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泉寺的前尘影事(上)

2019-03-11初国卿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4期
关键词:努尔哈赤本溪清河

文/初国卿

辽海之地多温泉,其中最有历史和最有名气者当属被称为“狗儿汤”的本溪温泉寺。它深藏在长白山西缘的太子河边,群山环抱,雾绕云蒸,早年只有通过太子河航运才能与外界沟通,然后有了运煤与运木材的小火车,后来又修通了“小小线”,再后来又发现了与此仅隔7公里的著名景观本溪水洞。但尽管如此,每每到这里,入山见寺,寺边涤泉,还是多少有些桃花源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觉。深山藏古寺,古寺名温泉,再加上那只狗的传说,温泉寺的静谧与神秘就更给人以出尘的愉悦和神话般的遐想。

温泉寺景观

温泉寺民宿

温泉寺内努尔哈赤雕像

第一次到温泉寺,是从沈阳坐火车到本溪,再从本溪坐小火车来这里。

说是小火车,即因为这条铁路是从本溪开出的支线,叫“溪田线”,从本溪市到“田师傅”,全长仅有75公里。火车从本溪车站驶出,沿着太子河,溯流而行,穿山跨桥,蜿蜒东北。车窗外是郁郁苍苍的山峦沟谷,太子河水一会儿从铁桥下汹涌流过,一会儿又仿佛贴着车轮荡漾,一会儿又突然于远山间飘出。河谷时而逼仄如罅,车行其中,如穿山裂谷;时而平坦开阔,峰峦起伏,远山一览无余。漫山草木,或一片枫林深红,或几株柞树浅黄,或满坡松柏翠绿。红、黄、绿交织的山谷如同一幅写意的大油画,铺展在九月高蓝的天空下,雄阔而深沉。火车一路吐着白色的蒸汽,轰鸣着经过小堡、沙巴岭、牛心台、老官垃子、砖瓦窑、二加岭,三次穿过隧道,四次跨过太子河,40多公里的路程,火车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温泉寺站。

温泉寺火车站可称得上是袖珍型的车站,这样的小站,在我辽西老家通往宝国铁矿的铁路线上有,但那不叫车站,叫“乘降所”。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旅顺也有,但它比温泉寺的更精致、更气派。温泉小站背靠群山,旁临太子河水。车站的红顶小房子是那种典型的日式建筑,宁静素雅,依然保存着古朴的韵味。人还没走出站台,小火车即一声长鸣沿着太子河向大山深处驶去,小站寂静一片,秋日的阳光泛着金黄色洒在站台上。下车的人们慢慢走出站口,站台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几株苍翠的松树掩映着红色的屋檐,一群灰喜鹊追逐着在树上飞来飞去。我顺着火车驶去的铁轨,望向远方的尽头,那太子河的深处不知有着怎样的风景。

出得站台,迎面即是二层楼的“狗儿汤”洗浴中心,还有不远处最该显眼但却极不显眼的温泉寺。顺着山坡柏油路上行,两边有多家温泉疗养院,还有农家饭庄。路旁有山羊在吃草,小猪也在树丛间穿行。不时有“咕咕”叫着的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出现,有的在草窝里匍匐,有的在草棵间觅食。此情此景,让我一下想起了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中的诗句:“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在这样一个地僻红尘飞不到的地方,多想携一二知己,炒一盘笨鸡蛋,炖一锅山羊肉,再温一壶老酒,对着滴翠的山影,酣畅地喝一壶,然后跳进“狗儿汤”中淋漓地泡一次。一边泡着,一边侃着温泉寺的历史,述说着努尔哈赤与“狗儿汤”的故事,岂不大快哉!

好好的温泉寺,好好的温泉,干吗要称“狗儿汤”,不明白的人还以为这是在骂人——“狗泡澡的温泉”。

然而,熟悉温泉寺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温泉本来就是从“泡狗”开始的。1935年刊行的《奉天通志》曾有这样的记载:“寺前有温泉,曰狗儿汤,有冷热之泉,同时涌出,混成温水,适于澡雪,泉周甃石为池,远近来浴者,接踵于途。”民国时成书的《东三省古迹遗闻》中的“狗儿汤”条也曾记载说:“本溪县东五十里,温泉寺之前,有狗儿汤存焉。其泉温而不热,相传清太祖莅临时,有御犬时患疥疮,浴之于池,数日后毛革日新,霍然痊复,因命名曰狗儿汤。厥后寺僧筑室三间,远近人士,有患疥疮寒症者,辄往洗澡,罔不奏效,而狗儿汤之名遂至今存焉。”史籍和当地的传说记载是一致的,它将温泉寺的历史拉回到了清前时期。

1619年3月,明朝调集14万大军讨伐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掌握有利战机,集中兵力,“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歼灭6万多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大捷之后的努尔哈赤心情舒畅,带着亲兵卫队打猎到了温泉寺这个地方。那时,这个地方归清河堡所辖,称“沟儿汤”,意即这里沟中淌有温水,热如沸汤。此时努尔哈赤身边带有一只爱犬,不知从哪天起,这只爱犬浑身长满了疥疮,百般治疗,均不见效。忽有一日,爱犬不见了,努尔哈赤于是急忙派人四处寻找,后来发现爱犬竟卧在沟儿汤的热泉之中泡痒。几天之后,爱犬身上皮毛一新,疥疮竟然不见了。努尔哈赤非常高兴,当即就将沟儿汤命名为“狗儿汤”。他自己此后也常来这儿沐浴休息,于是“狗儿汤”就成了他的疗养之地。

在温泉寺,还有另一种版本的传说,说是当年努尔哈赤来此游猎,在一种叫作漆木的大树下乘凉,不幸被树所“咬”,浑身起疱,请了很多医生也没有治好。偶然的机会在温泉里泡了一回,竟然痊愈了。此说或许为真,因为当地人都知道漆木咬人一说。所谓的咬人,其实不过就是一种过敏现象。

过后我又打听“狗儿汤”原址,人们告诉我,那个火车站前有三个钛金“狗儿汤”大字的二层楼洗浴中心就是。原来的“狗儿汤”就是个露天的热水池子,后来在池子的原址上修起了这座崭新的洗浴中心。“狗儿汤”后面就是温泉寺。因为屡遭劫难,寺院十分破败,只有寺前的两座古旧石碑和寺后的一棵虬枝蔓展的古松还在证明着这里曾是一座古寺。

据相关史料记载,历史上的温泉寺是颇有些宏伟气势的。因为“狗儿汤”之名气,广慧、广智两位僧人开始于此建寺,最初名为“三官庙”,后又因泉改寺,称汤山寺,清初则更其名为温泉寺。又因温泉寺地区在明末清初之际归清河堡管辖,所以此地温泉又称清河泉、清河汤泉、清河温泉等。据康熙三十七年(1698) 《重修温泉寺碑记》所载,康熙年间,广慧、广智二僧之徒辉元曾筹募资金,从康熙十三年开始到康熙三十七年,前后历时24年时间进行修葺扩建,使温泉寺“金碧交错,旌幢琳琅,狮座莲台,庄严起敬”,初具规模。其寺旁温泉也“浴之能祛病,故远近有病者就而浴之,果不药而廖者亦甚伙”。乾隆二十一年(1756),温泉寺发生了一场罕见火灾,寺内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后在僧人主持下进行重修,经过一年,工程告竣。据乾隆二十二年《重修温泉寺碑记》所记述:“前有太水,清波环绕;后有层峦,耸翠照临。左右诸岭,实为壮观,故东山之第一盛境也……维摩月殿,群瞻贝叶千寻;迦叶云厨,行睹莲花十丈。”此次重修,在寺内还建有“汤房三间”“有病者就而浴之”。

清末民初时期,温泉寺又大修过一次,庙宇占地面积不断扩大,除了温泉寺,还建了其他祠庙,北有天王庙,南有龙王庙,西有娘娘庙,东有山神庙。香火鼎盛,成为本溪地区著名的宗教圣地。

1949年之后,温泉寺经过不断整修,增加了多处疗养院,成为本溪地区著名疗养地和十大风景名胜区。近400年的温泉历史和独特的山水风光,再加上带有皇家色彩的渲染,不仅使温泉寺具备了名胜之地的必然之要素,同时也有了更吸引人审美鉴赏的文化符号。

猜你喜欢

努尔哈赤本溪清河
江城晚晴天
隔壁住着男朋友
努尔哈赤喜食生肉
挖出来的白云绿水
本溪红叶
本溪以药都之名重振
赏赐仇人
仙界第一歌姬
谁是凶手
本溪水洞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