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设计重传统也渴望新鲜
2019-03-09
环球时报 2019-03-09
英国《金融时报》3月8日文章,原题:“设计上海”展现中国冉冉升起的明星尽管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正日渐成熟,但当代设计在这个国家仍是新现象。“设计上海”——亚洲规模最大的设计展览盛会——总监谭卓女士表示:“通过1998年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宜家,中国百姓首次接触到现代设计,前者曾对帮助中国人了解现代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设计上海”展览会正在展示约60个中国品牌,相比之下,2014年首次举行该展会时仅有区区几个中国品牌参展。从风水到需要在几代人同堂的传统宅院内节省空间的家具,有关参展作品既反映出华人设计师对中国古老信仰、风俗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又显示出他们对尝试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渴望,包括利用陶瓷和金属等材料进行3D打印、使用碳纤维制作大物件以及运用黏土、竹子和珐琅等更传统的材料开展创作等。以下为几位在中国设计界冉冉升起的明星设计师及其作品。
两位久居加拿大的华裔设计师——斯坦恩·王和托弗尔·孔——设计的桌、椅、灯和模仿“踩在苔藓”上的地毯等,都受到中国传统园林的启发。
通过对金属材料的使用,陈尚怡(音)的作品向人们对金属难以弯曲的“成见”发起挑战。她将金属做成美妙雅致又缥缈虚幻的物件,包括用铜丝制作的在灯光下闪闪发光的手工台灯、器皿和花瓶等。
上海设计师李希弥(音)的作品涵盖多种东西方元素。他用橡木、皮革、不锈钢和大理石设计家具,其中包含中国当代设计的大量标志性元素,例如其中的衣架和镜子不但呈现出精美曲线,还具有节省空间等多种优点。▲
(作者多米尼克·卢特延斯,丁廷立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