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9-03-10何绍连
何绍连
少女一样清纯,梦幻一样优美的漓江,是桂林的漓江,也是中华民族的漓江!
作家王诚林的散文以饱满的激情,清新活泼的笔调,空灵跳跃的思维,丰富的思想内涵,颇具个性语言的叙事风格,以近两百公里漓江流域乡村人文,城镇风采,风物传说,奇峰妙境为主体,抒写城的个性,山的思维,江的悠悠情怀,花草的嬉闹情绪,漓江的神秘传说,人类足迹,一幅幅鲜活画面,跃然纸上。比如《叠彩山》文,作家用这样的笔墨写道:“山有山的高度,山有山的温情与神韵……”,这不仅仅是在写山,更多的是写出了山的个性,赋予了山以人文情怀,人性高度。“登山是对山的景仰与崇敬,是在丈量山的高度,丈量自身的高度,也在丈量自身情感情操的高度,人生品质,品德于丈量中,能与山相遇,那么,此行将给人生带来无限收获”。
又如《伏波山》文:“岩道东南壁之间,有数尊形制较大的造像,它们是释迦牟尼佛的旃檀佛像、华严三圣像、西方三圣像及阿弥陀佛像。岩道西壁有两尊宋代的造像,为桂林摩崖造像之冠。每一幅有每一幅血液流淌般的生动,每一幅有每一幅的思考,每一幅有每一幅的苍桑面容,每一幅有每一幅的历史價值”。
而在《平乐》篇抒写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平乐(古称昭州)做官时,为百姓苦难揪心的悲悯情怀不惜慷慨解囊,为失学儿童捐资,让百姓获休养生息,复耕荒芜田园,为此留下著名诗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何等样的呕心沥血心境,何等样的品格风范,何等样的付出。可以想见,那时的自然生存条件,交通条件,穿衣吃饭,夜间照明何其之艰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切的一切,李商隐遭遇了,体验了,细致而博大的爱,绵绵如蚕丝般的爱付出了。宋人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的是大胸襟与大情怀;李商隐之悲悯情怀,则让人有痛彻心扉之感。一个为政者,为天下苍生,为他人做到春蚕到死,蜡炬成灰”,读之不由令人欷歔垂泪!而当写到漓江的优美时,作家这样写道:“我在船上,船在江上,水在天上。漓江———我生命的江,梦幻一般的江,打天上奔腾而来的江。山是江的梦,江是山的情人。江生于忧患,行于喜色与欢快。江的身上,浮泛着与众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情调;江,柔情似水,亦勇猛顽强,有时还会怒火冲天,颇含气吞山河之态势”。
作家王诚林亲历现场,细心观察体验,行文颇具时空穿越感。
历史的漓江,现实的漓江,人文的漓江,可阅读的漓江,充满无穷魅力的漓江,颇具传奇色彩的漓江,气势磅礴的漓江,诗意盎然,才华横溢的漓江等等,在作家笔下,仿佛从历史中走出来,从奇峰妙境中走出来……
读文章,就是要读出文章的艺术构思,读出思想,读出意境,读出认知高度,从中领略到漓江山水的无穷魅力。
王诚林为人真诚、豁达,亦如他的为文,清新爽朗,直抒胸臆,坚定而执着。特别是近几年,他在文学这一方天地勤恳耕耘,收获颇丰,先后出版了多部著作,在业内得到赞许和肯定颇多。或许,同时作为一个摄影家的王诚林,在用镜头看世界的同时,他在以不一样的视角发现美,纪录美,歌颂美的历程中,对漓江有着别样的认知和感悟,或许,他对这组以漓江为题的《巍巍漓江》抒写,会让读者从中分享到作家王诚林对漓江的情感升华与认知度。
2019年元旦于南亭山房
(作者系桂林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