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

2019-03-11巩璇姜颖马骏麒徐测梁

医药前沿 2019年2期
关键词:失血性限制性补液

巩璇 姜颖 马骏麒 徐测梁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疾病,而失血性休克则是该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若不及时进行救治,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结局[1]。目前临床针对失血性休克主要是采取液体复苏的方法,能够及时纠正患者的血容量,从而预防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器官组织功能紊乱。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在活动性出血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大量补液很可能影响体内环境平衡,从而引起酸中毒等并发症,这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2]。因此有学者提出限制性补液的概念,维持血压在较低水平,从而达到复苏平衡,既能够保障组织血流灌注,同时不对体内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文章主要针对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5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为(42.6±8.6)岁。对照组15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为25~72岁,平均为(41.3±7.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机械供氧,同时观察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监控,同时清除呼吸道残余污染物,同时肌注止血药物与血管活性药物。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复苏模式,具体措施为:快速补充液体,保持收缩压>85mmHg。观察组则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模式,具体措施为:控制补液速度,尽可能保持平均动脉压为65mmHg。两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后的各项血生化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复苏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乳酸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复苏后血生化指标差异(±s)

表 两组患者复苏后血生化指标差异(±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血乳酸(mmol/L)观察组 复苏前 87±16 92±18 3.8±1.3复苏后 128±26*# 215±23*# 2.1±1.0*#对照组 复苏前 86±17 91±17 3.9±1.4复苏后 95±19* 122±25* 2.6±1.3*组别 血红蛋白(g/L)血小板计数(×109/L)

3.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这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死亡的解决。目前临床爱用液体复苏主要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常规复苏模式,另一种是限制性复苏模式[3]。常规液体复苏模式主要是及时扩充血容量,早期输注全血以及胶体液,从而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大量补液对于出血尚未控制的患者来说可能增加机体的负担,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出现,这容易增加病情的复杂性[4]。这可能是由于再灌注损伤的出现会增加呼吸困难、供氧不足、凝血障碍以及体温下降等问题,这就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限制性补液的概念,主要是控制血压在较低的水平,从而避免对内循环的影响,同时能够保持最低量的血流灌注,减少对患者机体的负荷[5]。本次研究中采用了血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其中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主要是反映了患者的红细胞功能状况,同时血清乳酸反映了机体的杨符合情况,与休克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复苏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乳酸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的内部环境状况。

综上所述,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机体的血液灌注情况,同时不会增加机体的负荷,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

猜你喜欢

失血性限制性补液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失血性贫血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骨科手术术中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观察
髁限制性假体应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头孢哌酮钠联合低渗补液盐对重型福氏志贺菌性痢疾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