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

2019-03-08韦彩云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哲学家天生蚯蚓

韦彩云

镜头一:午睡醒来,中班的孩子们边穿衣服边和怀孕五个月的老师闲聊:“老师,你怀的是女宝宝还是男宝宝呀?”“老师,宝宝为什么会长大?”“老师,为什么你会有宝宝呀?”“老师,为什么这个宝宝会成为你的孩子呀?为什么不是我成为你的孩子呢?”

镜头二:开展社会活动“我的好朋友”时,老师问孩子:“你的好朋友是谁?”浩浩回答:“我的好朋友是我的玩具汽车。”壮壮立刻回应道:“玩具汽车怎么可以是好朋友呢?”菲菲站起来激动地说:“我和我的布娃娃在一起的时候很开心,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啊。”壮壮想了想说:“可是,它不会把你当作好朋友啊!”

镜头三:在围绕蚯蚓开展的项目活动中,孩子们和老师围在一起讨论自己想知道关于蚯蚓的什么问题。飞飞说:“我想知道,蚯蚓的头在哪一边。”叶叶说:“我想知道,蚯蚓怎么不出来晒太阳呀,我看别的小动物都喜欢晒太阳。”甜甜回应道:“可是,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喜欢做同样的事情呢?”

……

幼儿园教师常会听到孩子们说出一些有一定深度、令人惊讶甚至不知如何回应的话语,而其实它们正是“儿童的哲学”。

在大众看来,哲学作为一门深奥的学问,实在难与天真的孩童联系在一起。但所谓“哲学”,其原初意义就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它源于困惑与怀疑。而孩子们有“爱智慧”的天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着困惑与怀疑,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探索以求得理解。牙齿、舌头、眼睛、四肢乃至整个身体和心灵,都是孩子们探索的工具;言语、涂鸦、游戏、表演等,都是他们爱智慧的表达。可见,儿童与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因为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哲学家也就是爱智者,那么同样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孩子们,何尝不是天生的哲学家呢?

事实上,美国哲学家马修斯在他的著作《哲学与幼童》一书中,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提供了大量的例證,并从一位专业哲学家的角度分析了儿童话语中的哲学意蕴。例如,6岁的伊恩对于父母朋友的三个孩子霸占了他的电视,不让他看他喜爱的电视节目,非常懊恼。他沮丧地问妈妈:“为什么三个人的自私比一个人的自私好呢?”马修斯分析道,剥夺一个人的机会以满足三个人的快乐,其实是一种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原则的体现。而伊恩如此机智的反驳,其实是对功利主义原则非常有趣且重要的批评。

再回到开篇的三个例子,孩子们的这些提问,何尝不是对于生命起源、生命意义、友谊以及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等重要哲学命题的思考呢?可见,儿童的确会因为困惑与好奇而产生连哲学家们都在探讨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说儿童的确是有哲学思维的萌芽的。

我们下次再听到类似“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喜欢做同样的事情”“好朋友有时候就是要有些距离的”“宇宙外面是什么”“人死后会去哪里”等言语时,也可以告诉自己:“哦!这是儿童的哲学!”随之升腾起的可能是一种对儿童的欣赏与敬佩之情:“儿童真的是天生的哲学家!”而这对教师来说,何尝不是一次唤醒之旅?这些问题可能带着我们回到童年,如孩子般重燃好奇心与探究欲,与孩子一起探究问题的可能答案。

更进一步,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们坐下来好好聊聊这些问题,而不再是将一个自己也不确定的答案告诉孩子或者干脆置之不理。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去认真地听一听孩子的真实想法,无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我们甚至还可以开设儿童哲学课程,来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倾听表达能力、合作沟通能力、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而这些能力正是他们应对未来社会所必需的。

每年的11月20日,是联合国于1954年起为全球儿童设立的世界儿童日,旨在保障儿童权利、改善儿童福祉。特别巧合的是,紧随其后的11月21日,是联合国于2002年起设立的世界哲学日,旨在更好地发挥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儿童的确与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为这些“天生的哲学家”做很多很多的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猜你喜欢

哲学家天生蚯蚓
船夫和哲学家
画蚯蚓等
揭秘蚯蚓的10大秘密
天生好闺蜜
萌娃天生爱搞怪
保护蚯蚓
女导演 天生就爱霸道
王天生书画作品选登
蚯蚓家的惊奇事
泥泞处脚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