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9-03-11苏莉唐琴刘代恩

医药前沿 2019年2期
关键词:角型眼压青光眼

苏莉 唐琴 刘代恩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2660)

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病理性瞳孔阻滞,大部分或全部房角迅速关闭,导致眼压上升的常见的青光眼疾病类型,在青光眼患者中这种类型的患者已经占据70%。该病症多发于老年患者,由于患者年纪较大,眼部结构出现退行性变化,经常会伴随白内障疾病发生,同时也是导致患者产生不可逆性盲眼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改善患者视力情况,进行有效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本文针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具体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8.43±1.36)岁,平均房角闭合度为(223.21±24.11)°。观察组中男19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0.21±1.23)岁,平均房角闭合度为(224.17±21.37)°。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距,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做透明角膜切口在前房内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晶体核,选择合适的超声乳化能量,进行吸出,清除残余皮质后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1]。

观察组:在人工晶体植入以后,在前房虹膜根部位置注入适量的透明质酸,采用360°光针头方式进行轻压,增强虹膜位置的钝性分离,然后将残留透明质酸钠完全吸取,恢复前房,调整人工晶体位置,修改前方深度,使用水对角膜切口封合。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等指标评分进行统计评价。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眼压下降并且稳定。有效:患者眼压治疗后得到有效控制。无效:治疗后眼压控制不理想[2]。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为84.61%,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评定治疗有效率(n)

2.2 治疗指标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视力等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评定治疗指标评分(±s)

表2 评定治疗指标评分(±s)

组别 时间 眼压 视力 房角宽度观察组(n=39)治疗前 41.52±0.24 0.25±0.04 1.07±0.18治疗后 16.23±0.31 0.58±0.03 4.21±0.21对照组(n=39)治疗前 42.19±0.76 0.24±0.04 1.09±0.13治疗后 24.25±0.38 0.47±0.04 3.52±0.25 t(后) - 102.1290 13.7389 13.1978 P(后) -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具体发病机制是各种诱因的激发形成病理性瞳孔阻滞,使房角关闭,房水无法有效排出,从而导致眼压升高,是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甚至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患眼与同侧头部剧烈疼痛,眼球充血,视力减退。房角关闭的主要原因是瞳孔阻滞,虹膜向前膨隆,晶状体位置发生变化,因此摘除晶状后植入进行人工晶体是解除瞳孔阻滞有效的治疗方式,使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新型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3]。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原因如下:(1)超声乳化应用人工晶体植入方式,有效解决了晶状体位置改变引起的瞳孔阻滞,加深了前房深度,增加房水引流、循环,对降低眼压具有重要意义。(2)房角分离术操作简单,对关闭的房角进行钝性分离,具有强化小梁网作用,对滤过功能影响较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

综上所述,针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视力情况,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角型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青光眼“未病先防”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