子的拜金主义。

2. 微信助力。请学生将自己的理财小成果、环保小创意图文并茂地发在朋友圈里,通过朋友们点赞、转发的力量,影响更多的人。

四、语言表达美一点

班会设计思路是一方面,但如何表达又是一方面。有些人可能善于设计理念与技术的创新,但是在表达的时候出现欠缺,就会事倍功半。在班会设计的表达上,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文本的表达,即用文字的表现,这要求精美;二是语言的表达,即用口头语言的表现,这要求流畅、自然,不露痕迹。特别是现在的班主任素质展示的各种比赛,大多属于班主任的面试,考察班主任的语言表达技巧,需要更加重视表达的技巧。曾春霞老师是表达方面的高手,她抽中“感恩教育”的主题后,放弃了《学会感恩》这类过于空泛的课题,也舍弃了《月亮代表我的心》这类过于诗意的课题,选择了《爱要这样说出口》这个简洁直白的课题。更重要的是她的具体表述不是一、二、三式的报告,而是故事式的娓娓道来,很有一种美感。

有一天,我接了个电话,一位家长向我哭诉,她帮女儿收拾房间时,发现抽屉里有一张纸,上面写了好几句辱骂她的话。她很委屈,说不明白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没心没肺。这位家长可能忘记了,初二的学生,不是不知道父母的爱,而是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冲动,反叛家长,既不喜欢听从父母的說教,也不乐意多跟父母交流。我们班不只她,还有好些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甚至常常吵架。为此,《爱要这样说出口》的亲子主题班会想法油然而生,目的是给学生和家长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互相理解,懂得用平等的交流来创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我把班会分成四个环节。首先是轻松的亲子游戏——明明白白我的心。

……

(结尾)是啊,正如我在班会总结所言,父子母女也好,师生同学也罢,一个赞许的眼神如一个水滴,能汇成爱的江流;一个甜美的微笑如一颗种子,能长成爱的浓荫;一个温暖的拥抱如一缕清风,能吹绿爱的春天。爱,融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却需要细心呵护;爱你在心,要平等说出来!

她在短短五分钟内,并没有简单地背诵班会设计,而是巧妙地通过过渡语,将“话题由来”“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班会总结”“活动反思”等六大版板融入其中,非常自然地表达了作品,娓娓道来,仿佛在讲述一个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给人印象特别深刻,非常值得学习。

提倡主题班会更“小”“新”“细”“美”,实际上是让主题班会走近学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贴近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从而提升主题班会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如厕班会文明
下期预告:如何帮助幼儿愉快、轻松地进行如厕训练?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请文明演绎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漫说文明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