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拔萃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2019-03-11蒋向阳周剑芳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评价学校课程

蒋向阳 周剑芳

从2010年开始,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出于其类,拔乎其萃”为课程理念,采用整合与提炼、优化与充实的方式建构“大良实验小学拔萃教育课程体系”(以下简称“拔萃课程”)。从设想到初构,从雏形到体系,拔萃课程的建构与实践探索,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一、课程理念: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多指人的才能品德超出同类。学校将“出于其类,拔乎其萃”作为办学理念,彰显出薪火相传的教育情怀,展示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传递志在千里的人文价值。同时,学校将“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当作课程理念,形成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这一课程理念对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计划的实施、课程内容的评价、课程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等方面,都起到了核心引领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培养健美、聪慧、至善的风华少年

拔萃课程目标规约了学校教育活动的方向、内容与方法,勾勒了学生的基本形象。“风华”指的是“风采和才华”。拔萃课程将“培养健美、聪慧、至善的风华少年”作为核心目标,从“健美”“聪慧”“至善”三个维度展开,描述了“风华少年”的自我尊严和价值取向。

1. 健美:拥健康体魄、享健康心理、具审美情趣

拥健康體魄。拥有健康的体魄可令人更自信,养成乐于锻炼的习惯可受益一生。

享健康心理。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有利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享有健康心理的人情商更高,更易于取得成功。

具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指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性情志趣。美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审美人格。

2. 聪慧:成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勇于实践的人

成为基础扎实的人。拔萃课程以国家及地方的基础性课程为主,同时开设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拓展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这个结构合理、课程丰富的课程体系之中,学生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

成为思维活跃的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考查一个学生智力高低的主要标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思维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能力更强大,自律能力、自学能力和自立能力也更强。

成为勇于实践的人。探究型课程既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体现了国家的课程意志;又是一门由学校自主开发、实施和管理的校本课程,体现了学校对培养探究型人才的高度重视。探究性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积极的思维活动。

3. 至善:自我完善、具备社会意识、崇尚自然

自我完善。这是人对自我生命的观照。“人之初,性本善”,将学生人性中的“善根”唤醒,培养无私而博大的爱心,能使其生命焕发出强大的能量,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

具备社会意识。仁爱友善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是道德教育的原点。我们向学生传播“仁爱”与“友善”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在社会关系与行为规范的习得中,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

崇尚自然。“万物一体,崇尚自然”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生于自然,而自然风景中呈现出来的那些坚毅刚强的、富有造物精神的线条给予我们内心以沉静、充实,让我们沉醉于对自然万物的深深信赖之中。

三、课程结构及内容

学校采用化繁为简的方式,将各门课程整合成为五大领域:品德与修养、语言与交往、科学与创造、健康与运动、艺术与审美。这样的划分方式既考虑了课程领域的针对性,又考虑了实践方式的可行性。根据领域划分,学校设计了直观的塔型圆环形结构图(见右上图),真实地反映拔萃课程的课程设置情况。

置于塔顶的核心部分,标注的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名称——拔萃教育课程。

第二层黄色圆环部分是五大课程领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五个基本维度。

第三层紫色圆环部分是基础性课程,涵盖了国家基础课程及地方课程。如品德与修养领域中的“品德与社会(生活)”(2016年9月补充“道德与法治”);语言与交往领域中的“语文、英语”;科学与创造领域中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健康与运动领域中的“体育、心理健康”;艺术与审美领域中的“美术、音乐”。

第四层绿色圆环部分属于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拓展性必修课程,如生命教育、主题阅读、思维训练、游泳、形体、器乐等;另一类是拓展性选修课程,如拔萃讲堂、文学社、科学院、辩论队、航模、棋艺、手工等。

最外层的蓝色圆环部分是综合性课程。综合性课程源自拓展性课程但又不同于拓展性课程,它是跨学科、跨领域的,主要分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学科整合课程,如校园文化节、演讲与口才训练课等;第二类是社会实践课程,如千里马成长体验营、国际游学项目等;第三类是才艺展示课程,如小舞台演出、好声音比赛等。

拔萃课程五环塔型结构图的完美研制,从思想上达成了“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的理念共识,从形式上将学校的原有课程进行了科学的梳理,为拔萃课程的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

四、课程实施策略

课程实施对实现课程目标起重要的作用,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点。由于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施者以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来理解课程方案,因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为此,学校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实施策略。

1. 设置长短课时

为了确保学校课程的合理安排,同时兼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学校采取设置长短课时的策略,尝试开发弹性课程表,在时间安排上做了明显的调整:大课时每节50分钟,适合科学、运动和艺术领域;中课时每节35分钟,适合品德、语言等领域;小课时每节25分钟;微课时每节10分钟。这样长短课时结合的灵活安排,解决了不同课程的课时要求,保证了课程实施的效率。

2. 推行拔萃课堂教学模式

拔萃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依照“一模多范”理念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包含了“一模十七范式”。其中“一模”是理论主张,“十七范式”是实践方案。“一模”理论明确了“启、研、展、评”是拔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必须遵循的课堂主线,是教师们反复论证和实践认可的重要成果。拔萃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流线式、嵌入式、圆环式三种操作策略,结构简洁、逻辑性强,科学规范了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评选亮点课程

2010年,学校提出“铸就精品课程,培养优质学生”,这对学校开设拓展性校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精品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为了提升精品课程,科研小组设计了“评选亮点课程”活动方案,提出“让精品更精,让亮点更亮”的口号。科研小组还组织教师采用课程化的方式撰写精品课程开发方案,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千里马成长体验营”课程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是学校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之举。该课程从2010年开设至今,共组织活动七百多场次,并于2015年7月获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优秀案例一等奖,2016年9月获顺德区科研成果一等奖。2018年,该项目以“基于立德树人下小学生体验活动的策略研究”为题,向佛山市教科所申报了研究课题,并获得立项。

五、课程评价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拔萃课程体系中设计了具有综合性、相关性和创新性的课程评价方案——《大良实验小学拔萃学业评估体系》。该体系以拔萃课程总目标为核心,进行层层分解,体现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以结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总括式评价方式为核心技术,坚持“综合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三原则,从而实现了课程评价的综合性、过程性与多元化。同时,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优势,设计制作了“评估系统APP”,凸显了系统的整体性、生成性和联动性。

猜你喜欢

评价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