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村改社区助推乡村振兴的惠民实践
2019-03-09
2017年以来,惠民县结合村“两委”换届,全面实施村改社区,将原有1118个行政村整建制调整为109个农村社区,围绕农村社区建设“组织融合、经济融合、居住融合”三大任务,开启了以社区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一、改革动因
(一)村多村小,资源难整合,制约了乡村发展。换届前,惠民县1118个行政村中,500人以下的有692个,占到62%;支部党员人数不足5人的有42个。2017年底前,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有607个。村庄规模明显偏小,致使优秀村干部难选,党员发展空间受限,党组织管理服务功能弱化。同时,分散式的土地经营,一方面让农民很难从土地里解放出来,致富门路受限;另一方面自然村界限不打破,很难吸引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也就难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持续的探索实践,为全面推开村改社区打下了坚实基础。2007年大年陈镇、姜楼镇、桑落墅镇开始村庄合并,由260个村合并为98个村,2014年桑落墅镇14个合并村正式更名改制为农村社区。经过十年的有益探索,惠民县在社区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群众对农村社区也有了思想基础和心理认同。
(三)各地村庄规模调整的实践,为惠民提供了借鉴。近年来,各地围绕村改社区进行了探索,有多种模式路径。2016年以来,惠民县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借鉴经验,并结合县情民情,在社区建设方式、组织设置、服务机制、平台建设、队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
二、主要做法
县委书记将“建立健全农村社区规范化运行机制”作为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先后召开书记办公会、县委常委会及各类座谈会50余次,深入研究政策方案,最终确定“组织融合、经济融合、居住融合”三步走。
(一)“小村”变“大村”,构建组织融合新模式
考虑人口规模、服务半径、历史沿革等因素,按照服务半径1.5~2公里,每个社区人口不少于5000人的规模,将1118个行政村调整合并为109个社区,成功选举新的社区党组织、社区村委员会,并依法选举产生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等配套组织,形成以社区党总支为领导核心、各类组织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组织体系。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区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从严加强社区“两委”成员管理的若干规定》等“1+3”系列文件,建立议事决策、坐班值班、财务管理、考核奖惩等12项制度,明确社区党总支、自然村网格党支部等社区各类组织的职责权限,为社区规范化运行提供制度依据。
(二)“零散化”变“规模化”,激发经济融合新活力
利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有利时机,通过清产核资明确各自然村经济组织的债权债务,并对现有集体土地、林地、厂房等资产进行清算登记,实行股份量化,平均分配到户,让农户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逐步消除各自然村之间的地域、经济界限。目前,全县1281个自然村全部成立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界定和清产核资工作全部完成。同时,大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以土地集中流转为抓手,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步伐。
(三)“分散式”变“集中式”,促进居住融合新发展
推行合村并居,实现社区居民居住融合,是将资源集约利用、合理配置、共享共存的先决条件。一方面,棚户区改造、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为开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契机。基于群众意愿、社区现状等因素,在镇街驻地和县城区周边先行先试,社区“两委”成员包片走访入户,广泛宣传发动,孙武、何坊、胡集、姜楼等9个镇街率先推进,完成民房7389个拆迁户、141.3万平方米。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服务下沉。实施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计划,县财政连续3年每年列支1000万元支持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各镇街按照城乡建设规划,建成高标准社区服务中心90处,并将低保、医保、种粮补贴等服务职能下沉社区,吸引农民群众向以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社区聚居。
三、取得成效
实施村改社区,既改变了原来的行政规划及运行职能,也初步实现了农村干部队伍、自然资源、环境整治等有效整合,为实现乡村组织强、产业兴、人才旺、文化聚、生态美取得有益探索。
(一)强化了组织力量。改革后,大幅减少了村干部数量,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从数量看,全县社区“两委”干部由换届前的5026名缩减到1938名,减少61.4%。从结构看,致富能手达到73.47%,干部平均年龄下降2.8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到3.2%,初步实现从“选出干部”向“选好干部”转变。各类服务力量依托社区下沉基层,服务质量得到提升。2018年以来,共办理为民服务事项3296件,化解矛盾纠纷395起,信访量同比减少72.4%,群众认同感、融入感不断增强。
(二)释放了发展潜力。改革后,便于土地流转等工作集中成片开展,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拓宽了就业致富门路;同时,土地规模经营吸引了项目投资、农业龙头企业入驻,为振兴农村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80余家。截至2018年底,全县实现土地流转29.8万亩,超过过去几年流转面积的总和,土地规模化率达54.71%。
(三)激活了人才回流。改革后,为吸引人才回乡归巢,研究制定农村社区发展党员工作实施意见,探索以社区为单元开展党员发展工作,逐步打破自然村界限、消除家族派系干扰,建立了涵盖致富能手、专业大户、返乡创业等9类共计2385人的优秀人才库,优先从中发展党员。2018年共消除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自然村156个,有效激发了人才回乡创业热情,人才投身农村发展、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四)促进了文化传承。改革后,以社区为单位集中资金资源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石庙镇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将“归化战斗”等红色传承基因、“四德”工程纳入社区文化建设,免费向群众开放,集中展示乡村传统文化。通过“一社区一品牌”工程,将木板年画、河南张泥娃娃、东路梆子等传统民间艺术融入社区品牌建设,在丰富社区文化内涵的同时,民间艺术得以保护传承。同时,以社区为单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了社区文化共融共建。
(五)提高了生活质量。改革后,以社区为单位,“集小钱办大事”,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资金得到整合利用,避免了分散投入、重复投入。借助棚户区改造政策,胡集镇成官社区12个自然村有5个村1500户群众住上新楼房,小区配套水、电、暖等设施,社区医疗、教育、卫生、治安、金融以及各类文体活动陆续完善,彻底改变了以前居住环境脏乱差的局面。
四、几点启示
实施村改社区,是顺应当前农村各项改革政策的有力探索,为惠民县破解农村各类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是推动社区建设的根本核心。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社区党总支是“主心骨”,无论是规范社区运行,还是实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或者土地规模经营、棚户区改造,都在社区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进行。实践证明,只有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才能统筹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二)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是实现社区规范运行的有效手段。对惠民而言,农村社区是一个新概念,不少基层干部短时间很难从旧的角色中转变过来。如果制度不完备或是执行不到位,社区各项事务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必然影响社会治理的有序稳定。实践证明,只有建立一套好操作、易推广的规范机制,才能使社区各项工作在制度轨道内规范运行。
(三)各项政策的整合利用是促进社区融合的重要优势。惠民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9.11万公顷,村庄占地(集体建设用地)1.17万公顷,人均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在大力推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如果能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行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腾出的用地用于复垦建设,既是实现城镇化的要求,也是对接“五大振兴”的有效举措。实践证明,发挥政策优势,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无疑对实施村改社区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四)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施村改社区的最终目的。以农村社区为单位规划建设服务中心,避免了以村为单位低水平重复建设,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到社区,最大限度让群众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