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019-03-08苗燕燕
苗燕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阅读手段和方法,将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知识储量和质量。增长小學生的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才干并激发其创造才能。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诸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一、要明确阅读的目的。
目的明确是学生阅读的动力和前进方向,也是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前提条件。带着明确的阅读目的,让学生主动自读,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自读”是学生感知、理解课文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语文教材中每单元前都有单元内容简介和阅读指导方向,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和主攻方向。
二、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
经常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习作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课内阅读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侧重的就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方法的指导是必须的,但要掌握这种阅读方法,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并形成一种习惯。学生在运用多种阅读的同时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
三、重视阅读过程,感悟文章情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引起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在阅读实践中进行。书本中重点简段是理解文章含义的关键。阅读时要让学生对重点的筒段反复朗读,其间要对朗读的技能技巧加以指导。然后,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段,结合课后习题,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抓住课文的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构思;多次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情感,明白作者写此文章的目的意图。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勤学多问,善思、爱辩能辩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抓住有感悟的句子,仔细体验感受。
在课堂上,教师常会逐句为学生讲解课文,也会传授一些阅读方法,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在课下的训练中,如果可以对重点句子强化感受,其实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课下的阅读往往没有什么压力,更是一种自主性的体现,假如一个学生可以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一眼就抓住某个吸引自己的句子,愿意停留下来好好品味,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已经懂得如何阅读了。假如一个学生还暂时没有这种艺术,那么我们就要不断强化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先嘱咐其慢读,然后让他回馈自己的阅读感受,对哪一个句子,哪个词最为敏感,逐渐,他也就会养成仔细体验感受的能力了。
五、以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 “课本外的故事比赛”、“童话故事表演会”、“读书讨论会”、“课本剧比赛”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总之,提高阅读能力的可效性还有许多种方法,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