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格历史教育下格致与格局的联动
2019-03-11毛帅
毛帅
历史变化万千、纷繁复杂,要实现对人物、事件与现象的科学认知,就需要“格致”。这需要坚持理性的眼光,通过阅读史料、解读分析、假设求证、辩论交流等多种途径深入探究,而当学生的认识趋于深刻时,对历史表象背后之本质与规律的把握便会在心中生成所谓的“格局”。
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时,笔者想到历史类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火药的身影,当即决定避开面面俱到陈述古代诸多科技成就的教学思路,以火药为突破口,通过格致与格局的有效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大胆质疑,从身边的影视剧开始
笔者播放电视剧《兰陵王》中女主角雪舞制作火树银花,意外发生爆炸,因此遭到奶奶训斥的片段,让学生思考:兰陵王身处的北齐末年,火药到底发明出来了没有?学生能从课本上了解到的,只是简要的信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这些信息并不能有效解答这个疑问,要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深入,适当补充相关史料显得很有必要。
材料一:有观点认为,公元4世纪葛洪以三物炼雄黄乃是原始火药配方的滥觞。最早明确记载火药爆炸现象的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部道家典籍《真元妙道要略》:“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雪舞手里的那本《抱朴子》,正是东晋著名炼丹家葛洪的著作。这部道教典籍系统总结了东晋以前的道教神仙理论和炼丹方术,其中确实有原始火药配方的记载。那么,从时间上判断,公元6世纪的雪舞知道火药的存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火药也不代表就有烟花,当时的人们是否有利用火药做烟花的意识和技术呢?
材料二:传说唐代浏阳人李畋最早将火药填入竹筒,因此被尊为花炮祖师。有文字记载的烟花出现于唐代,在宋朝发展成熟,开始利用不同金属的燃烧产生绚丽的色彩效果。明代《墨娥小录》最早记录了“金盏银台”“金丝柳”“赛明月”“紫葡萄”等22种烟花的科学配方。
根据史料所言,烟花最早出现在唐代,那么雪舞在北齐末年应该不了解烟花。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事情,发现问题,大胆地假设和质疑。
二、以深入的格物实现切实的致知
假设冰雪聪明的雪舞知道如何制作烟花,只是想依据《抱朴子》制出烟花所需的火药而已,那么依据这部道教典籍能否成功制出火药呢?我们不妨来看看《抱朴子》的具体记录:
材料三:又,雄黄当得武都山所出者,纯而无杂,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者,乃可用耳。其但纯黄似雄黄色,无赤光者,不任以作仙药,可以合理病药耳。饵服之法,或以蒸煮之,或以酒饵,或先以硝石化为水乃凝之,或以玄胴肠裹蒸之于赤土下,或以松脂和之,或以三物炼之,引之如布,白如冰,服之皆令人长生,百病除,三尸下,瘢痕灭,白发黑,堕齿生……
通过对比视频中的台词和《抱朴子》原文,我们发现,书中并没有出现“火药”的字眼,只提到三种物质一起熔炼的生成物乃是具有良好延展性的氧化砷,完全没有剧烈燃烧甚至爆炸的效果。因此,我提问:为什么早期关于火药的记载会如此隐晦含糊?
师:早期关于火药的记载出现在什么样的典籍里?
生:道教炼丹的典籍。
师:以葛洪为代表的那些率先发现火药的人,他们的本意是要干什么?
生:为了炼制丹药,希望长生不老、祛除百病。
师:火药的出现对于炼丹有何作用?
生:不但不利于炼丹,反而会引发爆炸,导致事故。
师:所以,炼丹家对于火药是何种态度?
生:避讳或者厌恶。
师:换句话说,炼丹家其实并不想制作出火药,反而使用一些办法克制火药的烈性。可见火药其实是几种特定物质在特定条件具备后的客观出现,而非人们主观上有意识的发明。它起初不受重视,是因为无助于炼丹,这就是功利,过于强调实用的结果。那雪舞制作火药是不是也是出于功利呢?
纵观火药发展史,它的发明出于偶然,因为其无助于丹药炼制而被炼丹家所忽视甚至排斥。烟花爆竹因为既有驱邪纳福的寓意,又能制造绚丽喜庆的气氛,在民间成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应景之物;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在战争频繁的宋代获得重大发展;明末清初,火药武器因为战争需要再度获得重用,但在清朝中期局势趋于和平稳定之后又被荒废,火药的实用性特征体现得十分明显。
把视野放宽,我们会发现,古代科技成就相对集中的领域,包括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等,都与小农经济下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
那么古代科技出现实用性这一共性特征又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是火药自身的功能限制吗?并不是,火药可以用来制作枪炮,也可以制作烟花营造气氛,关键在于人类社会希望它发挥什么样的功效。所以,在深入理解火药发展史及其实用性特征的基础上,我们还应看到“所以然”层面的外在环境因素,这就需要宽大的格局。
三、格致的结果不仅是知识,更是格局
接下来,我让学生阅读一段出自明代宋應星《天工开物》中关于火药的记载,对比之前的几段材料,试判断:明代的火药制作技术相对之前是否有了质的飞跃?
材料四: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秸之类,烧使存性,而其中箬叶为最燥也。
从中可以看出,火药技术尽管有所发展,但没有取得质变性的突破,整体水平依然较低。这种认识存在一种潜在的对比,是以西方、近代甚至现代的火药技术为背景来加以审视和判断的。这也是一种大格局,撇开是否完全合理不说,我们姑且以中西对比的模式来审视一番自己:诺贝尔发明“达那炸药”的过程与古代中国对火药的研制方法有哪些不同?主要的不同在于诺贝尔运用了分析法和实验法。从无数种材料中找出最适合制作固体炸药的硅藻土,这需要耐心的试错和排除;获知其安全性能和爆破力,则需要反复的测试和计算。分析法和实验法堪称近代自然科学的一大精髓,强调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结果来获得规律性的认知。
反观以火药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在表述方式上的局限其实反映了其经验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性开始的,但如果只停留在经验性知识阶段,就很难发现隐藏在现象之后的规律性知识,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并非中国古代过于强调功利这一点所能解释,更是因为形式逻辑理论和系统试验方法的缺乏。因此,实用性、经验性、综合性这些特征之所以被称为“历史局限”,正是因为古代科技受制于时代和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所以,我们不仅要坚持精微和广大并重、格致与格局联动,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理性又包容地看待成就与局限。这才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塑造人文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