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推进履职更深入有效
2019-03-11
市委提出,要通过大调研推动问题的大解决、作风的大转变、工作的大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贯彻市委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在党组领导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了大调研方案提出的全年任务,达到了通过大调研推动人大履职更加深入有效的良好效果。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领衔的调研项目9项,共形成12份调研报告。
长三角一体化立法协同机制专题调研
牵头领导:殷一璀
形成报告:《关于长三角地区立法工作协同机制的调研报告》
工作特点
1、实地调研和学习京津冀人大立法工作协同的做法和经验。2018年4月26日,殷一璀主任率调研组成员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考察京津冀地方人大立法工作协同的开展情况,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
2、走访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全面深入掌握有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情况及法治需求。2018年6月7日,殷一璀主任、莫负春副主任、陈靖秘书长率队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调研。
3、赴苏、浙、皖等地人大调研,达成协作意向和寻求协作重点。莫负春副主任分别于2018年5月8日至10日、6月7日至8日率队赴江苏省人大、安徽省人大和浙江省人大调研考察。
4、组织召开长三角地区立法工作协同座谈会。2018年6月14日至15日,长三角地区立法工作协同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和法制委、法工委负责人深入交流,形成一系列共识和成果。殷一璀主任、莫负春副主任、陈靖秘书长出席座谈会。
5、出席长三角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2018年7月5日至6日,长三角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在杭州举行。殷一璀主任、莫负春副主任出席会议。会议签订了相关协作协议。
成 果
1、长三角地区人大立法工作协同的相关内容已写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签署了《关于深化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协作机制的协议》和《关于深化长三角地区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工作协同的协议》。
3、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一致同意在签订协作协议的基础上,确定长三角地区人大协作近期工作要点,即分别作出关于促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协同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多元化。
4、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18年11月底表决通过了《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
建 议
1、积极争取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实现改革决策与立法工作协同协调推进。建议增设法制专题工作组,统筹规划和协调实施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需要协同立法的有关问题。
2、積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长三角地区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工作协同的协议》,进一步完善协同机制,进一步研究协同领域,进一步改进协同方法。
3、加强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领域的立法保障和制度供给工作。建议国家层面制定对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法律法规;建议地方层面开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重点领域的立法协同。
生活垃圾管理立法专题调研
牵头领导:殷一璀
形成报告:《关于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管理需要进一步重视的几个问题》
工作特点
1、注重系统调研和针对性调研。对垃圾分类各个环节开展全面调研;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对市政府确定的整区域推进垃圾分类的区进行重点调研。
2、注重对标先进,寻找对策。肖贵玉副主任带队专程赴在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做得较好的杭州、宁波、厦门、大连、青岛等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3、注重广泛汇集人大代表、市民群众的意见和智慧。深入10个区、20多个住宅小区、10余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带着垃圾分类主题下社区,以问卷调查形式征询2000多名市、区、乡镇人大代表和14000多名居民的看法及建议。
问 题
立法过程遇到的一些难点和分歧问题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研究予以明确,包括关于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关于不分类不收运和不分类不处置的制约机制、关于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关于普遍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制度、关于源头减量问题、关于生活垃圾四分类名称的社会认同问题、关于分类收集容器设置问题、关于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
建 议
1、本市在生活垃圾治理的目标定位、工作力度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原生垃圾零填埋、资源循环利用率35%等目标的实现还很艰巨;对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视相对不够。
2、要花更大力气解决当前生活垃圾“三化”实践中突出的堵点和难点问题。加快推进焚烧设施建设,确保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尽快打通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各类瓶颈问题;加快构建新型回收体系,畅通资源交投渠道;进一步重视和研究循环产业布局,保障可回收物的稳定出路;对城市各类垃圾治理要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要调整完善财政投入机制,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切实增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的实效,提升全社会的参与水平。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制度供给情况专题调研
牵头领导:徐泽洲
形成报告:《关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人才工作)制度
供给情况的调研报告》
工作特点
1、领导高度重视,统筹部署有力。徐泽洲副主任担任调研组组长,指导制定调研方案,并带队赴广东、北京、江苏等省市调研,还深入本市有关园区、企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2、围绕大局,精心选题,找准切入口。为提高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研组讨论决定以“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为切入口开展调研。
3、调研覆盖面广,方式方法多样。调研组邀请财经委、侨民宗委、部分市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共调研10家高新技术开发园、4家新型研究机构、4家职能部门、12家科技企业;分批分类与近40家单位负责同志座谈交流;综合运用实地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上门访谈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情况;实行市区人大工作联动。
4、结合委员会自身工作,力求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将大调研工作与科创中心条例立法调研、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及“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监督调研等工作相结合;对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提出具体修改建议。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制度供给情况专题调研
牵头领导:徐泽洲
形成报告:《关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人才工作)制度
供给情况的调研报告》
问 题
国企自主创新动能不强,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活力不足,创新潜力有待激发;政策针对性有效性不足,人才的“获得感”有待提升。
建 议
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引导、配套、奖励,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研发模式;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完善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任免制度;加大人才公寓的建设力度,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制度;探索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制度改革;合理核定高校、科研院所绩效工资总额,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提高科研辅助人员配比;建立包括分类评价、同行评价和国际评价等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更多新型研发机构,引进世界级战略型科技领军人才,突破编制、级别、职称限制;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给予已有人才和引进人才平等竞争的机会;提高政府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保障力度;加快新興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加大对侵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抓住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机遇,构建人才工作一体化机制;建立统一、权威的人才信息发布平台,通过云技术、手机APP、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对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重要领域地方立法执行情况和有关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
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专题调研
牵头领导:沙海林
形成报告:《关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
解决农民建房问题的调研报告》
工作特点
1、领导重视,成立专题调研工作小组。由沙海林副主任担任专题调研小组组长,农业与农村委主任委员孙雷担任副组长。
2、精心准备,制定调研工作计划,明确调研的重点内容、具体安排、时间节点和相关工作要求。
3、市区联动开展专题调研。邀请涉农区人大常委会联合开展调研。同时,9个涉农区人大常委会分别提交了关于本区村庄规划与农民建房情况的调研报告。
4、形式多样,深入细致地开展调研。专题调研小组先后赴9个区27个镇37个村开展调研,走访农户36户,走访事业单位17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21家;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2018年5月28日至31日,专题调研小组赴浙江省宁波市和湖州市、江苏省无锡市和苏州市考察学习。
5、主动作为,边调研边推动问题解决。对一些基层干部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简报形式报常委会大调研办公室;对一些个性化的困难和意见建议,请常委会领导批转,送市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及时与市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困难问题的逐步解决。
问 题
村庄规划进展缓慢;农民新建、翻建房屋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现有住房闲置、半闲置情况普遍存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遇到瓶颈困难;农村建房政策体系不健全。
建 议
高度重视农民住房问题;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修订完善农民建房管理办法;继续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积极实施村庄改造+农房更新工程;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农民建房与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提高市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效能专题调研
牵头领导:蔡 威
形成报告:《关于提升本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的调研报告》
工作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蔡威副主任高度重视此次调研,指导制定调研方案,明确调研重点、步骤安排、时间节点和有关要求,并多次带领参加调研活动,适时提出指导意见。
2、认真选题,找准切入口。把调研内容确定为提升本市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效率和能级。同时,将文化节展活动、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一并纳入调研范围。
3、注重市区联动,发挥代表作用。与黄浦、静安、长宁、嘉定、青浦等区开展联合调研,邀请部分文化领域的市人大代表全程参加调研,充分发挥代表的专业优势。
4、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十多个不同类型的基层文化机构了解情况,调研对象基本覆盖了文化工作者、行业协会、文化企业、城乡群众等各类主体。
5、结合相关工作,扩大调研实效。把大调研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立法调研、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及“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监督调研等工作有机结合,使大调研成果的效用最大化。
问 题
公共文化供需匹配度有待提高;公共文化机构活力有待激发;公共文化品牌的标识度和影响力有待提升;公共文化领域的立法和监督工作有待加强。
建 议
着力提升效能,打响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搭建世界一流文化交流展示平台,构筑文化人才高峰;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营造全社会打响文化品牌的浓厚氛围;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为公共文化品牌建设提供良好法治保障。
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题调研
牵头领导:高小玫
形成报告:《关于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工作特点
自2018年4月起,高小玫副主任带领城建环保委,实地查看了黄浦、静安、虹口、徐汇、长宁等区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道路、旧改基地和各种类型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情况,多次听取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有关情况汇报,并广泛征询市人大代表、专家、相关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和具体职能部门、街道、居委会、历史建筑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建筑修缮企业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城建环保委还委托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进行专题调研。
问 题
现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存在保护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新增的保护对象缺乏充分论证和明确的保护要求;保留保护里弄建筑与民生诉求之间存在冲突;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活化利用的瓶颈难题有待破解;优秀历史建筑所有人缺乏保护修缮的内在动力;政府管理尚未形成合力,职能交叉问题亟待解决;涉及保护的建设和修缮项目面临一些行业技术规范的制约。
建 议
进一步准确把握保护原则的内涵,明确保护对象和内容,处理好保护与民生的关系;强化资金、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参与和活化利用;进一步完善引导约束机制,构建全社会共同保护的良好局面;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形成管理合力;创新制度供给,破除技术规范制约的瓶颈难题。
打响上海制造、购物品牌,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专题调研
牵头领导:肖贵玉
形成报告:《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推进中的法治化建设》《加强系统集成 保障制度供给——优化营商环境从“法治体系最完善”去考量》
(一)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情况调研
工作特點
1、成立大调研工作小组。由肖贵玉副主任任组长,财经委各位委员共同参加。制定调研工作方案,明确调研的重点内容、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
2、深入细致开展调研。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对制造业比较集中的重点郊区、园区、行业进行全面调研,先后走访和座谈80多家各类代表性企业、协会和机构,共收集到各类问题200多项、各类意见建议140多条。
3、积极发挥代表和各区作用。召开多个相对固定联系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向全体市人大代表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组织市区两级人大联动调研了解基层情况听取建议。
问 题
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问题突出;产业资本和金融支撑相对不足;劳动力资源总量下降且质量不高;技术创新活力和核心技术掌控不够。
建 议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制度供给,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营造良好的政策法治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监督检查,推动政府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改进有关工作;坚持效果导向、加强计划预算审查,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提供财政和项目支撑。
(二)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情况调研
工作特点
1、精心谋划、压实责任。财经委办公室多次沟通讨论,并赴市商务委、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听取意见,研究制定调研方案,明确委员会组成人员分别牵头负责一项调研重点,分阶段形成调研成果。
2、借助外脑、集思广益。财经委先后召开市代表、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商业企业等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面向十四届、十五届新老代表发放问卷;委托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开展课题研究。
3、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财经委与黄浦、静安、长宁等区上下联动开展实地调研;以不同企业类别和规模全覆盖为原则,走访了百联集团、中信泰富、兴业太古汇、日上等企业听取意见。2018年9月11日、11月13日,殷一璀主任带队分别赴日上和黄浦区开展专题调研。
问 题
消费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商业发展规划需要进一步完善;消费市场培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商业业态和服务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建 议
深化制度供给的引导前瞻作用,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强化制度供给在商业规划方面的重要作用,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突出专项监督对制度供给的指导作用,促进消费市场培育;立足专题调研,为商业业态培育和服务模式创新夯实基础。
(三)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调研
问 题
1、贸易投资方面:在市场准入上,开办企业便利程度依然不够高,“隐形门槛” “隐形壁垒”依然存在;在市场退出上,制度设计不够合理;在优化相关审批流程与缩短时间上,仍有待提高效率。
2、行政效率方面:政策公开和便捷性不足、行政执法“一刀切”、行政服务有待改进。
3、综合服务保障方面:留住人才困难、金融服务和风险防范仍有待提升、第三方服务有不足。
4、制度的滞后性、执行性值得关注:市场监管方式尚未跟上产业创新步伐、优惠政策在实践中难以落地。
建 议
以制度创新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以制度落实优化“上海服务”;聚焦关键提升“上海能级”;在营商环境上树立“上海标准”;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体现“上海诚信”。
大数据统筹开发与政务信息互联共享中的
法治瓶颈与需求专题调研
牵头领导:莫负春
形成报告:《关于开展“一网通办”建设智慧政府
法治需求调研的情况汇报》
工作特点
1、形成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牵头,常委会法工委有关领导负责,市立法研究所、立法一处、立法二处有关人员参加的课题组,同时委托上海社科院法学所与上海行政法制研究所两家研究机构共同开展本次专项调研。
2、工作专班拟订务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调研计划,先后听取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原)、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工商局(原)、市公安局、市人保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徐汇区政府、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建议。还召开基层座谈会,听取了八个区的行政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等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其间,莫负春副主任就专项调研的重点、方法、路径以及实现的预期目标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指导。
问 题
公共数据的权属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电子材料的合法性以及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电子印签等的法律效力待定;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中“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互联网身份认证的有效性尚待确认;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资源协同共治亟须强化;政务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亟待加强;个人隐私权保护与网络信息安全的关系需要平衡;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法律责任边界需要划清、权利救济方式和途径需要明确;事中事后综合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消除“数字鸿沟”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制度规范尚存在缺失或空白等。
建 议
1、通过地方立法固化和创新制度,加快智慧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总体思路是以公共数据管理为核心,进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立法;以一網通办应用为重点,加快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转变。
3、建议抓紧制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的决定》,和规章及配套实施细则共同发力,体现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
常委会和委员会建设专题调研
牵头领导:陈 靖
形成报告:《人大常委会和委员会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工作特点
分析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人大常委会和委员会建设取得的成就,重点围绕人大常委会和委员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和委员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和机关建设等,开展了专题调研,并进行多次研讨。殷一璀主任、徐泽洲副主任对调研非常重视,几次听取汇报,并提出了指导意见。
问 题
1、常委会与委员会组成人员的结构有待改善: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职(驻会)比例还不够高;常委会和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常委会和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的专业人士偏少。
2、委员会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如何总结委员会制度建设经验,在常委会层面形成统一的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制度规范;如何从制度机制上对委员会组织开展听证、执法检查,以及各委员会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工作联系等,需进一步作出明确和规范;如何改善委员会人员结构,发挥好专职副主任委员(副主任)作用,进一步提高委员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如何加强委员会办公室建设,为委员会履职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服务保障。
建 议
加强常委会和委员会党的建设;增设优化有关专门委员会;优化常委会和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积极探索委员会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推进常委会和委员会工作班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