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孔子礼学思想

2019-03-08陈润贤

西部论丛 2019年8期
关键词:周礼孔子思想

摘 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的国家,早在殷商时期,“礼”的观念便开始形成并出现,直至今天,“礼”的观念仍然是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孔子一生以效仿“制礼作乐”的周公为目标,周礼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礼学思想,不仅丰富了“礼”的哲学含义,而且使“礼”的观念真正实现了其政治意义。

然而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直接明确的指出“礼”具体指的是什么,这对于我们理解孔子礼学思想,研究孔子思想体系带来了困难,本文从《论语》原文入手,通过分析孔子礼学思想的背景与起源、内容、作用这三个大的方面,力图从哲学角度对孔子礼学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礼 仁 正名 名教

第一章 孔子礼学思想的背景与起源

1.1孔子礼学思想的背景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在孔子看来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方面,由于铁质农具、牛耕等新的生产技术的投入生产,使得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进而造成井田制的逐步瓦解。因此周天子对于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也随之逐步的瓦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也就逐步走向瓦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侯的强大与崛起,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发展,诸侯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实力强的诸侯希望兼并实力小的诸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实力小的诸侯强烈的寻求自保的途径,诸侯与诸侯之间的混战随之展开,同时,周天子与诸侯之间不再是强有力的君与臣的关系,诸侯“僭礼”的行为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乱世中生活,使得孔子无比向往从前由“周礼”所维系起来的“井然有序”的美好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的动荡造成了人们精神的动荡与思想的混乱,社会的动荡、思想的混乱、统治阶级的式微,这些使得当时的人们陷入深深的迷茫,对未来充满了绝望与恐惧,这就使得当时的一些思想家不得不正视社会动荡、国家大乱的现象,不得不思考能使人们心灵的到解脱的途径,不得不试图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对周礼进行了“损益”,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礼学的思想。

1.2孔子礼学思想起源

《说文解字》中提到:“礼,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从示从丰,丰亦声”。王国维先生通过研究小篆中“丰”字的形象,认为“丰”字“象二玉在器之形”,有在其《观堂集林》中提出:“若豐,推之而奉神人之酒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谓之礼”。可见,“礼”字最原始的含义只是就祭祀而言的器具,“礼”被限定在宗教事务这一有限的范围内。

到了周初,宗教的地位開始下降,人文精神逐渐丰富起来,“礼”的含义也具有了人文因素,周代事物“礼”除了具有宗教意义以外,还成为了周代关于政治、伦理、道德的总称。徐复观先生在他的《中国人性论史》中提到“凡先秦典籍中,所谓‘殷礼‘夏礼者,皆系后来追加上去的观念。到了周公,才特别重视这种仪节本身的意义。于是礼的观念始显著了出来”。

到了春秋时期,“礼”的观念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时期,人们在谈及“礼”的内容时,没有一点宗教的意味,“礼”开始成为一切道德的归依,与此同时,“礼”代替了神的位置,成为监察君主行为,勘定是非祸福的标准。

第二章 孔子礼学思想的内容

2.1个人品质层面的“礼”

孔子推崇周礼,但并不是完全因袭周礼,他在周礼的基础上对周礼进行了一系列的“损益”,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把“仁”的概念与“礼”的概念结合起来,使这两者构成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整体,互为补充,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提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作为一个人却不仁,那么怎样对待礼仪制度和音乐呢,从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仁与礼、乐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匡亚明的《孔子评传》中曾评价道:“仁是礼的内在的主导因素,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密切联系在一起”。

“仁”是“礼”的内在本质。鲁国人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本质的时候,孔子也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对于礼,孔子不仅仅注重“礼”的形式,而是更注重“礼”的实质,这个实质就是“仁”,如果“礼”失去了“仁”的本质,也就意味着“礼”成为了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空虚形式。那么如何做才可以达到“仁”的境界呢,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即是在视听言动等各个方面,让自己的行为与“礼”保持一致,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的要求,这样就能达到“克己复礼”的效果,也就在本质上达到了“仁”的境界。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如果没有“礼”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即使人们认为自己拥有了“恭”、“慎”、“勇”、“直”等一系列美好的品德,也会因为程度过分或者程度不足而使自己走向道德的反面,这样就会导致人们向着“仁”的反面越走越远。也就是说,只有遵守“礼”,按照“礼”所规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做事,才能在实践上达到“仁”的境界,“礼”也就因此成为了“仁”在社会事务中的外在表现形式。

2.2国家层面的“礼”

身处“礼崩乐坏”这样一个乱世的孔子,更加向往稳定有序的大同社会,因此,孔子的“礼”学思想就不可能仅仅停留在个人品质和修养层面,其更高一层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礼”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国家。

只有每个人都自觉的服从“礼”所规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社会才能井然有序,而要使百姓自觉的用“礼”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前提是统治者自己自觉的服从“礼”的规范,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达到“民莫敢不敬”的效果。我们前文提到,“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国家层面,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就表现了他的“仁政”的政治思想。在《论语·学而》中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论语·八佾》中又提到:“定公问于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仁政中“仁”的思想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联系的契合点就是“礼”,每个人都自觉的用“礼”来规范自己,是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要求,这样人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会降到最低,从而上至统治者,下至臣民百姓,大家就会有一个和谐的整体,仁政得以实现。

周礼最突出的特点是区分了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所以孔子认为“礼”的另外一项重要的作用就是“正名”,“正名”的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君主应该享受君主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得到君主所应该得到的地位,履行君主所应该履行的义务,作为臣子应该享受臣子所应该有的待遇,履行臣子所应该履行的义务,作为父亲就应该得到父亲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得到父亲所应该有的地位,履行父亲所应该履行的义务,作为儿子就应该享受儿子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得到儿子所应该得到的地位,履行儿子所应该履行的义务,只有这样才是合乎“礼”的规范的,也就是说,社会中每个人都应有自己从属的阶级,都应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自己的一切言行,都应当是符合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否则就是违背了“礼”,如果人人都这样做的话,国家将陷入混乱的状态。因此,孔子对于当时诸侯中频繁出现的“僭礼”的行为,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悲愤感叹。但是孔子并不是完全的因袭周礼,他在“亲亲”的基础上增加了“贤贤”作为补充,认为选拔官吏不能再像周代那样任人唯亲,而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考察这个人的才能,看他是否贤能。孔子站在国家角度上提出的“贤贤”补充原则,冲破了宗法等级制度任人唯亲的禁锢,适应了当政者的需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第三章 孔子礼学的影响

3.1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3.1.1孟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以为比较有影响力的儒者,他以继承孔子思想为己任,但孟子的继承并不是全部照搬,他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礼治”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仁政”学说,在经济上主张“分田制禄”,在政治上主张采取“以德服人”的办法,但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只是企图用宗法观念维护封建制的统治秩序。

3.1.2荀子

同时推崇孔子的儒者还有荀子,在《荀子》一书中的《礼论》、《乐论》两篇文章,可以作为阐发荀子“以礼治国”思想的代表作品。荀子在人性论方面提倡“性恶论”,认为人们生来就有物质欲望,如果不把这种物质欲望加以约束,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夺,引发社会的混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统治者因此制定了“礼义”、“法度”等社会政治制度。

3.1.3董仲舒

董仲舒通过改造孔子的礼学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通过“三纲”、“五常”的理论,把君臣、父子,夫妻等一系列人伦关系固定下来,载这些关系中,君主、父亲、丈夫永远处于统治地位,臣子、儿子、妻子永远处于被统治地位,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将这种绝对服从称之为“天意”。

3.1.3魏晋玄学

作为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王弼提倡“崇本以息,守母以存子”,强调“无为”才是根本,只有以无为为本,才能使礼法的作用真正的顯现出来。

与王弼同时的另一派魏晋学者主要以阮籍、嵇康为主要代表人物,这一排的学者在批判“明教”的同时,有肯定了礼在维护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秩序中的作用,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玄学的第三个流派以郭象为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提出“名教即自然”,认为名教和人的本性是相合的,仁义等封建道德是人本性中所固有的,服从封建名教也就是顺从“天理自然”的本性。

3.1.4朱熹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提到“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人事之仪则也”。朱熹所说的“礼”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伦理纲常或者行为规范。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在朱熹这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3.2礼学思想的作用

孔子的礼学思想发展至今,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人们的血液中,在今天,“礼”在更多的时候成为一种人们追求和向往的美好品德,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礼具有强有力的教育性,一方面,在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就被家中的长辈教导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成年以后,礼也是我们走向社会时学到的第一课,小到进电梯时礼让同学、同事,大到商业谈判中需要注意的社交礼仪,“礼”的行为标准,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衡量是非价值的尺度,帮助我们分辨出那些是不合“礼”的、不道德的,那些行为是合“礼”的、有道德的;另一方面,“礼”的最初含义是指祭祀的仪节或者器具,“礼”与祭祀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仍然会有一些对于祖先或者民族英雄的追念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一方面加强了我们个人对家庭或者民族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强化了我们的家庭意识和民族意识。

礼具有强有力的传承性,很多家庭关于“礼”的观念是由长辈由言传身教的方式教授给家中的晚辈,再由这代晚辈传承给他们自己的晚辈,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会发现今天的很多礼节礼仪与古代的一些礼节礼仪具有相似之处,久而久之,代代相传,就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民族特征。这些无不提醒着我们“礼”的重要性,无不体现着“礼”这一重要品质时时刻刻地规范着我们的生活行为。

就个人而言,对于“礼”这一品质的追求,在约束我们个人不适当行为的同时,也使得我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合理的处理与他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使自己处于一个融洽的环境中;就社会而言,“礼”的观念,缓和了人与人之间由于不必要的误会可能存在的矛盾,使整个社会具有一个和谐的气氛,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就民族而言,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习俗差异、异于差异、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民族之间产生冲突,但是由于“礼”的观念的存在,完美的缓和甚至消融了各民族之间由于各种差异所产生陌生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纽带,增强了我国的民族凝聚力。

结 语

自殷周时期“礼”的观念产生起,“礼”的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到了今天,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对“礼”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改造,赋予了“礼”社会意义,使得“礼”与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也因此,“礼”的观念日益得到后世的肯定。在古代社会政治的发展,民族的融合等方面,“礼”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社会和历史孕育了“礼”的哲学内涵,同时“礼”又推动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好好珍惜这份文明遗产,进一步发掘孔子“礼”学思想思想的精华,积极吸收合理部分,探析其当代价值,发现、抛弃孔子“礼”学思想的糟粕部分,淘汰影响社会发展的不良部分,使孔子的“礼”学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2]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3]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夏传才,《论语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李零,《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

[7] 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

[8] 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

[9]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世纪出版社

[10]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1]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陈润贤(1992年4月17日—),女,湖南长沙,河北师范大学,硕士,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周礼孔子思想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还好,我们没有放弃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还好没放弃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