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物学教研论文的选题类型及撰写方法

2019-03-08刘亮岐

中学生物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写作方法

刘亮岐

摘要 从编辑的视角来看,中小学教研论文常见选题类型包括教学问题的探讨、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教学案例的整理以及教学故事的叙述等。教研论文的一般撰写方法有寻找足够的写作素材、组织逻辑的行文结构和打磨通顺的书面表达。

关键词 教研论文 教师专业发展 写作取向 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教研论文就是指以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论文,而学科教研论文则是指以某一学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研论文。教研论文写作不仅能呈现教研成果,其本身也是教学研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对一个教育理念的理解会更加清晰,对一个教学实践的反思会更加深刻,对一个教学问题的认识会更加精准。很多教育、教学专家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都肯定了写作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写作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属性。作为一名中学教育类期刊的编辑,笔者发现,很多一线教师是有写作意愿的,但是在决心进行写作时却发现:1不知道该写什么——写作选题不明;2不知道该怎么写——写作方法不清;3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写好的文章——写作归宿模糊。

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谈一线教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实现教学工作总结与论文撰写的完美转化。

1教研论文的选题类型

确定选题解决的是教研论文该写什么的问题。事实上,一线教师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选题方向,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其中,比较容易入手的有以下几种。

1.1教学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对教材疑难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在这些工作中,时常会涌现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反复讲解,学生却依然不理解的知识点;多次叮嘱,学生却仍然出错的试题;不停强调,学生却还是搞混的实验操作......如何处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所以,及时记录、整理和总结教学问题,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应该用心完成的,以此为选题,可以撰写非常有意义的文章。例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消费者未利用的能量的归属问题;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为什么没有作“白眼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等其他假设;遗传题中,面对非典型后代基因型和表型比例,如何推算亲代的问题;糖类和蛋白质检测实验中,鉴定试剂的使用问题;DNA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复习中,如何串联复制、转录和翻译等一系列知识......教师可以从问题的发现入手,继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呈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对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1.2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线教师的基本工作。如何让学生习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是一线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而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比较重视的一方面。教学方法归根结底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意或无心,都在使用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只是并没有将这些方法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抽取出来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教师可以针对自己惯用的教学方法的由来和内涵进行综述介绍,也可以基于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教学案例展示,还可以就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教授同一知识内容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等等。例如,同课异构是一种常见的教研活动,在钦佩授课教师的表现之余,听课教师完全可以用文字记录相同知识的不同呈现和处理方式,达到的不同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以及对比反思自己的相关教学。值得关注的是,教师可以自己在不同班级和不同年级的授课中开展同课异构,并获得珍贵的写作素材。

1.3教学设计案例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学生学情等,对具体教学行为的设计和安排,一般在课前形成,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将较为成熟的教案进行整理,再添加一些内容之后,就可能形成一篇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类文章。添加的内容可以涉及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效果的反思或教学设计的二次优化等,单单教案本身,无法称之为一篇文章。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是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反馈、学习情况等,应具有真实性,不可主观臆造。教学效果的反思可以是授课教师对教学的记录、评价、分析等,也可以来源于其他如听评课教师的反馈,应具有针对性,不可泛泛而谈。教学设计的二次优化一般是针对原始教学设计的不足而进行的改进,可以是教学活动的调整、提问表述的改变、练习题的更换等,除针对性外还需具有可行性,不可理想化。例如,教师可以从分析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及学情入手,然后确定教学目标,接着展示教学各环节及设计意图,最后反思教学效果,从而形成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文章。

1.4教学故事

因为有了学生的加入,教学变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不同的学生、班级、年级在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时,都会迸发出不同的反应,所以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节课,这就是教学的精彩。无论教学设计多么全面,教学预设多么到位,教师在授课中总还是会遇到一些生成性问题,这些教学故事无疑是非常值得记录成文的。同时,一名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对自己专业发展非常有影响的人和事,一样可以作为写作的良好取向。当然,教学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在写作中如何取舍需要深思,值得记录的故事一般都具有产生共鸣的真实性、积极向上的导向性以及具有启示的教育性。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一位学生为家庭成员设计的健康食谱中竟然出現了“酒二两”,并得知该生的父亲因从事体力劳动而积劳成疾,每晚必须依赖酒精才能入睡。这位教师面对这一份“不合格”的食谱陷入深思,最终动笔成文,用文字记录了这一故事、抒发了自己的教育情怀。

2教研论文撰写的方法

在确定选题之后,就应该提笔动手写文章了。论文写作的具体方法因人而异,而且最终呈现的是文章本身,至于这些文字是如何堆砌,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读者关注。但是,在笔者的编辑工作当中,却遇到过很多不知如何下笔的一线教师,其中不乏一些拥有丰富教学经历和高超教学水平的老教师。再此,笔者试呈现教研论文撰写的一般方法,供大家参考。2.1寻找足够的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就是填充文章框架间隙的那一砖一瓦,这对于一篇成熟的文章来说,绝不可少。写作素材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简单分为两类,即真实案例类(如他人研究成果、自己研究进度、相关数据统计等)、抽象承接类(如写作逻辑的构思、真实案例的组织、遣词造句的推敲等)。对于真实案例类素材而言,应该具备一些特质:权威性,如相关研究中较为公认的结论;代表性,如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法;真实性,如具体工作中的图表记录。而对于抽象承接类素材来说,则应该具有逻辑条理、承接顺畅、语句通顺等特征。寻找素材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把握数量的同时,注重质量,更要注意素材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要能够为选题方向服务,从而提升整个文章的层次。例如,选择高校教材或权威出版物作为参考文献,其价值将远远高于网页新闻或教辅图书。

2.2组织逻辑的行文结构

如果说选题是骨骼,素材是血肉,那么,组织文章结构就是打造靓丽躯壳的过程。不是“败絮”的内容,自然需要“金玉”的外表。这一过程是对写作能力最大的考验,类似于教学,同样一节课,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授课方式,收到的教学效果也有高有低。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教研论文的结构一般为“总—分—总”式:提出问题、观点,即文章选题方向的清晰呈现;解决问题、证明观点,即从不同角度征引论据,将积累的素材按照严密的逻辑串联起来;总结反思,即陈述文章未尽事宜或进一步教研方向。虽然这样的结构看似老套,但却具有目标明确、逻辑清晰、阅读方便等优势,适用于大多数教研论文。笔者曾见过,一位教师模仿柏拉图的《对话录》,以口语对话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和同事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关于复习策略的讨论。文章观点犀利,带入感极强,充满了作者特立独行的思考,但却因为行文结构的选择而陈述拖沓,篇幅过长。

2.3打磨通顺的书面表达

俗话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虽说有些绝对,但不无道理。作为编辑,见过太多选题优秀、素材夯实,却语句不通、口语满篇、错别字频现的稿件,实在令人痛心疾首。文章撰写完成后,必须进行反复的修改打磨,包括斟酌标题的拟定、推敲整体的结构、规范语言的表达等。在修改打磨的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出声朗读。一些反复修改却难以发现问题在“出声”下会变得显而易见,这其实也是编辑校对的一种惯用方法。此外,在投稿之前还应该根据目标报刊修改符合要求的格式,如字体、字号、项目符号、图表形式、参考文献格式等。例如,规范的表格包括表号、表题、表头以及表身等,缺一不可,有些还需要表注,就表头而言,要注意不应使用斜线、可分层、量和单位的标注形式应为“量的名称或符号/单位符号”等。慢工出细活,只有作者认真对待的文章,编辑才会认真审阅,读者才会认真品味。

教研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切勿急功近利,可以从只言片语的记录开始,到短文小品的尝试,再到完整教研论文的撰写。正如前文所述,对于精心完稿的文章来说,如果能够发表,固然振奋人心,更加激励作者笔耕不辍,如若不能,也不必灰心丧气。教研论文写作的归宿应该摒弃刊发的功利心,而切切实实落在“教研”和“写作”上面。“写作”是对“教研”的记录和总结,而“教研”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坎坷道路。这条路崎岖不平,甚是难走,所以,教师应该紧握手中“写作”这把拐杖,坚定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学科教研論文的写作刍议:以中学政治学科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12):71-73.

[2]王荐.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启示: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7,(11):53-56.

[3]窦桂梅.公开课教学感悟系列3:写,改变你的生命属性[J].人民教育,2007,(6):44-45.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写作方法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