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9-03-08李莉
李莉
摘要: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前进了许多。虽然传统的集中式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发展,但是部分学生的发展却受到了一定限制,即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受到限制。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育专家们提出了分层教学,本文首先对分层教学进行了分析,并将分层教学的思想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初中生物 运用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推进,教育先行的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各界人士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地提高,教育观念也逐渐地转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整个社会中所需的人才。分层教学作为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推动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一、在初中生物中融入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地完成。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学生评价等方面均需要融入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作为辅助性的教学形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进行层次的划分,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并采用合理的方式来发展自己,从根本上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案
(一)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划分层次
若想让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教师要对班级中的每位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全面地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发展水平,确保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当。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这部分知识时,这部分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为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对于这部分知内容的关注度,教师根据课本的内容制定一份简单的试卷,根据学生的分数来划分层次。采取此种方案,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课堂的重难点。分层教学的理念也能够在初中教学中顺利地完成。
(二)依据学生层次来确定教学目的
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有所差别。为使得每位学生都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还需添加相关的课外知识。学习能力较强且对本堂课的知识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在保证已经掌握好书本内容的前提下,可适当地拓宽课外内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只需要保证他们能够全面掌握课本的内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需要求他们掌握好课堂的重难点。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从生“生物体寿命是否有限”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在后续的知识的教授中将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引导学生掌握新个体与母体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求相关的繁殖方式。在提问中寻找不同的学生,考察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程度。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依据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布置作业
由于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不一,教师布置的作业也需要分层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上的知识,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能力。因此在布置作业前,教师需要全面地了解整個班级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对于知识掌握程度极高的学生,教师需要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帮助学生获取更大的进步。对于知识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教师可通过作业来帮助他们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课堂上教师所将的内容。对于知识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需布置一些基础知识。每个层次学生的作业难度有所差异,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地进行。学生的身心发展才会更加的和谐。
(四)分层评价学生
想要合理的评价学生,教师需要分层进行。由于不同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表现有所差异,倘若教师仅仅从学生对知识吸收程度来评价学生,那么学生其他方面所具备的特点就会被忽视,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也会产生错误的认识,这种评价不合理更不公平。若想要确保每个学生的评价方式合理,教师需要全面地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的特性和目前身心发展的阶段,并依据分层评价的特性,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点评。从而帮助学生从迷茫中挣脱出来,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评价中,若想要合理的评价学生,教师需要运用分层评价的思想,确保学生的发展方向多样且精彩。
三、结语
综上可知,在分层教学思想的引导下,教师能够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来划分学生的层次:确保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引导他们学习课堂知识,并在实验中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初中生物的教学方式会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价值也会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会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