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职能信息化发展探析

2019-03-10管黎

丝路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信息化管理公共图书馆

管黎

摘 要:网络不断发展,改变了群众基础阅读方式。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上获取海量的图书资源。这同时也给了传统图书馆重大的打击,图书馆管理人员要立足现代的科技发展,不断整合资源,持续更新管理观念,明晰公共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到最佳的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管理高速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信息化管理 现状问题 对策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公共图书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里程碑,数字化阅读已经融入目前的社会文化中,图书馆管理者要明确数字化公共图书馆改革的重大意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综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展开资源的导向性管理,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配备科学的管理模式。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建设数字化的数据系统,为当地政府建设提供海量的数据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保证图书馆里的各项工作快速落实,并为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工作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为不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读者服务。

二、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事业起步较晚,国民阅读率较低。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公共图书馆不能发挥传播知识的重要作用,此外,一些老旧图书使用率较低,新书不能及时上架等,都打消了读者的积极性。

(一)管理思想落后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互联网的认知较差,导致管理思想方式仍然因循守旧,传统的纸质书籍已经被电子书籍替代,管理思想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而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方式人员固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差,缺少固定的信息检索平台与信息互动机制,公共图书信息与网络信息的传播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图书馆的功能逐渐单一化,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较差,纸质资源利用率较低。

(二)管理系统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还不健全,缺少细节的规章制度,同时对某些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到位,没有整体的管理系统,各个内部结构松散,人员之间不协调,形成区域化、单一化管理模式,使得公共图书馆的馆藏配置不到位,不能准确地分配好图书的位置和人员的流动。各种文书、资料、文献的整理比较复杂,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后续的设备购置、更新、维护都需要大量、持续的经费投入。

(三)缺少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群要面向大众,面向每一个读者,但由于图书馆管理内部存在一定的问题,人性化建设存在一定欠缺,往往不考虑读者的感受,不在意人性化的基础措施,导致读者越来越少。而图书馆文献使用效率偏低,读者偏向于数字化、碎片化阅读。公共管理人员大多为中年人,虽然经验丰富,但不易接受新事物,在电子文献服务中,网络化管理环节中缺少经验,导致公共图书馆与时代脱节。

三、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数字化变革,首先要求工作人员转变传统的管理条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直接与高校对接,吸取高素质人才,培养一批创新团队。以公共数字检索和数字阅读为主,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使读者感受到人性化的魅力,形成互动性的有机平台,将读者、图书馆、管理员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

(一)转变管理观念

公共图书馆的变革首先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目的,充分了解公共图书馆的优点和不足,结合新型的管理理念,立足于实际,创新摸索出一条适合大众新型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公共图书信息化管理体制必须要立足于市场,保证管理体系的多样性,管理人员应该首先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考量当地读者的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购置计算机、扫描仪、打印复印机等电子信息设备,连接互联网,建设局域网。明确未来的定位,将纸质图书和网络信息化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保证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同步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广大读者提供针对性、人性化的文献服务,确保读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获得高质量的阅读享受。

(二)配备相对的信息化产品

我国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相对陈旧,设备不完善,信息传递速度过慢,导致馆内人流量大幅度减少,工作效率持续降低。因此,人员要完善图书馆的基础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入新型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形成完整的数字管理模型,与读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优化图书馆内部的网络服务系统,记录读者借还书情况,同时还应该配备相应的导航引导系统和场景服务,帮助读者自主阅览书籍,并推荐相应的书籍,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例如,天津市最大的图书馆滨海图书馆,坐落于滨海新区。滨海新区是天津市重点建设的新型区域,建筑面积大,设计独特,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发布通知、吸引年轻人的眼球,方便读者的阅读,是现代化公共图书馆的典范。管理人员同时还应该不断创新阅读模式,为读者提供新型的服务模式,依托“互联网+”的模式改造传统的阅读模式,以适应社会整体阅读模式的改变。

(三)优化人员结构

公共图书馆在引入了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下,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许多人工带来的误差,因此图书馆可以改变人员管理机制。筛选管理图书馆人员,去除不必要的冗杂岗位,通过合同聘用机制,选择一些专业能力强的,并且有创新意识的信息化人员。逐渐落实赏罚分明的机制,并且建立电子打卡制的模式,监控员工的上班时间,提高传统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重视人性化建设形成导向性阅读,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形成实质性变革。

例如,在公共图书馆执行管理条例时,从馆长到基层的图书收纳人员都要参与制定,使基层人员能够明晰条例涉及的内容,一旦触犯条例,都要按照规定直接处罚,同时也要实行上岗培训制度,保证图书管理人员保持微笑服务。相关人员要及时将文件、音像、照片、书籍等档案转换成电子文件,规范整理数据库目录,便于检索利用,实现资源共享,还要采取内外网物理隔离、数据备份加密的措施,防止网络黑客攻击,防止书籍信息数据丢失、泄密,确保信息安全可靠。

(四)借助外界帮助

社会大环境不断变革,人口增多而资源有限。因此,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思想,使图书资源流动起来,让更多的人学到知识,以服务读者为目标,开创人性化的公共图书馆,形成丰富的读者交流机制。根据自身条件,请一些热销书的作者在网络上建立交流通道,形成双向的密切交流机制,给读者和作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也要向上级提交申请,请求有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在网络上开启读书互换活动,保证良好的读书环境,使图书馆长久稳定发展。

公共图书馆也应该结合当地现有资源,联合高校,利用平台网络,积极引入文献材料,遵守合作共享和特色化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资源共建活动,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建设数字化检索方式,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整合内部资源,通过应用扫描、打印维修技术,进行古书的修复、管理。

综上所述,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人民对知识也愈发渴望,公共图书馆发展也应该同时代一起,建立人性化理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同时以读者的需求为主要导向,建立数字化的检索方式,使广大人民爱读书爱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不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荆琦.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大庆社会科学,2016(1):103—104.

[2]陈清.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长江丛刊,2017(34):155.

[3]漆良蕃.关于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变革的几点思考[J].科学与信息化,2018(3):186—187.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信息化管理公共图书馆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高校学生网络点餐现状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